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采用“骶穴长针深刺”技术配合电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经多中心、随机对照等临床实验观察,显示电针技术可明显降低尿道综合症患者I-PSS积分,改善排尿紊乱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在尿动力学检测指标上,可明显增加尿道综合症患者膀胱容量,提高尿流量,适合临床普遍推广。
疾病简介:
尿道综合征(简称US)是指有下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排尿不畅和少腹坠胀等),而无膀胱、尿道器质性病变及明显菌尿的一组症候群,多发于中青年妇女,所以常称为女性尿道综合征(FUS)。us发病率很高,我国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为2?37%,其中约半数为us。尿道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治疗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提高膀胱尿意容量阈值,恢复膀胱尿道功能。
适应症:
1、女性,年龄18岁~70岁。
2、主症至少具备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西医症状诊断标准中(1)+(2)或(1)+(3))。
3、具备中医淋证或癃证肾虚型诊断标准。
4、尿常规检查正常。
5、愿意并且能够接受针灸治疗。
禁忌证:
排除的病症:
1、存在严重心、脑、肝、肾疾病的患者。
2、对针灸疗法过敏的患者。
3、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4、子宫大出血患者。
5、针刺局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患者。
6、急性尿潴留患者。
禁忌的情况:
1、经期、孕期妇女。
2、膀胱未排空,或过饥、过饱、过度劳累及大汗大怒时皆不宜。
特色:
电针技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容易规范,在临床上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
治疗方法简介:
1、器械:0.35×75mm、0.35×50mm一次性不锈钢针具,G6805型电针仪。
2、穴位选择:第一组为关元、大赫、水道、三阴交;
第二组为肾俞、会阳、中膂俞、委中。
两组交替使用。
3、腹部、骶部穴位在膀胱排空后进针,肾俞直刺25mm以局部产生针感为度,中膂俞直刺40~50mm,使针感持续传至膀胱及会阴、尿道部位,会阳向外上45度斜刺进针40~50mm,并使针感持续传至会阴及尿道部位;腹部穴位采用向下45度斜刺25~40mm,并使针感持续传至膀胱、会阴及尿道部位;下肢穴位进针25~40mm,以局部酸胀为度。
4、在按相应深度进针后,腹部或骶部穴位针感传导至膀胱、会阴及尿道部,以上穴位在针刺得气后,顺时针方向捻转450,频率10次/分钟,捻针1分钟,然后分别接通电针疏密波治疗,频率恒定为疏波4Hz、密波20Hz,电针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下肢穴位进针后以局部酸胀为度,留针20分钟。
5、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治疗留针20分钟,治疗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关键技术环节。
1、“骶穴长针深刺”技术:以膀胱经穴会阳、中膂俞为主穴治疗尿道综合征。采用长针深刺以增强针刺效应。
2、要求“气至病所”:针刺时要求针感传导,尤其是骶部及腹部的穴位,要求针感持续传至膀胱、会阴及尿道部位,产生“气至病所”,发挥“气至而有效”的效应。
3、电针参数:以电针疏密波为佳,频率恒定为疏波4Hz、密波20Hz,电针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度。
4、针刺手法(捻转补法):得气后,顺时针方向捻转45度频率10次/分钟,捻针1分钟,然后留针。
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
尚未发现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预防针刺意外:腹部、骶部穴位应在膀胱排空后针刺;过饥患者稍进进食后针刺,刚进餐患者应在餐后一小时接受针刺,因奔跑来诊致大汗出的患者应稍事休息后治疗,对其它不宜立即针刺的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
2、针具使用前要严格检查,电针仪的使用要注意安全。
3、注意观察患者:针刺时和针刺后均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及时调整针刺方向和刺激强度。
4、保护患者隐私: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暴露身体部位较多,因此要做好保护隐私工作,在没有条件做到男女分区治疗的情况下,要求诊室内床位问有不透明分隔。
临床研究结论:
1、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对电针试验组与手法对照组治疗尿道综合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I-PSS、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但总体疗效电针组较手法组显著;两组均可增加尿道综合症患者膀胱容量以及提高尿流量,减轻患者症状。
2、本技术操作简单,容易规范,治疗费用便宜,且在治疗中未发现相关不良反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