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面瘫即面神经瘫痪 中药热奄包配合温针灸

温针灸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面瘫验案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其发病不受年龄限制,容易因其他疾病、医者失治误治、患者先天体质等因素导致复发、加重,最终发展为顽固性面瘫。目前,采用温针灸疗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显著疗效[1,2,3],但有中药内服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中药热奄包是一种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面瘫方面具有直达病所、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本文介绍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面瘫1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面瘫即面神经瘫痪,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俗称“歪嘴巴”“吊线风”,在临床上根据损害发生部位不同主要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之间的皮质延髓束,主要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通常由脑血管病、颅内病变、脑部外伤、炎症等引起;周围性面瘫病变发生于面神经核和面神经,表现为病灶侧全部面肌瘫痪及运动功能障碍,通常因感受风寒、耳源性疾病、先天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导致[4]。面瘫的治疗需要及时而谨慎,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及后遗症,因此为广大面瘫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 病案举隅
患者,女,61岁,于2021年11月12日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主诉:左侧口眼斜4 d, 加重1 d。患者4 d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左侧面部麻木感,继而出现左侧眼睑闭合不全,露白约2 mm, 左侧额纹消失,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斜,迎风流泪,进食夹食,鼓腮漏气,左侧耳后乳突区无压痛,耳内及头部未见疱疹,无头晕、头痛及四肢乏力等症状。入院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刻下症:左侧额纹消失,左侧眼睑闭合不全,露白约2 mm, 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右侧斜,饮水、漱口均漏水,进食夹食,鼓腮漏气,精神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查体:颅神经(-),伸舌不偏,悬雍垂居中,左侧皱额、皱眉、皱鼻、鼓腮、吹口哨均不能完成,双侧生理征对称引出,病理征未引出。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为5级,四肢感觉对称,血运及活动尚可。西医诊断:面神经炎。中医诊断:面瘫。证型:风寒袭络。治则:疏散风寒,祛风通络。①温针灸:选取四白、颧髎、巨髎、下关、翳风、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行深度直刺,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进行艾灸[将硬纸片剪成圆形纸片,并于纸片中心剪一小孔,将纸片置于针下穴区上,将橄榄形艾炷(直径约1 cm, 高约1 cm)置于针柄末端,再从艾炷下端点燃,灸3壮],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②待温针灸治疗结束后,在患侧面部予以中药热奄包热敷以散寒通络。中药热奄包处方:羌活20 g, 独活20 g, 艾叶30 g, 山桃仁20 g, 麻黄10 g, 红花20 g, 木瓜20 g, 白芷20 g, 五加皮30 g, 伸筋草30 g, 细辛10 g, 桂枝10 g, 威灵仙30 g, 白花蛇舌草30 g。将中药热奄包置于电蒸锅内加热至40 ℃左右,待温度适宜时将中药热奄包依次按阳白、太阳、颧髎、四白、地仓、下关、翳风等穴位热敷游走于患侧面部,以皮肤潮红为度,待患处皮肤稍冷却后反复操作,治疗时间约20 min, 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
 
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面部肌肉明显舒缓,左侧额纹、鼻唇沟逐渐显现,眼睑闭合不全及口眼斜等情况较入院时有明显改善,逐渐能够完成左侧皱额、皱眉、皱鼻、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饮水、漱口稍漏水。治疗两个疗程后,患者左侧额纹、鼻唇沟较之前更加明显,能基本完成左侧皱额、皱眉、皱鼻、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眼睑闭合不全及口眼斜等情况较入院时有较大改善,可顺利饮水、漱口。第3个疗程时,患者自述面部已无明显不适感,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已基本消失,能正常完成左侧皱额、皱眉、皱鼻、鼓腮、吹口哨等动作,左侧额纹、鼻唇沟恢复正常,且精神状态良好。
 
3 讨论
面瘫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 Ⅰ 型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炎症相关[5]。感染病毒所引发的炎性反应可使神经水肿,面神经管又较为狭窄,发生神经水肿后易受压,久而局部神经灌注不足导致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一侧面部肌肉的突然无力、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嘴角下垂等临床表现。治疗该病,西医以药物治疗为主[6],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剂联合抗病毒药物,旨在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神经修复。该病属中医“口噼”“口眼斜”等范畴。《灵枢·经筋》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缓不能收,故僻。”该病病因多是风邪,风邪从外侵袭人体,又易兼夹他邪,可与时令节气所主之气混杂共袭人体,若体内正气虚损,邪气乘机侵聚于面部经络,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功能失调,筋脉挛急,发为面瘫。本例患者年老体虚,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又正值严寒季节,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面部经络受邪,气血阻滞,出现口眼斜、眼睑闭合不全等一系列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故治以祛风散寒、补气活血、疏经活络为主。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选用四白、颧髎、巨髎、下关、翳风、合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进行温针灸治疗。
 
温针灸是一种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中医外治疗法,具有同时发挥二者作用的特点。四白、颧髎位于面部患处,于此处施以温针灸可直接激发面部经气,疏通面部经络,调节面部气血。下关位于耳前,在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其正当面神经分支,下颌神经潜在深层,面部神经分布丰富,又属足阳明胃经,且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此处温针灸可产生热感,可引动气血以祛除风寒、调和气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翳风位于耳垂后方,在乳突前下方的凹陷中,是面神经由骨管向面部发出的重要通道,灸治该穴可刺激面神经与面部肌肉,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善疏头面之风邪,能调畅三焦经气,调和经筋。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该经多气多血;太冲为足厥阴经之原穴,该经多血少气。两穴合用意在开四关,调全身阴阳、气血,以达补气活血、疏通经络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灸补该穴可激发阳明经经气、化生气血,以增加头面部之气血供应,补虚扶正,以调节面瘫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促进面神经炎性物质的代谢和患处神经修复。研究显示,在足三里施以温针灸可改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心理状态[7]。对以上穴位施以温针灸,可以通过针身将热刺激直接传入腧穴,达到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的功效,促使面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改善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
 
研究证实,热刺激能激活局部的特异感受器、热敏感免疫细胞、热休克蛋白等物质,在局部产生多种信号效应经神经、体液传导至机体全身发挥良性作用[8]。本案患者在经过温针灸治疗后,局部使用中药热奄包热敷对温针灸的治疗产生增效作用。中药热奄包是将中药材组方置于药包内,加热后敷于患处达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中医特色外治法。方中羌活气清善行气分,独活气浊善行血分,又分别善除上下半身之痹阻,行全身之气血,理在表之浮风,两者互用可祛风又疏通全身经络。红花下行血海,辛温润血行血以灭风。山桃仁、麻黄合用可散在表之风寒、通九窍、开毛孔,更好地改善面部气血运行。桂枝、白芷、细辛均为解表散寒之物,可发散面部所聚之风寒之邪,止头风、目泪出。威灵仙、五加皮、伸筋草、木瓜、白花蛇舌草具有祛风逐湿、起瘫开痹之功,能配合温针灸减轻面神经水肿症状。艾叶温经散寒,除痹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羌活与独活具有抗炎、抗病毒、解热镇痛的作用[9,10];红花能够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11]。面部穴位区域皮下的神经末梢、黏多糖体和肥大细胞分布密集,且角质层较非穴区域更薄[12],经过温针灸与中药热奄包的热力结合创造了良好的通透性,更有利于包内中药药效经皮渗透,充分发挥药理作用,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案在传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了针、灸、药的协同作用,选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面瘫取得显著疗效。在临床中要针对病因病机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及时、适度的调整,也要对临床经验进行长期的积累,使治疗操作手法及刺激量等标准不断规范化,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张晟杰 李嘉 张雄 任伟 万巧
贵州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针灸大成》中申脉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