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是胃气上逆由食管经咽喉所发出的声响, 其声长而缓, 《黄帝内经》称之为“噫”, 俗称“打饱嗝”, 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属于胃气失和上逆的一种表现, 可出现于多种外感及内伤杂病中。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 顽固性嗳气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
1 病因病机
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张介宾亦云:“气之在人, 和则为正气, 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 缓急逆顺, 无不因气而至, 故百病皆生于气。”气机失调, 当调畅气机[2]。火郁当遵循“火郁发之”, “发, 越也”, “因其势而解, 散之, 升之, 扬之, 如开其窗, 揭其被”, 从而使郁结之气得开, 郁热得以有外出之路而散[3,4]。升降散为治疗火热内郁三焦、气机不畅病证的主要方剂。方中僵蚕味辛气薄, 可清热开郁;蝉蜕味甘, 性寒, 可祛风散热, 透邪开郁;姜黄味苦, 性辛温, 可行气解郁;大黄味苦, 性寒, 可清热泻火解毒。方中大黄、蝉蜕性寒凉, 姜黄性温热, 寒温并用, 辛温以宣郁, 苦寒以泄热, 相互牵制, 相得益彰, 使郁开热散而病愈;蝉蜕、僵蚕气轻, 升阳中之阳, 姜黄、大黄下行, 降阴中之阴, 升降同用, 调畅全身气机[5], 达到治疗顽固性嗳气的目的。
2 病案举隅
患者, 女, 39岁。主诉:频繁嗳气1年余。患者于2017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嗳气, 饭后尤甚, 逐渐加重, 嗳气声响且长, 无明显气味, 可持续5 min, 每日约20次;按压腹部、情绪激动时亦可诱发,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胃黏膜完整。间断服用中药、西药 (具体用药用量不详) 治疗, 效果不佳, 遂于2018年5月7日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言语不休, 声音高亢, 腹胀, 偶有恶心干呕, 按压腹部诱发嗳气, 持续3 min后自止, 嗳气后腹胀稍减, 食多善饥, 口苦, 畏寒, 四肢发凉, 二便调。舌红苔黄腻, 脉弦细。诊断:嗳气。辨证:肝胃郁热证。以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处方:僵蚕15 g, 蝉蜕15 g, 姜黄15 g, 酒大黄5 g, 柴胡10 g, 黄芩片15 g, 川楝子10 g, 白芍10 g, 荆芥10 g, 防风10 g, 姜半夏10 g, 黄连片5 g, 吴茱萸10 g, 桑白皮10 g, 旋覆花10 g, 苦杏仁10 g。每日1剂, 早晚温服。患者服7剂后, 嗳气次数减少, 饭后腹胀有所减轻。复诊后继服14剂, 1个月后随访, 症状消失, 未再复发。
按语:本案属肝胃郁热、气机失调所致嗳气, 治当开郁泄热, 故用升降散加减治疗。嗳气病位虽在胃, 但与肝密切相关, 《临证指南医案》曰:“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宝命全形论》云肝主疏泄, 促进中焦运化, 即“土得木而达”。若肝失疏泄, 横逆犯胃, 则可致胃气上逆而发嗳气, 因此疏肝理气为嗳气的常用治疗方法[6]。本例患者为肝郁化热、横逆犯胃之证, 方中僵蚕清热开郁;蝉蜕散热透邪;姜黄行气解郁;大黄清热泻火。以上四药合用则郁热得泄, 气机得畅;并在升降散基础上配合小柴胡汤加减以疏肝和胃泄热, 黄连、吴茱萸寒热平调, 止呕清胃热;川楝子、白芍行气泄热, 滋阴疏肝;桑白皮、旋覆花、苦杏仁降肺胃之气;荆芥、防风外散风热。全方寒温并用, 升降兼使, 符合本案病机, 故服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钮月, 刘凤斌, 侯政昆.开郁降逆和胃法与五脏相关思想治疗顽固性嗳气的验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 (1) :52-53.
[2] 吴春丽, 王兴臣.“百病生于气”与升降散之临床应用举隅[J].湖北中医杂志, 2016, 38 (9) :25-26.
[3] 亓淑杰, 韩宁.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 28 (11) :1563-1564.
[4] 蒋燕.浅谈升降散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学报, 2004, 19 (7) :424-425.
[5] 纪力从.升降散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 2010, 25 (1) :141.
[6] 蒋健.郁证发微 (二十五) :郁证嗳气论[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 51 (8) :5-9.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杨静静 赵海滨 杜泓森 郑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