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偏头痛>正文

用针灸作用于腧穴治头痛

病例:头痛

  杨某,女,30岁。诉:头痛7年多。患者头痛7年,近年来每月发作1次,每次4~5天,服止痛片无效。就诊时,右额颞部疼痛如劈,伴有恶心呕吐,微有口臭,精神烦躁,汗出如珠,面红,下肢冰冷,仰卧不能稍转,呻吟不已。脉弦滑,苔薄质绛。

  陆瘦燕认为,此乃胃中积热,阳明郁火循经上扰;肝火上炎,阻滞清空,额颞部系阳明、少阳脉气所过,故疼痛如劈。根据“标本”、“根结”理论,“上病下取”以泻火潜阳,宣络止痛。

  处方:足三里、内庭、合谷、足临泣、太冲/双。

  手法:用平针法,提插结合捻转,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捻转1次。

  针后15分钟,疼痛逐步减轻,半小时后,疼痛消失,喝水未见再吐。后又巩固治疗2次,2个月后随访未发。

  全面切诊 注重肾胃

  陆瘦燕夫妇指出,针灸在临床辨证上与其他各科一样,通过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来分辨病因病机、决定疾病的性质、病在何脏何经,但针灸治病的方法是用针或灸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从而发挥疏调经气、补虚泻实的作用。

  因此,必须了解病者整体情况,提出四诊中的切诊,除了切寸口脉外,还应切“肾间动气”、“虚里之脉”、“太溪”、“冲阳”、“颔厌”、“太冲”等脉,以察元气之盛衰,肾气胃气之虚实,上下左右之偏胜。 同时,应仔细切按经脉的皮部及有关的腧穴,如背俞穴、腹募穴、原穴及下合穴,察其有否异常反应,以帮助正确辨证,掌握病者的整体情况,这也充分体现了他们“以经络学说为辨证论治主体”的学术思想。

上一篇:头部胀痛 中医妙招

下一篇:全头空痛 艾条熏灼太溪穴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