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肠疾病>正文

辨治呕吐病方投半夏泻心汤合四物汤加味

•吐逆虽表现在胃气上逆,但与脏腑生理功用反常休戚相关。故辨治吐逆不能只治胃,而应求治脏腑之本。
 
•《金匮要略》辨治吐逆很多运用甘药,甘味虽令人中满,但与辛味药同用,辛甘合化,阳气乃生,医治脾胃有寒、湿、痰、饮,效果很好。况甘味药能养脾阴,关于中焦阳虚者能到达阴中求阳的意图。
 
吐逆,乃常见、多发之病,是《金匮要略》所论40余种杂病之一,与“哕”“下利”两病组成《吐逆哕下利病》篇,并在《疟病》《腹满寒疝宿食病》及《妇人妊娠病》等14篇中也有触及,相关原文约60条。呕与吐常常连称,如:“卒吐逆”“诸吐逆”“妊娠吐逆不止”等。但大多是分而论之,如“呕”“干呕”“欲呕”“吐”“欲吐”“吐逆”等。故金代成无已《伤寒明理论·吐逆第二十七》道:“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啘,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金代王履《医经溯洄集·吐逆干呕哕欬逆辨》:“夫呕者,东垣所谓声物兼出者也。吐者,东垣所谓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夫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为呕,以物出而名为吐,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惟其呕兼声物,故无物而声空鸣者,乃谓之干,干犹空也。”概言之:有声或有物者谓之呕(含干呕),有物无声者谓之吐。
 
病因 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吐逆方论》道:“然有胃寒,有胃热,有痰水,有宿食,有脓血,有气攻,又有所谓风邪入胃……”吴勉华、王新月在《中医内科学》中将列于脾胃病证之中的吐逆的病因病机表述为: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素体脾胃衰弱4种。对病变脏腑虽引用了《内经》论吐逆所触及的肝、胆、肠,但并没有具体论说。日本学者丹波元坚在查阅了清代曾经300多部中医作品后,将吐逆病因归之于虚、实、寒、热、痰、食、血、气、蚘动、酒毒、注(晕)车注(晕)船及中毒,这其间绝大大都均源于《金匮要略》。
 
吐逆的病因就《金匮要略》而论,有寒(外寒、内寒)、热(虚热、实热)、虚(阴阳虚、气血虚)、实(气滞、血瘀)、风、火、湿、饮、痰、水、疟邪、酒毒、痈脓、瘀血及蚘虫等。后世有所开展,如除酒毒以外的中毒(包含不节或不干净之饮食、走漏的煤气、严峻的雾霾等)、晕车、晕船等,均不能被疏忽。

辨治呕吐病方投半夏泻心汤合四物汤加味
 
外邪如风、寒、湿、热、火、疟邪等均可诱发、导致、加重吐逆,故辨治吐逆万不行但治其内伤。
 
病机 胃气上逆是古今医家对吐逆病机的表述。如:“吐逆出于胃气之不好,人所共知也”(《仁斋直指方·吐逆方论》),“吐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而出的病症”(《中医内科学》)等。固然,胃气上逆是吐逆的前提,但大都情况下,胃是代“人”受过的。吐逆虽表现在胃,但脏腑的生理功用反常均可导致胃气上逆,感触外邪也可导致吐逆,这些原因简单被人们所疏忽。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吐逆候》有:“吐逆者,皆由脾胃衰弱,受于风邪所为也”。
 
辨治 无论是《金匮要略》的《吐逆哕下利病》篇,仍是触及吐逆症的相关华章,大多是经过调度失衡的脏腑功用而到达医治吐逆的意图。
 
现将《金匮要略》所论吐逆病按其病变脏腑分论之,充沛展现《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在辨治吐逆病中的指导作用。
 
以病变脏腑分论吐逆
 
肝吐逆
 
《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就临床症状而论,前条稍轻、后条稍重,但根本病机同为肝胃虚寒。从方药组成看,入肝胃的吴茱萸为君药,医治肝阳虚而寒。肝经循行过胸中至头顶,若寒凝肝经,不荣不通,故胸满、头顶痛。肝寒传胃,胃气上逆而呈现呕、干呕、吐涎沫的症状。也有外寒直中于肝而导致吐逆,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累病》:“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嗟叹,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即吐而汗出也。”外寒直中于肝,肝寒传胃而食则吐也。也有寒热错杂于肝经而致吐逆者。《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当淋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此论说将《伤寒论》厥阴病提纲置于《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当淋病篇之首,这恐怕主要是启迪后人,消渴病与厥阴肝经密切相关。厥阴病分厥热胜复与寒热错杂两种证型,本条归于上热下寒证。上热指胃热,即心中疼热,下寒至少包含肝寒。上下失调导致肝气上冲犯胃,则饥而不食,食即吐。
 
胆吐逆
 
《吐逆哕下利病》:“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两条的主症,一为干呕、一为呕,但其病本在少阳胆经。黄芩汤在《伤寒论·辨太阳病》中用治太阳、少阳合病而自下利者。若胆热传胃,胃气上逆而呕则加半夏、生姜以降之。小柴胡汤证之呕自不待言,同样因胆热迫胃。而《金匮要略·黄疸病》“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其后注云“必小柴胡汤”),则是脾胃湿热反侮胆经使然,胆气上逆引动胃气上逆而呕,因其反侮之势而亦以小柴胡汤宽和之。无论是胆热迫胃,仍是脾胃湿热反侮于胆经,皆能致呕。
 
心吐逆
 
《吐逆哕下利病》:“问曰:患者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吐,乃胃中虚冷所造成的,其本源在心。汗为心液,若误汗则先伤阴,后损阳,心之阴阳俱虚,不生胃土。因而,胃是代心受过了。《五脏风寒积累病》:“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吐逆。”吐逆责之胃中有火,火从何来?盖风中于心,风为阳邪,心为火脏,风火相煽,波及其子。胃中有火,其气不降,故食即吐逆。《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心气缺乏,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此“泻心”非半夏泻心汤之“泻心”,彼指脾胃,此则指心。泻心汤中黄连正为泻心火而设,黄芩清肺热,大黄泻胃热。心火亢盛,克灼于肺则鼻衄,波及于胃,胃气上逆则吐血。因而,心的阴阳两虚、心中风及心火亢盛,皆可波及于胃而吐逆,或吐食物,或吐血。
 
脾吐逆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诸肢节痛苦,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风湿袭来,肺卫当之,子病及母,脾湿内盛,不与胃相表里,胃气上逆则蕴蕴欲吐。《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吐逆,附子粳米汤主之。”至阴居腹中,腹中寒邪,雷鸣切痛,乃脾阳虚而寒湿内生,进而侮肝、及肺、累心、出胃,症见胸胁逆满吐逆。表现在胃,根则在脾。
 
胃吐逆
 
《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诸吐逆,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金匮要略·疟病》:“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前者饮盛于胃,胃气上逆严峻,致使谷不得下而吐逆。后者虽有骨节疼烦,但时呕仍乃胃热所造成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从柏叶汤的功用可知,此乃胃阳虚而寒致气机上逆。《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蚘虫病》:“蚘厥者,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蚘上入膈,故烦,顷刻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蚘。”此吐逆是因为蚘闻食臭,由肠上行入胃求食所造成的。综上可见,饮、热、虚(寒)、实(虫)皆可使胃气上逆而呕。
 
肺吐逆
 
《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和风,脉紧,头痛。”该篇吐逆的分类一般为虚寒、实热、寒热错杂及停饮四种,简单疏忽外感也可致吐逆的客观事实。方中文蛤益肾令母(肺)实,金水相生,医治因吐后伤津导致的贪饮症;麻黄、杏仁、石膏宣肺解表清热以实胃;生姜、甘草、大枣补脾益胃。此方表里两解,肺脾肾同调,但重在治肺,主症是吐后导致的贪饮,与上消的多饮症相似。笔者曾编撰《<金匮要略>哕病关乎肺论》(国医论坛,2014,29:4~6),吐逆也同理。《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郁冒证的呕不能食、产后中风阳旦汤所主的干呕及《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小青龙汤所主“妇人吐涎沫”等,皆与风寒外邪袭肺后,疾病开展影响致胃相关。
 
肾吐逆
 
《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从小便复利看,因呕之日久,胃病传肾,即所谓久病多穷及于肾,肾阳缺乏,摄水无力,水饮碍胃,而加重吐逆,故以四逆汤温肾阳。同篇医治吐逆的文蛤汤既能解表和中,方中文蛤又能滋肾润肺,既表现了胃病治所克之脏,又表现了子(肺)能令母(胃)实。
 
心肺吐逆
 
《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第四条:“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缺乏,血缺乏则胸中冷。”本条紧承第三条,继论胃反证的病机。两脉并提,然后分论,是张仲景论脉的一大特色。此文中寸口脉不是两手六部脉,而仅指候心肺的两手寸部脉,但文中仅论微脉,未及数脉,显为讹夺。依论微脉法推论当为“数则无血,无血则卫虚,卫虚则气缺乏,气缺乏则胸中冷。”其弦外之音是,上焦肺(气)心(血)缺乏也能致胃反,无论是气虚及血,仍是血虚及气皆然。因子(肺)能盗母气、母(心)能令子虚。同篇半夏干姜散所主“干呕,吐逆,吐涎沫”;生姜半夏汤所主“患者胸中……似呕不呕……”“患者欲吐者,不行下之”“吐逆而病在膈上”;《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因“虚、冷、结气”在上焦心肺所造成的“吐逆涎唾”,《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膈上病痰,满喘咳吐”等,无不关乎心肺。
 
脾胃吐逆
 
《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以上论及的寸口脉候心肺,趺阳脉候脾胃之气。浮主胃阳虚,涩主脾阴亏,胃阳脾阴俱虚,胃反证乃成,故以大半夏汤温胃阳滋脾阴,胃气和降,脾阴升上则胃反自愈。同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以方测知,寒热痞结于心下,脾胃升降不能则心下痞,脾气下陷,气滞不公例肠鸣,胃气上逆则呕。同篇茯苓泽泻汤所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腹满寒疝宿食病》大建中汤所主“胸怀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桂枝汤所主(因吐逆伤津)“其人渴,不能食”等,皆关乎脾胃。此外,《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大黄甘草汤所主“食已即吐”属胃肠吐逆。
 
治呕诸法
 
医治吐逆除常用的和胃降逆外,《金匮要略·吐逆哕下利病》篇有:温暖肝胃(吴茱萸汤)、温暖脾肾(四逆汤)、振作心阳(如误汗所造成的胃反之治)、温胃滋脾(大半夏汤)、补肺养心(肺气虚、心血虚所造成的胃反之治)、宽和少阳(小柴胡汤)、清泻胆热(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攻泻胃肠(大黄甘草汤)、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化饮止呕(小半夏汤)、降逆化饮(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通阳利水(茯苓泽泻汤)、健脾化饮(猪苓散)、解表清热、散寒和胃(文蛤汤)。
 
其他华章所兼见的吐逆症的直接医治有:平调寒热(乌梅丸)、清心泻火(泻心汤)、祛风养心(如心中风所造成的食即吐)、祛风除湿(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阳除湿(附子粳米汤)、清热达邪(白虎加桂枝汤)、温胃止血(柏叶汤)、调和阴阳(妊娠吐逆用桂枝汤)、温补脾胃(大建中汤)、调和营卫、解表祛风(阳旦汤)等,大都均未经治其吐逆症而其症自消。
 
治呕用甘药
 
《金匮要略》辨治吐逆很多运用甘药,除典型的治胃反吐逆的大半夏汤中的人参、白蜜外;吴茱萸汤及小柴胡汤中的人参、大枣,附子粳米汤中的粳米;文蛤汤中的大枣、甘草;四逆汤中的甘草;半夏泻心汤中的人参、大枣、甘草等,无一不属甘药之列。甘味“令人中满”。但甘味药如人参、大枣、甘草等若与生姜、干姜、吴茱萸等辛味药同用后,则辛甘合化,阳气乃生,医治脾胃有湿、饮、痰、寒邪效果很好。况甘味药能养脾阴,关于中焦阳虚者尚能到达阴中求阳的意图。此与《伤寒论》“呕家不行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形似对立,实则互相弥补,即医治需要契合病况。正如痼疾与卒病并存,《金匮要略》着重“领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而《伤寒论》则着重治卒病当统筹痼疾,“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是也相同。(陈国权 陈克旭)
 
延伸阅览
 
医案
 
患者窦某,女,53岁。2017年7月15日初诊。约半个月前突发饭后两小时即吐逆痰涎,若进干食则吐逆稍轻。2008年患哮喘,2011年3月中风,现右半身不遂。左腹股沟有牵拉感或痛苦,右侧头部轻度不适,两耳替换响鸣,肩背痛,四肢发麻。大便每日2行,夜尿2~3次。脉细,略濡,舌红,苔微黄。辨证属脾胃湿热,气滞血瘀。治宜辛开苦降,益气活血。方投半夏泻心汤合四物汤加味。
 
处方:法半夏10克,川黄连6克,干姜6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大栆15克,炙甘草8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35克,黄芪40克,地龙10克,葛根2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僵蚕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20克,郁金10克,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7剂。
 
2017年7月22日复诊。吐逆痰涎、腹股沟牵拉感及耳鸣均减轻,但右侧太阳穴邻近不适有所加重,恶寒。脉舌同上。守上方,去半夏泻心汤,加香砂六正人汤化裁。
 
处方:制香附10克,砂仁8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炙甘草8克,制附片6克。7剂。
 
按:脉证合参,新病与痼疾合参,知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气血瘀滞是本案的根本病机。因痰热蕴脾,升降失调,当饮食物进入人体后,影响胃气的和降,故吐逆痰涎。进干食时,食物中的水分相对为少,故吐逆稍轻。近10年的哮喘累及脾胃,四肢发麻亦乃脾胃病之证。中风后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甚至左腹股沟有牵拉感或痛苦、右侧头部轻度不适、两耳替换响鸣、肩背痛等,皆为营卫不好、气滞血瘀之证,处方用药须统筹之。复诊时,吐逆痰涎等已有所减轻,故去辛开苦降的半夏泻心汤,加温脾、益气、化饮的香砂六正人汤等,调度生痰之源。
 
经过本案不难看出,吐逆虽表现在胃气上逆,但与脏腑生理功用反常休戚相关。故辨治吐逆不能只治胃,而应求治脏腑之本。

上一篇:灸法大义 医治肠胃疾病的效穴位

下一篇:艾灸穴道防治慢性肠炎药膳食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