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脑血栓>正文

丘脑痛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头皮针

针刺治疗丘脑痛

丘脑痛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之一,是典型 的中枢神经源性疼痛,通常继发于丘脑纹状体动 脉或丘脑膝状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或脑出血,表 现为身体对侧的弥散性、难以忍受的持续疼痛, 疼痛性质各种各样,有灼烧感、麻刺感、冷感和 难以描述的痛感 [1] 。西医对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 治疗方法,而针灸治疗本病能够较明显地改善患 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杜宇征 主任是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学术 经验传承人之一,从事针灸临床和教学 30 余载, 医德高尚,针艺精湛,取穴精当,疗效显著,尤 在针刺治疗高血压病、中风病及相关疾病方面有 深入研究,思路独特。笔者有幸师从杜主任,受 益颇多。将导师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头皮针与 华佗夹脊穴“盘龙刺”治疗卒中后丘脑痛,与同 道共享。

患者男,56 岁。主因左半身刀割样疼痛感 1 月 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3 个月,于 2016 年 2 月 2 日 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患 者 3 个月前因感受风寒后出现头晕头疼,左侧肢 体活动不利,曾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针灸部,查颅脑 MRI 示右侧丘脑区及基底节 区急性多发梗死灶。西医予脱水、降颅压、清除 自由基和改善脑代谢等治疗(具体用药不详),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遗留左 侧肢体活动不利。患者自述出院后坚持肢体功能 锻炼,肢体功能有所改善,但近 1 个月来,出现 左半身疼痛感,并持续加剧,遂再次来本院针灸 部住院治疗。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语言清 晰流利,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存在,左 半身痛、触觉过敏、位置觉及图形辨别觉减退, 左侧肢体活动不利, 左半身疼痛感, 疼痛呈刀割样, 不得触碰,怕凉,生理反射存在,左侧巴宾斯基 征(+),左侧上下肢肌力均为Ⅳ级。患者既往有 高血压病病史。纳可,夜寐欠安,二便调,舌暗红, 苔白腻,脉沉紧。中医诊断:中风病(中经络), 阴虚风动证;西医诊断:脑梗死, 高血压病Ⅲ级 (高 危)。以调神醒脑、疏通经络、振奋阳气和平衡 阴阳为治疗原则。取穴:(1)主穴:醒脑开窍组 穴,头皮针,华佗夹脊穴。(2)配穴:取患侧肩 部加肩髃穴和肩髎穴;肘部加曲池穴和肘髎穴;前 臂加臂中穴;腕部加外关穴和合谷穴;足部加太冲 穴。操作方法:用华佗牌 0.25 mm×40 mm 针灸针, 患者先取仰卧位,采用醒脑开窍法,针刺双侧内 关穴,直刺 0.5~1.0 寸,用捻转提插泻法 1 min, 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0.5 寸,采用雀啄泻 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针刺三阴交穴沿胫骨 后缘与皮肤呈 45°,斜刺 1.0~1.5 寸,提插补法 至患侧下肢抽动 3 次为度,极泉穴、尺泽穴和委 中穴,用提插泻法至患肢抽动 3 次为度,得气后 不留针。曲池穴、臂中穴使针感均传导到手指; 刺肘髎穴要求放电感传至手臂背侧面,至出现手 掌背伸动作为止。余穴用平补平泻法。针刺头顶 颞后斜线区,使针与头皮呈 30°快速将针刺入头 皮下,当针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 小,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捻转 2~3 min, 转速为 200 次 /min,使患者头皮有紧涩感或重胀 感为度。留针 30 min 后取针,复令患者俯卧位, 华佗夹脊穴采用盘龙刺法,取胸背部 T 1 ~L 5 穴位, 各椎棘突下向外旁开 0.5 寸处,沿着脊柱两侧,从 上至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针尖偏向于脊中线椎 体方向,针体与脊中线呈 75°,使针尖抵到横突 上。进针深度约 1.0~1.2 寸时,医者感到手下沉紧 感, 患者有酸胀感及上下走窜放射、 触电样感觉时, 针体勿再深入,并行平补平泻的捻转手法,留针 20 min,隔日 1 次,2 周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 程后,患者左半身疼痛感较前减轻,左侧肢体较 前有力,睡眠有所改善;嘱患者出院后于针灸部 门诊继续治疗,2 个月后随访,患者左半身疼痛大 为减轻,并可尝试以温毛巾触碰和轻擦拭身体, 肌力较前改善, 左下肢肌力Ⅴ级, 睡眠亦大为改善, 位置觉准确,可识别简单图形。

讨论 本病属中医“中风病”、“痛证”范 畴,结合本案患者出现刀割样痛感、怕凉感,得 热痛缓,遇寒痛剧之症状,乃寒邪客于血脉,血 脉凝涩,不通则痛所致。采用国医大师中国工程 院院士石学敏教授所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 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痰浊”、“瘀血”、“肝 风”等病理因素,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治 疗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 为辅;取阴经穴、督脉穴为主,阳经为辅,并对 配伍腧穴针刺操作进行量学规范,其中,内关穴、 人中穴开窍醒神,三阴交穴滋补肝肾,极泉穴、 尺泽穴和委中穴疏通经络。头针法选取头部顶颞 后斜线区,此区贯穿督脉、足三阳经和手少阳经, “脑为元神之府”。 《素问·灵兰秘典篇》云:“主 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故针刺之 可调神导气,气畅道通,通则不痛。据现代研究, 头针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区关联密切,采用头针 刺激相应的头皮, 可影响相对应的大脑皮质功能。 顶颞后斜线区大致相当于感觉中枢在头皮的投影, 其主治作用以感觉运动障碍为主,故针刺对脑卒 中后引起的偏身疼痛尤为适宜。“盘龙刺”乃华 佗夹脊穴刺法之一,沿督脉左右而刺,即于每个 棘突间隙针刺一侧,下一间隙针刺对侧,自上而 下,针刺路径犹如盘曲环绕之龙体,故称“盘龙 刺”。华佗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 针刺可激发两经经气、调节经脉气血运行,疏通 背部经络,使气血循经上传于脑,调节脑之元神。 另外,华佗夹脊穴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关联: 足太阳“挟脊”,足少阴“贯脊” ;足阳明之筋“上 循胁属脊”;足太阴之筋“内者著于脊”;足少 阴之筋“循脊内”;手阳明之筋,支者“挟脊”; 督脉“贯脊”、“挟脊” [2]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 相互制约,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故在疾病诊疗中 应从整体出发来调节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 归于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 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 治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因此,采用“盘龙针法”,更易激发经气,调节 阴阳,调整机体平衡。现代医学认为躯干部和四 肢部的循经感传路线及循经感传形成过程是沿脊 髓节段扩散,针刺夹脊穴,能使感受器兴奋,产 生冲动沿躯体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相应节段,再 沿脊髓丘脑束传到丘脑,最后到达头部皮层感觉 区 [3] 。本证诊疗过程中,将醒脑开窍针法、头 皮针和华佗夹脊穴“盘龙刺”相结合,诸法并用, 注重醒脑、调神,刺激感觉中枢,疏通经络,平 衡阴阳, 从多角度、 多机制层面对该证加以考虑, 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刘莹 杜宇征

上一篇:通督调神针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外地口音综合征 穴位针刺百会穴情感区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