首页>外科>骨伤科>腰伤痛>正文

症状性骶管囊肿案

患者,男,21岁。
初诊日期:2017年5月30日。

主 诉:腰骶部疼痛7 月余,伴双下肢外侧麻木。 病史: 7 个 月前劳累后出现腰骶部胀痛,呈持续性,晨起为重,伴 有双下肢外侧麻木不适,曾于外院行腰椎CT:提示腰骶 管内可见梭形低密度影,骶3~骶5 椎体骶骨骨质受压变 薄,符合骶管囊肿表现。住院行骶管囊肿切除术,术后 症状未完全缓解。3 个月前复查腰椎磁共振提示再次见 骶管囊肿(较前缩小) 。刻下症:腰骶部疼痛,双下肢外 侧麻木,纳可,夜寐尚安,二便调,舌暗红、苔薄腻, 脉弦滑。 查体: 腰骶部可见约8 cm 手术瘢痕, 叩击痛 (+) , 髋部及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腱反射正常,双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 阴性,4 字试验阴性,病理征未引出。

西医诊断:骶管 囊肿。
中医诊断:痹症(肾虚痰瘀) ;

治则:补肾通络, 化痰祛瘀。取穴:次 髎 、中 髎 、下 髎 、肾俞、L 4 ~S 1 夹脊 穴、三阴交、太溪、百会。

操作:嘱患者取俯卧位,在 体表循按到骶后孔,取次 髎 、中 髎 、下 髎 ,采用 0.30 mm×75 mm 毫针直刺,进针60~70 mm,针体也可完 全进入骶后孔,予以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至有针 感向会阴部传导,分别在同侧次 髎 、下 髎 接电针,连续 波,频率 15 Hz,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同时予红外 线照射骶部。百会予悬灸5 min,余穴用0.30 mm× 40 mm 毫针针刺,肾俞、太溪用提插捻转补法,得气为度, 留针30 min,每日1次。经治疗5次后,患者大腿外侧的 麻木感减轻;治疗10次后,患者腰骶部疼痛缓解。随访3 个月,疗效巩固,腰骶部疼痛未复发,囊肿未见增大。 按语:大多数学者认为骶管囊肿是由于硬脊膜发育 异常,导致脑脊液通过硬脊膜薄弱地方进入蛛网膜下 腔,从而出现椎管内神经受压现象。其表现为腰痛,骶 尾部、单侧臀部及下肢疼痛,也可连及会阴部出现疼痛 或烧灼感,严重时出现膀胱功能异常(尿频、尿潴留) 、 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多在久站、活动或用力咳嗽后症状 加重。

本病手术治疗暂可缓解症状,亦存在 10%的术后复 发率 [1] 。本案患者即为手术后又复发病例,通过辨病辨 证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痰瘀闭阻。八 髎 为足太阳膀胱 经之穴,具有强腰壮肾、调经理气、行血散瘀功效;配 合艾灸百会及局部TDP 照射可温通经脉。 督脉并脊入脑, 百会为督脉之穴, 又为诸阳之会, 阳气充则有生机运动,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用之疗效佳。肾主骨生髓,针刺 肾俞、太溪可补肾气,使其气化有常,改善津液排泄障 碍。针刺腰夹脊穴可疏通局部气血,三阴交为肝脾肾经 之交会穴,用之以补益肝肾、通调气血。诸穴合用,共 奏补肾通络、化痰祛瘀之效,通则不痛。针灸未能像手 术一般将囊肿去除,但可以消除神经局部水肿,促进炎 性物质吸收, 缓解神经受压反应, 因而可改善临床症状。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刘欢欢 倪光夏

上一篇:慢性腰痛发病机制 中医治疗方法

下一篇:急性腰扭伤 放血疗法祛瘀通经行气止痛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