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砭术治疗儿科疾病4例
中医砭术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适应证广、安全有效的特点,适用于治疗儿科疾病。湖南省洪江区中医医院联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砭术养生分会、中医砭术传承教研中心、九伟猫(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中医砭术科室,收集了800多个儿科临床案例,证实了中医砭术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中医砭术治疗儿科疾病4则典型案例,现报道如下。
1 典型案例
1.1 左髋关节滑膜炎
患儿,男,7岁。主诉:左髋关节疼痛1周余。患儿就诊于某医院,被诊断为左髋关节滑膜炎,住院后疼痛不减,治疗无效果,遂于2018年12月7日就诊于湖南省洪江区中医医院。查患儿左髋关节疼痛,有压痛点,内旋、外展及伸直等活动受限,跛行明显,表情痛苦,舌质淡红,苔白,脉略沉。西医诊断:左髋关节滑膜炎。中医诊断:痹证。辨证:邪犯膀胱,经脉瘀阻。砭方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并涂抹精油,自长强穴沿背脊督脉向上推拿至大椎穴,再自上而下推拿两侧膀胱经,重点按摩胆经上的环跳穴,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大椎及两侧脾俞、命门、环跳,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背部及臀部。砭术治疗结束后,患儿自觉左髋关节痛感消失,下床活动,左腿可内旋、外展及伸直,活动不受限。1周后复诊,患儿活动自如,进行第2次砭术以巩固治疗。
按语:小儿髋关节滑膜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多为急性单髋发病,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跛行、拒绝行走,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病因与外伤、劳损有关。小儿形气未充,筋骨不坚,易被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使经脉不通,局部气血瘀滞,致使关节活动不利、疼痛。西医主要采用抗炎抗病毒治疗、皮肤牵引、制动休息等,必要时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中医多以中药内服、手法治疗为主,以中药熏洗、外敷、理疗为辅[1]。砭术补泻结合,活血化瘀,补肾强髓,能解决人体经络气道问题[2]。患儿因受凉感冒,外感寒邪阻滞膀胱经,经络痹阻,引发疼痛,致使活动受限。因此采用捏脊、按摩可疏通瘀滞,通筋活络,激发经气,再通过砭灸大椎、脾俞、命门及环跳,温补督脉,升举阳气,健脾祛湿。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耐受性较差,如果用砭石、刮痧板用力刮痧,会因疼痛而肌肉收缩,适得其反,用手推拿更能把握力度,也可达到刮痧的效果。
1.2 食积
(1)案例1
患儿,男,9岁。自诉经常感冒、腹痛、咳嗽,西医常规治疗后好转,但病情易反复。2018年10月10日来我院就诊,症见胃脘部不适,恶心欲呕不欲食,稍咳嗽。望诊:精神差,舌边尖红,苔白腻,脉略沉。血常规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升高。中医诊断:食积,胃痛。砭方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并涂抹精油,自长强穴沿背脊督脉向上推拿至大椎穴,再自上而下推拿两侧膀胱经,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两侧肺俞、脾俞、肾俞,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背部。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并涂抹精油,顺时针按揉腹部,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中脘、神阙,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腹部。第2日复诊,患儿精神好转,无胃脘不适,饮食可,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正常。
(2)案例2
患儿,男,5岁。因咳嗽、胃脘痛、不欲食,且在外院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治疗。症见面黄肌瘦,舌质边尖稍红,苔黄白相间而厚腻,脉略沉。中医诊断:食积,证属脾胃虚寒。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砭方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并涂抹精油,自长强穴沿背脊督脉向上推拿至大椎穴,再自上而下推拿两侧膀胱经,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两侧肺俞、肝俞、脾俞,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背部。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并涂抹精油,顺时针按揉腹部,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中脘、神阙,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腹部。1周后复查,患儿脸色红润,肌肉饱满,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减少,进行第2次砭术以巩固治疗。
按语:食积又称积滞,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属于中医“胃痛”“痞满”“吐酸”等范畴。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脾胃不足证尤为突出,故食积导致的问题复杂而多变[3]。案例1中患儿久病不愈,病情反复,累及脾阳、肾阳受损,其病因病机主要是寒凉伤脾胃,中焦瘀阻,脾失健运,生痰犯肺。通过捏脊、按摩、揉腹的方式舒筋活络,再通过砭灸肺俞、脾俞、肾俞、中脘、神阙,达到健脾和胃、化积化痰、宣通肺气、益气补肾的效果。案例2中患儿在家备受宠爱,稍不遂心易发脾气,肝气不疏,肝木犯脾,又过食高蛋白食物,加重脾胃负担,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脾胃虚寒,脾失健运。通过捏脊、按摩、揉腹的方式舒筋活络,再通过砭灸肺俞、肝俞、脾俞、中脘、神阙,以疏肝健脾,化积,升清降浊,理气止痛。
1.3 鼻渊
患儿,男,14岁。因头晕、乏力1个月余,于2018年10月25日来我院就诊。自诉上课易困,精神差,睡眠浅,时感昏沉,头蒙不清爽,有时头痛剧烈。望诊:面色萎黄,舌边及舌尖较红,舌中根部为黄腻苔,脉沉。中医诊断:鼻渊。辨证:阳气不足,邪犯清窍。砭方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及手臂并涂抹精油,自长强穴沿背脊督脉向上推拿至大椎穴,再自上而下推拿两侧膀胱经、手臂背面三焦经、侧面大肠经,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两侧肺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背部。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及手臂正面并涂抹精油,顺时针按揉腹部,自上而下按摩肺经,以患儿可忍受、按摩区域皮肤发红为度。用砭石炉砭灸中府、中脘、关元,砭灸后顺时针按揉施灸穴位并轻轻拍打腹部。由于患者是学生,无法坚持每日砭术治疗,治疗前2周,每周治疗2~3次,后续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7次,效果显著。
按语:鼻和口腔是人体与外界呼吸相通的地方,病从口入,一方面可理解为我们吃的食物营养太过丰盛,另一方面可理解为饮食不卫生;病从鼻入,可理解为鼻吸入的不干净物质较多,身体脏腑运化及排污能力又弱,导致鼻部孔窍瘀阻,被误当作慢性咽喉炎或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故用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鼻渊相当于西医鼻窦炎症性疾病。中药治疗鼻渊儿童接受较困难,疗程较长;西药治疗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且临床效果不显;物理治疗疗程较长,患儿不易配合[4];手术治疗痛苦较大,后遗症较多。从中医角度分析,儿童患此病多因脾失健运,湿热遏阻所致。如长期不当饮食造成食积,导致中焦瘀阻,产生郁热,火性向上,封闭鼻窦的孔窍,致呼吸不顺畅,头脑不清爽。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脾胃失调,气机升降不利,卫气失固,邪犯清窍,灼津为痰,瘀阻孔窍。因此,应重点治疗膀胱经、三焦经、肺经、大肠经。肺与大肠相表里,清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疏通肺经和大肠经经气;再通过砭灸肺俞、心俞、脾俞、胃俞、肾俞、中府、中脘、关元等穴,祛寒化瘀,健脾和胃,温阳化气,让清气上脑,通孔窍,从而解决鼻渊问题。
2 体会
上述4则案例总结了小儿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外感,《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明确提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故儿科砭术一般先按摩疏通膀胱经,膀胱经气化加强,清者自然会上升,浊者下降,提高小儿抵抗力;二是饮食不当,素体虚弱。
砭术治疗时,一是要准确辨证,给出具体砭方;二是要实操准确,经络、穴位要准确。注意事项:先给患儿捏脊、按摩,疏通经络和穴位,然后再砭灸补充能量,灸后要及时收穴,让阳气归根;在放置砭灸炉时,要对准穴位,使热能更快吸收。儿童第1次行砭术治疗前,可提前沟通,先带其到砭术室熟悉操作流程,认识砭术所用的砭具,使其更容易接受治疗。砭术治疗时,要疏泄与补益相结合,先推拿按摩以宣泄疏通,祛除外邪,再砭灸以温补阳气。砭术后,要与患儿家长沟通,注意调整患儿饮食起居。因儿童脾胃较弱,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功能差,病后饮食不当或过度增加营养,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故砭术治疗后,嘱咐家长注意患儿饮食、起居。总之,砭术是一种安全、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的绿色疗法,适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璐,宋莹,张敏.儿童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3):77-80.
[2]张俊玲,洪斌.中医砭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0):92-94.
[3]王佳然.治疗小儿食积咳嗽30例临床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07(5):70-72.
[4]唐英,潘婧,吕奉蓉.非手术方法治疗小儿鼻渊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3,30(2):68-69.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阮爱群 张俊玲 赵兆 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