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方法治未病被称为“逆针灸”,“逆针灸”一词首见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即“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是指在机体无病或疾病发生之前,预先应用针灸方法,激发经气,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提高机体抵御各种致病因子的能力,从而防治疾病,减轻随后疾病的损害程度或促进健康延年益寿。
“逆针灸”是根据《内经》“治未病”原则,结合经络腧穴理论而设的一种扶助正气的方法。因其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能力来抗御病邪,加之简便廉效,是中医防病保健手段中广为大众欢迎的方法之一。希望通过本科普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医文化的精妙广博。
“逆针灸”是根据《内经》“治未病”原则,结合经络腧穴理论而设的一种扶助正气的方法。因其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能力来抗御病邪,加之简便廉效,是中医防病保健手段中广为大众欢迎的方法之一。希望通过本科普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医文化的精妙广博。
应用针灸的方法来治未病又被称为“逆针灸”。《灵枢・官能》中指出:“是故上工之取气也,乃救其萌芽……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邪气初客,未病之病,名日萌芽,上工知之。谓知邪气,处气处于皮肤脉肉筋骨所在,守其空穴门户疗之(隋・《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设方・知官能》)。明・汪机《外科理例・卷一・针法总论五十一》:“大抵用针迎而夺之。顺而取之。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成。治未成。正此意也。”《素问・遗篇・刺法论》中记载了为防邪气侵犯脏腑,可预先针刺五脏六腑的原穴,并认为:“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因此预先针刺(逆针灸)的目的是以期“补神固振,神气不散,神守不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机体内在的调衡阴阳的潜力,去应对内外各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防治疾病并保持健康。
在1000部中医古籍中,“逆灸”、“逆针灸”词语主要出现在16部著作中,共有24篇论述,涉及东晋、隋、唐、宋、明、清六个朝代,主要著作有东晋《范汪方》,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千金宝要》、《幼幼新书》、《仲景伤寒补亡论》,明代《普济方》、《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清代《针灸逢源》、《冯氏锦囊秘录》、《婴儿论》。另外还有两部日本著作《医心方》和《杂病广要》援引了《范汪方》关于逆灸霍乱的中论述。
古代医家在论述“逆灸”“逆针灸”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小儿逆灸保健(17篇);一方面是关于逆灸霍乱,预防疫病(7篇,不含《医心方》及《杂病广要》的论述)。
“治未病”包括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发生。早期治疗,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已病防变,在疾病已经存在,应掌握疾病的传变倾向,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在疾病初愈正气尚虚,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治未病”包括未病之前先预防,避免疾病发生。早期治疗,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积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已病防变,在疾病已经存在,应掌握疾病的传变倾向,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在疾病初愈正气尚虚,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之时,故要加强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头晕的调理可针刺百会、大椎、天柱、风池等。头痛的调理可针刺大椎、风池、颈夹脊2-6、百会、太阳等。夜尿多的调理可针刺肾俞、太溪、三阴交等,并直接灸足三里。便秘的调理可针刺天枢、支沟、上巨虚等。眼、面肌抽搐的调理选穴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下关、迎香、承浆等。失眠的调理针刺四神聪、神门、三阴交。月经失调调理用艾灸疗法。取穴关元、气海、三阴交等。动脉粥样硬化倾向的调理方法:常取穴气海、足三里、丰隆、关元等。胃肠功能紊乱的调理取足三里、三阴交、建里、中脘、天枢、气海等。焦虑倾向的调理穴位选风府、百会、通里、神门、内关等,耳穴取脑点、皮质下。
戒逆针灸:(无病而先针灸曰逆)小儿新生,无病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善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成,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分南北灸之,多害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得无横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