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龄养血柔筋法治疗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又称“不安腿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为下肢莫名不适感,动作后稍减轻,好发于夜间,多见于老年人群。中医并无关于不宁腿综合征的具体命名,但其相关论述可见于各家经典。《灵枢·百病始生》载“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足悗指足部酸困、疼痛、行走不便等。《黄帝内经》中有“胫酸”“髓酸”的记载,指小腿酸软无力伴胀痛、烦热等不适感,静而尤甚,动则减轻,与本病有相似之处。《伤寒杂病论》所述“血痹”“痉病”“腿挛急”等与本病亦有相似之处。明·薛己《内科摘要》云:“夜间少寐,足内酸热。若再良久不寐,腿内亦然,且兼腿内筋似有抽缩意,致两腿左右频移,展转不安,必至倦极方寐。”王松龄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5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余,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王松龄教授根据前人经验及临床诊疗过程中细心观察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认为本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本,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可涉及心,其发病多由肝、脾、肾虚衰,气血不足,筋肉失养所致;表实多为风、寒、湿诸邪客于经脉,致经输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肌肉失养。本病可分为急性期与缓解期,治疗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王松龄教授认为本病发病主要由血虚筋肉失养所致,血虚则生风,而风性善动,走窜不定;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先后天气血充足,则筋骨强劲,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肝为风木之脏,主筋,风性善动,木主生发,故肝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颤动;心藏神,气血虚则心神失养,出现夜寐不安。故治疗应为养血柔筋为主。
2 分型辨治
王松龄教授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将其分为心脾两虚,瘀血阻络;肝肾亏虚,筋脉失养;肝气郁结,痰瘀痹阻及风寒湿痹4种证型。①心脾两虚,瘀血阻络型: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在体合肉。《难经·四十二难》言脾“主裹血,温五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生化有源,肌肤筋脉得以濡养,并可使其功能更好发挥。心主身之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各处。“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心气虚衰,无力推动气血运送至四肢,下肢肌肉筋骨失去濡养,则可出现酸痛不适,捶打后方可缓解症状。治宜健脾化痰,活血祛瘀。方药以归脾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并加养心安神之药。②肝气郁结,痰瘀痹阻型:肝所藏之血构成“肝体”,目之能视,筋之运动,肝的相关内容均有赖于肝藏血的功能。血液由水谷精微所化,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濡养和滋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肝气以条达为主,气畅则血行,气机郁结则血易成有形之痰,痰瘀痹阻发为此病。治宜疏肝解郁化火,化痰通痹,方药以菖蒲郁金汤、半夏厚朴汤加减合化瘀通络之药。③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型: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两者相互资生,以滋养筋骨。肝在体合筋,筋依赖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筋得其养,才能运动灵活而有力、耐受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肝血亏虚,筋、目、爪等不得濡养或涵养,则易出现头晕眼花、夜盲或肢体震颤等征象。治宜滋补肝肾,柔筋缓急,方药以芍药甘草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④风寒湿痹型多为前3种证型兼见之证,临床根据所受之邪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故根据以上论述,王松龄教授认为治疗不宁腿综合征宜补益气血,养肝柔筋,祛除外邪。
王松龄教授辨治不宁腿综合征,结合患者舌、脉、证辨别气血阴阳,选择中药时主要根据临床症状随证遣药。若肝血亏虚,则腿部颤动明显,加桑寄生、川牛膝等补益肝肾之品;若气血亏虚,则出现乏力、消瘦、面黄,可加当归、黄芪,久病气血运行不畅,多易形成血瘀,出现肌肤失养、皮肤粗糙、疼痛,加用丹参、川芎等活血之品。若筋骨失养,筋脉挛急,则加用葛根、白芍、木瓜以舒筋活络、缓急止痛。王松龄教授认为本病也可由情志因素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言:“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治疗时多加入郁金、合欢皮、香附等调畅情志之品。若睡眠差,多加入龙齿、首乌藤、茯神、煅牡蛎等安神之品。
3 经典病案
患者,女,60岁,2016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双侧小腿深部肌肉酸麻不适,且入睡前加重2个月余。患者终年劳碌,近年来体质渐差,曾因入睡困难、多梦、乏力、纳少而多处求医,均疗效不佳,经神经内科体检与肌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给予西药和壮腰健肾丸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经仔细询问,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出现难以名状的下肢不适感,尤其在卧床后未入睡前更甚;下肢发生不自主运动,有时需下床走动后再上床才能入睡,多导睡眠检测提示,睡眠中下肢有异常运动的肌电图变化,结合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血痹”,辨证属气血不足,营卫虚弱,血行滞涩,筋脉失养。治宜补气温阳,调和营卫,养血柔筋,舒利经脉。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组成:香附10 g,苍术10 g,川芎6 g,神曲20 g,栀子10 g,当归10 g,白芍10 g,甘草片6 g,川木瓜20 g,怀牛膝30 g,桂枝6 g,葛根30 g,龙齿30 g(先煎),煅牡蛎30 g(先煎),细辛3 g,通草10 g。7剂后症状明显减轻。2016年12月20日复诊,继服30剂。2017年1月26日三诊,自述无明显不适,但考虑本病容易复发,遂拟方配制水丸以巩固疗效。处方组成:红参180 g,黄芪240 g,桂枝120 g,炒白芍180 g,炙甘草60 g,川木瓜150 g,怀牛膝90 g,三七粉120 g,全蝎60 g,乌梢蛇120 g,山萸肉90 g,当归120 g。上药粉碎过120目筛,制为豌豆大水丸,每次9 g,每日3次,三餐时用饭汤送服。后于2017年11月电话随访,患者自述痊愈,冬月亦无不适感。
按语:中医治疗遵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王松龄教授在此基础上考虑情志致病与外感六淫致病的重要性,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养血柔筋原则上加入调畅情志、祛除外邪之品,使“外患”得消,“内忧”得除。
4 小结
不宁腿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西医对其无根本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同时外邪侵袭亦可诱发本病,以气血亏虚为本,风寒湿外邪入侵为标。心主一身之血脉,藏神;肝藏血,主筋,因此在治疗不宁腿综合征时在补益脾肾之时还应顾护心肝二脏,加入养阴安神之品。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侯园园 赵景州 赵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