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针灸的文化认知与实践传承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笔者将其概括为通晓经脉、邃知孔穴、谙熟针法。诚然,针道久远,理法幽深,不溯其源,则昧于古法。因此,笔者就针刺相关的一些概念及作用进行寻根求源,陈述如下,请同道斧正。
腧穴的“穴”有孔、隙之意,《内经》把腧穴称为节、会、气穴、气府、脉气所发,《针灸甲乙经》叫孔穴,《太平圣惠方》则称穴道,这些都说明腧穴总体上是“一段通道”。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千金翼方》也说:“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因此,古人对腧穴的称谓皆有深意,道出了腧穴的本质。现今多认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赋予腧穴“点”和“单向”的概念,这与古人对腧穴的认识是不完全相符的。笔者认为,腧穴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经而行输注出入于体表的通道,是邪气客入的门户,也是治疗切入的径路。
关于经络,人们对其最早的认识,是从直观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血管(脉)开始的。关于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血理分斜行体者”,五代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补充为“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而后人把“脉”中纵行的主干称为经脉,把网络分支称为络脉,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和络脉合称经络。从起源看,经络就是气血流行的通道,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当然,经络也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的沟通联络系统,故《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这是古人对经络认识的基本观点。
针刺时出现的循经感传现象,通称“得气”,是针刺疗效的关键。《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窦汉卿《标幽赋》谓“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由此可见,古人针刺非常注重“得气”,而这个所得之“气”即经气。经气是由先天“真气”和后天营卫之气组成的。《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张志聪说:“所受于天者,先天之精气,谷气者,后天水谷之精气,合并而充身者也。”《灵枢·营气》又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因此,可以说经气就是经遂之气。
那么,什么是经遂呢?《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遂焉。”王冰曰:“遂者,潜道也,经脉伏行而不见,故谓之经遂焉。”高士宗注曰:“道,犹路也,五脏循行之路,皆出于经脉之隧道,以行血气于周身。”张志聪说:“经遂,大络也,五脏之所以出血气者也。故有余则泻其经遂之血气,而勿再伤经脉之血气也;不足则补其经遂之血气,而无泻其经遂之气也。”据此可知,经遂既是经络(脉)循行的通道,也是卫气流行的通道。
经气中营气和卫气虽来源相同,但分布有别,其性各异,营气属阴,行于脉中,故常“营血”并称,如《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而卫气属阳,行于脉外,有“卫阳”之称,如《灵枢·本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其性慓悍滑疾。
厘清了经遂、经络、营血、卫气的关系,笔者认为,长此以往困扰我们的经络现象,尤其是循经感传现象,也许是针刺治疗时经气中“卫气”的特性被激发的表现,而不是经络(脉)的反应。笔者在针灸临床中发现,像委中、三阴交等触电样循经感传非常明显的穴位,针刺时一旦针孔见血(刺中经络),便只有酸痛胀困的感觉,不能激发循经感传,必须调整重刺才会出现应有的传导,这也佐证了循经感传是卫气的反应,而酸痛胀困才是经络(脉)的反应。(高俊峰 甘肃省定西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