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针灸>正文

《会元针灸学》论治中风病学术思想浅析

《古法新解会元针灸学》[1]简称《会元针灸学》,由民国针灸医家焦会元所著。焦会元,生卒年不详,河北深县(今河北深州市)人,民国时期曾于北京地区行医。焦氏继承其先祖、伯父的针灸之术,博览中医典籍,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于1937年夏著成《会元针灸学》,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其续编未再出版,因此本书为焦氏唯一著作,现存版本主要为1937年铅印本。《会元针灸学》全书共分为10个章节,主要论述经络、脏腑、穴位、取穴、治法之要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穴名的“新解”是其特色之一[2]。本书《风邪论及分类治法》中,焦氏论述了对风病的认识及风邪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针灸治疗方法,内容主要为通常所说的中风病,此外还有风邪所致的头痛、腰腿无力、掌指关节病、历节风、皮肤风痹、风厥及五官疾病等。笔者通过研读书中论述中风病的相关内容,将焦氏论治中风病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期对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对中风病的认识
1.1 内伤外感,唯风最甚
中风病位居“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首,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3],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中医对于中风病的认识由来已久,秦汉时期根据本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有“仆击”“薄厥”“偏风”“痱风”之称,唐宋以后中风病名称逐渐归于统一[4]。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唐宋以前医家多以外风学说为主,治疗上注重祛邪;金元以后医家多从内风学说立论,治疗上重视扶正。现代中医认为,中风是风、虚、痰、瘀、火、气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气机逆乱为根本病机[5]。焦氏认为,人体内有七情损伤,外有六气侵袭,致病因素“唯风最甚”,指出风邪为病较为广泛,故首先对风邪所致疾病进行分类,“计风有中风、伤风、风寒、风湿、风水、风火、风气、风痰、风痫”,并概述其致病原因。中风是内伤、外感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焦氏认为“内伤七情,贼风客邪”或“久受风邪未发,因痰或气而动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在内伤虚损的基础上,受风寒之邪或痰饮、逆气等内伤性因素诱发所致,这与现代中医的认识基本相近。人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减弱,风邪可直接侵袭皮肤腠理而发病,即“风中太阳,由风府入脑”或“风中气分,阳维失卫”。伏气也可作为中风的病因[6],焦氏认为感受风邪伏而不发,由外感暑热邪气或内伤生痰化热,可引动伏气而发为中风。
 
焦氏承《黄帝内经》之旨,认为风邪是中风病外感性质的致病因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在人体正气不足时,可侵袭人体发为中风,如《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中风病外风学说曾备受争议,但有学者指出当今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其实际的指导意义[7]。焦氏论述内伤性质的致病因素,首先责之于机体之“虚”。虚,即正气不足,这是中风病发生的重要内在基础,焦氏云患者或“气血两虚”,或“麻木脾虚作泻”,或“胃阳虚消化不良”,或“肝旺气虚”,或随年长“原气日衰”等,长期脾胃气血亏虚导致正气不足,机体卫外功能降低,易感受外邪发病;同时脾胃虚衰可产生痰浊、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可作为中风发病的诱因。其次,责之于“火”。火主要指内生火热病邪,焦氏云“内热气急,元神失守”,或“忧思过度,心火上炎”,或“肝胃火盛,邪客阳明”,或“气盛上冲,神昏不醒”,或“肺胃郁热”,或“服食辛酸烧烤动火之物”“饮酒湿热内蒸”等,指出饮食辛热助脏腑之火,五志过极可化热生风,是中风发病的重要因素。其三,责之于“痰”。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元·朱震亨提出痰可导致中风发病,《丹溪心法·论中风》云:“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后世医家多从之[8]。焦氏认为痰是中风发病过程中重要的致病因素,其在书中云“体质丰肥,痰滞气分”,或“痰阻关窍而生风”,或“风伤阴血,气道壅结,湿痰闭塞经络”,脾胃气虚,或火热炼液,导致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化痰,痰浊上阻脑窍或闭阻经络,发为中风。此外,焦氏认为过度房劳导致汗出亦可引起中风,且多为危重之症,应当加以防范。
 
1.2 发病缓急,证分阴阳
现代中医一般认为中风是突然发生的,而焦氏指出中风的发病有急发、缓发两种形式。急发为突然迅速发病,即出现猝然摔倒、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不利等症状,多为风邪直中或痰热内闭所致。缓发为素体“气血两虚”,或“原气日衰”,体虚日渐加重,由经络至脏腑,以致“由步行至不能履步,由能语言至瘖”,此类患者多有年老体衰,长期气血亏虚之见证,如气虚乏力、肢体麻木、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表现。根据发病后患者神志清醒与否,焦氏将中风病分为阳证中风和阴证中风。其中,阳证中风表现为神志清醒、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言语清利、二便调畅等,多属中风之轻证;阴证中风表现为神昏、半身不遂、手指握固、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大便秘结等,多属于中风之重证,如若出现手撒遗尿、四肢抽动等中风脱证表现则多为不治。总体而言,阳证中风病势较缓,阴证中风病势较急,若病情危重,可出现肝、心、脾、肺、肾五经中风。五经中风除半身不遂、神昏等表现外,患者面部常显露真脏之色,并伴随相关脏腑衰竭症状,预后多不良。
 
2 中风病的治疗思想
2.1 标本缓急,治疗有序
针灸是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手段,而中风偏瘫为针灸疗法的一级适宜病证[9]。针灸治疗中风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唐宋之前以灸法治疗为主,金元之后针刺逐渐成为主流治法[10]。焦氏在书中记载中风病的治疗方法以针为主。焦氏根据中风病因有内伤、外感之别,发病形式有急发、缓发之异,病势有阳缓、阴急之分,治疗上确立了“急治其标,缓图其本,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的基本原则。对于新发的急性中风,病因多为外感风邪直中或内伤引动伏风,在治疗上先“正脉督气”以散风邪,然后舒经活络以正偏枯。若患者神志不清,则宜先解热开窍以醒其神、发其语,再行疏通经络、补泻并行之法。对于急性闭证中风,宜“先取井穴出血救急”,即以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或先清热以开闭,然后循经取穴以疏通经络。若患者神志转清,或阳证中风神志清楚者,取穴以活血通经、祛痰散风为主,针刺法上要求“先针无病手足巨刺之……或刺络缪刺之……无论刺经刺络皆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强调先针无病手足,后针有病手足,健侧与患侧共同针刺治疗。对于慢性发病患者,其体质素虚或虚实夹杂,治疗须探其源、求其本,针刺取穴以健脾助运、活血养阴、扶正固本方能奏效。对于中风后遗症期患者,须延长针灸疗程以增强治疗效果,取穴以“半开半补”为主,即开窍督气与扶正补虚并用,同时注重病情后期调护,患者保持情志舒畅,饮食上注意避免食用“气恼动火之物”,对防止病情反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选穴精炼,重视调神
焦氏治疗中风病指出“循经取穴,贵在辨证”。循经取穴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阳、少阳经及督脉为主,取穴中规中矩,多为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病常用的腧穴。焦氏常以数个穴位合为相对固定的组穴,如取阳明之肩髃、曲池、合谷以疏通经络,配足少阳之风市、环跳、阳陵泉以养筋舒筋。中风不省人事者,多取督脉之水沟、百会、风府、哑门、大椎以开窍醒神;痰热、暑热热闭者,取四关、少商、商阳、曲泽以清热启闭;失语难言者,取哑门、风门、大杼等穴;口眼㖞斜者,取颊车、地仓、太阳等穴。此外,对于体质虚弱,或麻木不仁,或食不消化,或脾虚腹泻,或气虚乏力等,常加中脘、足三里、隐白、三阴交等穴施以补法,以健脾助运,养血益气,扶正培元,表明焦氏取穴精炼、灵活的特点。
 
现代中医认为,中风病患者不仅是瘫痪等肢体运动障碍上的“形变”,还存在精神思维上的“神移”[11]。“神”是人体精神活动、思维意识、感知嗅闻、躯体运动等功能活动的能力,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12]。《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头者,精明之府。”神与心、脑密切相关,焦氏认为中风病病变部位多累及大脑,如其论述脑充血所云“脑中风则神昏,目闭不语”,这是由于“风由风府入脑,百脉逆行,脑后大经脉管被押而闭”,而“神系于脑”,脑的病变必会引起神的失调,因此焦氏在中风病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调神安神,治疗时常配伍心经、督脉相关腧穴。如治疗脑充血时先取水沟督气醒神,在后续治疗中继取内关以清心安神;治疗急性中风时取百会以清头安神,后续配内关以清心安神;治疗暑热中风时,配间使以安心神;风中心经,配内关以养阴清心。
 
2.3 明辨虚实,详于补泻
《针灸大成·内经补泻》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焦氏认为病有虚实,治病当重视补泻,在《会元针灸学》中叙述了提插、迎随、捻转、呼吸等补泻方法,以及循、扪、提、按、掸、燃、搓、盘、动、摇、爪、切、进退、出14种具体的手法操作。《会元针灸学》“经虚者实之,原气虚,及实血脉,以托外邪;实者虚之,邪客填经络,则气虚,急泻其邪,以伸其气。”焦氏强调要根据患者脏腑、经络、气血虚实的不同,分别予以相应的补泻方法,即实者用泻法以散外邪,伸舒正气;虚者用补法充实血气,托邪外出。在治疗中风病时,焦氏强调“悟求经穴机宜,贵在八法”“新患之症,先去血脉解热而开闭,后再行补泻之法治之”,指出补泻是影响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取穴后详细叙述了各穴应当采取的补泻方法。中风病患者病情多虚实夹杂,在行针手法上常补泻兼施,如闭证中风补大椎、泻百会,急性中风失语补水沟、泻风府;中风右口㖞取颊车补右侧、泻左侧,地仓补左侧、泻右侧等。此外,即使取同一穴位治疗,由于病因病机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补泻方法,如中风难语取哑门先补后泻,急性闭证中风泻曲池、合谷,气血两虚中风则补曲池、合谷等,焦氏治疗中风病注重补泻方法的思想可见一斑。
 
3 小结
从上文可知,焦氏对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有较全面的理论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对中风病的认识上,焦氏认为风邪等为外感致病因素,而内伤致病因素为虚、火、痰。中风病发病有急发和缓发两种形式,并与体质、饮食、房事等因素相关。中风病患者神志清醒与否有阴证、阳证之分,阳证病势较缓而阴证病势较急。对于中风病的治疗,焦氏指出原则上要分标本缓急,辨内外虚实,治疗顺序上有主次之分。针刺取穴灵活精炼,强调安神,重视补泻手法的作用。此外,焦氏指出中风后须长期调养,注意控制饮食、情绪,以防复发。这些内容对于当今中风病的诊疗及预防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上一篇:针灸治儿科病处方选穴特点

下一篇:针灸治疗阿片类药物性便秘选穴规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