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失眠>正文

失眠症是脑梗死后并发症 临床针刺配合药物

针刺配合药物对脑梗死后失眠症患者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的影响
 
失眠症是脑梗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睡眠障碍, 发病率高达78%, 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时间缩短,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脑梗死后失眠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恢复, 还增大血糖、血压的波动幅度, 难以调控, 易继发糖尿病、高血压, 甚至诱发脑梗死再次发作, 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负担[2]。目前, 临床治疗该病以西药为主, 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大、药物依赖性等弊端, 而中医针刺治疗睡眠障碍由来已久, 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5-羟色胺 (5-HT)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及食欲素-A (Orexin-A) 有关[3]。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药物治疗脑梗死后失眠症患者76例, 并与单纯药物治疗76例相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收治的152例脑梗死后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生成152个随机数字, 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组卡片装入不透明密封信封中, 予以编号,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 从小到大依次选择信封, 按编号入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 、病程、每日睡眠时间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4]; (2) 符合失眠症的诊断标准[5]; (3)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IHSS) 评分0~15分; (4) 神志清楚, 无智力或语言障碍; (5)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 (PSQI) 评分>7分; (6)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S) 评分>10分; (7) 年龄30~78岁, 认知理解能力良好, 可积极配合治疗者; (8)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9) 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 脑梗死前有失眠症或抑郁症病史者; (2) 脑梗死后存在明显失认、失语、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无法配合检查者; (3) 近3个月内有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服用史者; (4) 有精神疾病史者; (5) 合并严重脏器并发症者; (6) 严重抑郁症、躯体疾病所引起的失眠者; (7) 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8) 对苯二氮卓类药物依赖者; (9) 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予糖尿病、高血压等对症治疗, 同时给予脑梗死后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常规康复治疗。给予右佐匹克隆片 (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0001) 睡前口服, 初始剂量每次1.5 mg, 3 d后每次3 mg。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选用0.30 mm×40 mm毫针, 取百会、太阳和足三里, 行平补平泻, 留针20~30 min。每日1次, 14 d为1个疗程, 针刺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状态, 刺激强度可根据个人耐受程度不同相应调整。
 
两组均治疗28 d, 治疗期间规律作息, 睡前忌烟、酒、咖啡、浓茶等, 同时避免情志刺激。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3.1.1 PSQI、NIHSS及HADS评分
采用PSQI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 总分21分, 评分越低, 表示睡眠质量越高[6];采用NIH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 该量表包含15个项目, 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7];采用HAD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 该量表共14个项目, 8~1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 11~14分为中度, >14分为重度[8]。
 
3.1.2 多导睡眠图 (PSG) 监测
使用飞利浦lice PDx PSG监测仪进行PSG检查, 记录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快速眼动相 (REM) 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和睡眠效率。
 
3.1.3 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早晨8时的空腹静脉血4 mL, 静置30 min后, 3300 r/min离心15 min, 取上清液存于﹣80℃冰箱待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
 
3.1.4 复发率
治疗后6个月, 统计失眠症的复发情况, 计算复发率。
 
3.2 疗效标准[9]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 h, 睡眠深沉, 醒后精力充沛,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显效:睡眠明显好转, 夜间睡眠时间5 h左右, 睡眠深度也有所增加,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夜间睡眠3~4 h, 临床症状减轻不明显。
 
无效:夜间睡眠<2 h, 临床症状无好转, 甚至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4.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3。
 
3.4.3 两组治疗前后PSQI、NIHSS及HAD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PSQI、NIHSS及HA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P<0.05) ;治疗组治疗后PSQI、NIHSS及H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4。
 
3.4.4 两组治疗前后PSG参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PSG参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后总睡眠时间、REM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5。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1) 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PSQI、NIHSS及HADS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表5 两组PSG参数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3.4.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 , 血清Orexin-A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详见表6。
 
 
 表6 两组血清5-HT、BDNF及Orexin-A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4 讨论
失眠症在中医学中又名为“不寐”, 脑梗死后继发失眠多因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成, 与各脏腑密切相关, 患者表现为上床30 min后仍无法入睡、半夜醒来后无法入睡、夜间总睡眠时间<6 h, 不仅影响患者的恢复, 还增加再梗死发作的风险[10]。脑梗死后失眠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有研究指出, 一方面, 脑梗死后神经生化物质异常, 引起神经递质失调, 5-HT、BDNF水平下降, 导致睡眠障碍等;另一方面, 患者脑部缺氧造成不可逆性脑功能损伤, 释放大量有害性物质, 导致与睡眠有关的网状结构受损, 出现昼夜节律生物钟紊乱, 加之脑血流量减少导致REM睡眠受影响, 造成睡眠障碍[11]。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作用机制在于调节气血, 疏通经络, 养心安神, 调和阴阳。选取百会、太阳和足三里, 以平补平泻法, 百会属于督脉, 入脑上巅, 针刺百会可开窍醒脑, 定神定惊;太阳乃经外奇穴, 针刺可止痛, 提神, 缓解疲劳, 醒脑;足三里乃足阳明经合穴, 针刺可疏理气机, 调和肠胃, 使水谷上归于脑, 滋养脑髓[12]。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治疗组治疗后PSQI、NIHSS及H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说明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缓解焦虑抑郁, 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究其原因为针刺治疗可直接刺激神经, 抑制神经元并反馈至下丘脑的觉醒中枢, 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使其大脑和躯体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 有助于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调节, 进而缓解焦虑抑郁状态, 改善心理状态,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3]。经PSG监测, 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均显著改善 (P<0.05) , 治疗组总睡眠时间、REM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提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可通过有效缩短患者睡眠潜伏期和觉醒时间, 提高睡眠深度, 增加夜间总睡眠时间, 提高睡眠质量。
 
5-HT是人体内重要的焦虑/抑郁型抑制性神经递质, 可参与大脑活动 (情绪、记忆力、精力、人生观) 的调节, 与失眠关联密切, 5-HT的合成是以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色氨酸为前体, 针刺可增加外周系统中色氨酸含量, 增加血液中5-HT水平, 加速血脑色氨酸的转运, 从而促进脑内5-HT的合成, 最终改善患者睡眠[14]。BDNF是对周围神经、中枢神经元具有广泛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 在维持神经元的生长、生存、分化及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 脑梗死后, 缺血区的BDNF表达量显著增加, 有助于保护缺血区神经元, 抑制迟发神经元坏死, 减少梗死面积, 减少神经功能损伤[15]。针刺治疗可增加BDNF的表达量, 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分化, 刺激神经血管的生成, 加速神经生理功能的重建, 同时还能延缓缺血区神经元的坏死、凋亡, 刺激轴突的形成, 从而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16]。Orexin-A是由下丘脑腹外侧区特异性神经元所表达的神经肽类物质, 具有促进觉醒的功能, Singh A等[17]研究发现, 脑梗死患者体内Orexi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 作用于5-HT、组胺等神经元, 增加REM-Off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增强大脑皮质活动, 引发觉醒效应, 导致患者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后血清Orexin-A水平均显著降低 (P<0.05) , 但治疗组血清Orexin-A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Orexin-A可能参与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针刺配合药物能降低血清Orexin-A水平, 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后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 改善焦虑抑郁状态,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可能与其提高患者血清5-HT、BDNF水平, 降低血清Orexin-A水平有关。
 
来源:上海针灸杂志 作者:王焱平 张钦昌 王振焕

上一篇:贺氏三通法治疗亚急性失眠:随机对照研究

下一篇:壮医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