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男性科>前列腺疾病>正文

慢性前列腺炎 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治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各种致病因素下出现的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排尿异常等, 发病原因较复杂, 病程迁延不愈, 易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由于前列腺存在“外科包膜”, 口服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理想, 临床多采用直肠局部给药, 可解除前列腺包膜屏障, 从而保证在病灶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是将现代中医药技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并经过大量长期实践总结出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应用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9月间治疗的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6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48例。观察组中, 年龄25岁~69岁, 平均 (38.6±11.2) 岁;病程2个~12个月, 平均 (8.1±2.9) 个月。对照组中, 年龄26岁~70岁, 平均 (38.5±11.4) 岁;病程1个~12个月, 平均 (7.9±3.2) 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瘀滞型[2]。
 
1.3 纳入标准
均为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排尿异常等, 晨起排尿后可见白色分泌物, 下腹部或会阴部有坠胀疼痛不适, 部分可见性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等, 肛门指诊腺体有结节或软硬不均存在压痛, 腺体正常或增大。
 
1.4 排除标准
患有非细菌性前列腺炎除外的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合并严重其他系统疾病者;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前列安栓治疗, 前列安栓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80066) 塞肛, 1枚/次, 1次/d, 治疗20 d。
 
2.2 观察组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组方: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萆薢、莪术各30 g, 威灵仙、皂角刺各20 g, 延胡索、桃仁、王不留行各10 g, 大黄6 g, 冰片3 g (后下) , 加水煎煮2次, 取液浓缩至200 mL~300 mL备用, 静置38 ℃左右, 每晚睡前保留灌肠, 插管深度距肛门约15 cm左右, 缓慢注入药液100 mL, 在肠内保留时间至次日清晨约8 h~10 h, 治疗20 d。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参照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NIH-CPSI) 表[3]进行临床症状评分, 分值0分~43分, 分值越高提示疾病程度越严重;②疗效评价:参照《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进行中医证候评分[2], 评价慢性前列腺炎4大症状 (尿路症状、放射痛症状、性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 , 症状程度为无、轻、中、重, 依次记分为0、2、4、6分, 总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3.2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判定。临床治愈: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值≥95 %;显效:60 %≤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值<95 %;有效:30 %≤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值<60 %;无效: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值<30 %。公式:中医证候评分下降值= (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前×100 %, 治疗有效率= (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0软件统计分析, 本研究中计数资料经χ2检验, 用 %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 用x¯±sx¯±s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NIH-CPSI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NIH-CPS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NIH-CPS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NIH-CPSI评分比较(x¯±s(x¯±s, 分) 导出到EXCEL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48 20.29±5.16 9.53±2.51
对照组 48 19.55±5.28 13.91±2.24
t 0.694 9.020
P >0.05 <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导出到EXCEL
组别 n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48 23 10 8 7 41 (85.42)
对照组 48 8 15 10 15 33 (68.75)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85.42 %) 明显高于对照组 (68.75 %) , (χ2=11.389, P<0.05) 。见表2。
 
4 讨 论
中医理论中, 六腑的治疗原则为“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其中前列腺属于“奇恒之腑”, 应顺气脏腑治疗的生理特征, 以通顺为主, 祛邪为先[5]。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白淫”“精浊”范畴, 从中医证候分析湿热瘀滞型居多, 其病机关键为瘀浊和湿热二者相互夹杂, 病程迁延不愈, 治疗以活血祛癖、清热利湿、畅达精室为主[6]。
 
因前列腺生理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口服药物很难到达病灶部位, 无法达到治疗目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经直肠黏膜吸收, 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对胃肠道的刺激,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通过加热控制药液温度, 热力与药力共同作用, 有利于药物通过毛细血管, 改善局部病灶微循环, 提高治疗效果[7]。
 
本研究自拟中药方剂中, 蒲公英为疮家之要药, 具有清热解毒、散结通淋的功效;莪术具有消肿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利湿、排脓祛瘀的功效;王不留行具有活血化瘀、精窍自通的功效。诸药合用, 共奏清热解毒、行瘀通滞、利湿通淋之功效。以本中药方剂进行灌肠保留外治之法, 可祛邪通顺, 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医辨证的治疗特点, 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具有重要积极作用[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前列安栓治疗的患者, 可更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 应用自拟中药方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 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对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建莉.中药封包热敷为主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53例[J].浙江中医杂志, 2018, 53 (11) :811-812.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35 (8) :933-941.
[3] 那彥群, 叶章群, 孙颖浩, 等.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43.
[4] 高树英, 李秀元, 张菊, 等.中药灌肠对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 (8) :133-134.
[5] 张耀圣, 李彩芬.论前列腺的经络所属及临床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3) :264-265.
[6] 郁春, 王家辉.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 28 (10) :69-72.
[7] 陈其华, 李博, 赵文雪, 等.前列清瘀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性科学, 2018, 27 (3) :89-91.
[8] 金珊, 熊浪, 何锦华, 等.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30 (1) :23-26.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王晓民 邓汪东 丘济万

上一篇:慢性前列腺炎针刺治疗与红外偏振光治疗结合

下一篇:探讨脐疗法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运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