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此症发生的部位通常为腰部某一侧, 亦或是两侧均发生疼痛症状, 同时疼痛也是慢性腰肌劳损于治疗中主要表现的症状, 这些患者表现的症状甚至能够反射到腿部位置, 常见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内伤、外感等[1,2]。在西医方面针对慢性腰肌劳损的医治, 直至现在尚未研制出特效的治疗药物, 所以, 常规的西医治疗根本不能有效根治慢性腰肌劳损。而根据我国中医的临床治疗, 其医治慢性腰肌劳损关键在于通络止痛以及舒筋活血, 并据此选择对应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3]。笔者通过研究分析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抽选在本院中医康复科接受慢性腰肌劳损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 (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 与对照组 (独活寄生汤) , 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7例, 女23例;年龄40岁~60岁不等, 平均 (50.25±1.05) 岁;病程6个月~5a不等, 平均 (1.68±0.67) a。对照组中, 男26例, 女24例;年龄41岁~61岁不等, 平均 (50.52±1.20) 岁;病程7个月~5 a不等, 平均 (1.57±0.54) a。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 其差异甚小, 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择独活寄生汤进行医治, 而观察组则是在独活寄生汤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进行医治。具体方法如下所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本药方为本院自拟中药治疗方。在本方中采取的重要药材主要有桑寄生、桑枝、独活各15 g, 桂枝、木香、秦艽、当归、川芎各10 g, 甘草、细辛各6 g。服用方式为口服, 服用剂量为每天1剂, 1 d 3剂, 治疗时间为4周。艾灸:于患者机体上采取多处相关穴位, 如腰痛穴、承山、委中 (双) 、腰阳关等。在给予患者实施艾灸治疗的过程中, 操作医师可叮嘱患者将体位摆放为仰卧位, 抑或者是头后仰坐位, 点燃艾条的一端, 将其于患者的患处进行对准, 但切勿过于靠近皮肤, 其距离保持在1.5 cm~3 cm即可, 之后在对患者实施熏烤。在医治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无法承受艾灸所产生的灼烫, 可采用硬纸片垫于比穴位处, 并对调节火力, 以此防止患者皮肤被灼伤。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总有效率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VAS评分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满分10, 分数愈低, 改善情况愈好) 及ODI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满分100, 分数愈高, 改善情况愈好) 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3.2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 (版本为SPSS 20.0) 对研究数值开展解析, 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以 形式显示, 采用t检验, 性别等计数资料则选χ2对其进行检验, 若检验值P<0.05, 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 其中显效42例, 有效6例, 无效2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00%, 其中显效35例, 有效6例, 无效9例。经对比,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其中瘙痒1例, 发汗0例, 过敏1例,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 其中瘙痒4例, 发汗2例, 过敏3例, 经对比,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3.3 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
观察组尿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
4 讨论
慢性腰肌劳损的诱发因素有多种, 而在这些发病因素中以肌肉疼痛为主要诱因, 其出现的概率大约为80%~90%[4]。据相关权威文献记载, 绝大部分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发病的原因与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故而, 在针对慢性腰肌劳损治疗的过程中, 必须给予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高度的关注[5]。当患者骨筋膜间隔内部存在的压力不断增大时, 其腰背筋膜下间隙位置就会渐渐地消失不见, 进而致使其肌肉血流量大幅度下降, 最终导致患者机体中的疏松治结缔组织出现变性改变。在中医临床治疗中, 往往将慢性腰肌劳损发作的原因归结为外感及内伤, 或是基于挫闪的状况之下, 致使患者的腰部的气血运行受到极大的阻碍, 抑或是人体严重缺少濡养, 导致腰脊、脊旁等部位发生强烈的疼痛症状, 进而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6]。鉴于此,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采取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实施于其临床治疗中, 获取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艾灸属于中医治疗中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此法在疗效上能产生除痹止痛、祛湿散寒、宣导阳气以及温经通络的治疗作用。独活寄生汤源自《备急千金要方》, 此方可用于多种病症的临床治疗, 如酸重无力、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屈伸不利、腰膝冷痛、冷痹日久不愈以及麻木偏枯等, 而在本研究中所选择的独活寄生汤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而自拟的治疗药方, 其采用的重要药材包括桑寄生、桑枝、独活、桂枝、木香、秦艽、当归、川芎等, 本研究患者服用此方后, 其症状得以显著的缓解, 且身体免疫能力得以进一步强化[7]。据相关研究显示, 独活寄生汤用于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不仅能够起到较强的抗炎镇痛功效, 并且还可对血管产生刺激作用, 从而进一步扩张血管,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改善患者的机体中的微循环。除此之外, 独活寄生汤还可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较为理想的调节作用, 进而能够产生祛风通痹、补虚通络以及调治继发病病的治疗疗效, 且借助这三个治疗作用, 可结合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具备的中医病理特点发挥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借助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骨代谢及软骨细胞凋亡抑制时所造成信号影响为通路转导途径, 同时给予软骨、软骨下骨二者具备的功能实施严格的调控措施, 能够明显地抑制患者软骨退变的进一步恶化[8]。由此可知, 给予患者服用独活寄生汤, 能够获取较为理想的抗炎镇痛效果, 进一步强化血管的扩张功能, 并且还可显著强化患者的机体微循环、免疫功能等。两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 可获取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 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 经对比,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 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其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缓解患者存在的临床症状,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此药值得在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茅义鹏, 刘卫兵, 陈军, 等.独活寄生汤联合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 (5) :100-101.
[2]阮平.以口服独活寄生汤为主与以硬膜外封闭为主的2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J].河北中医, 2017, 39 (2) :221-224.
[3]唐广军, 夏建龙, 蔡平, 等.独活寄生汤联合PCN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 (5) :854-857.
[4]苏永强, 屈亮, 谭子文, 等.独活寄生汤联合腰椎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 (19) :85-88.
[5]周江涛, 王庆来, 赵依娜, 等.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纤维环细胞P38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中医正骨, 2012, 24 (6) :9-12.
[6]胡宏伟, 陈小珍, 丁浩.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 (12) :1058-1061.
[7]宋海泳.独活寄生汤联合干扰电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 (Z1) :20-21.
[8]王晓东.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辨治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5 (28) :3135-3137.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王飞 唐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