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疗法>气功>正文

论新版《中医气功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以下简称“‘十二五’《气功学》”)出版了,翻阅样书,备感欣慰,笔者年初受邀担任主审时,与主编刘天君商定的“六讲”纲要,经过编、审双方及责任编辑的共同努力,终于修成正果。

  “照着讲”与“接着讲” 

  哲学家冯友兰学生在谈到哲学教育时提出了著名的“两讲”:“对古人东西要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二是接着讲。照着讲,实际就是还古人本来面目,重述古人的东西;接着讲,即从古人的东西出发,将古人提出的问题向前推进,开出一新的局面,达到一新的境界。”冯先生的“两讲”被成功地应用于“十二五”《气功学》中。

  “十二五”《气功学》中的“照着讲”,就是以继承为前提,原原本本地讲清楚传统医学气功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这门课的内核。也就是说,“照着讲”是该教材的基本特点,也是对编者的基本要求,其主要抓手之一是忠于原意、准确无误。该书《发展简史》中的“古代气功发展史”,《古典理论》中的“中医气功理论”,及《基本操作》、《功法概论》、《治疗概论》等,都侧重于“照着讲”,医学气功的起源与发展、概念与理论、操作与应用等均包含在内。这些内容前后连贯,从理论到实践连贯成了学科的轴心,并有“照”得准、“说”得细等特点。如对气功的基本定义,刘天君主编根据气功的特殊性及个人的练功体会,提出了从操作要点进行定义的观点,得到了编委会的认同。同时,又吸取了同类书籍中某些代表性的不足,提出了内容准确无误、引文逐字核对的“准”的要求,仅在文字方面,就对“恬谈虚无”(应为“恬惔虚无”)、“按跷”(应为“按蹻”)等常见诸于各类气功书中的差错,一一予以核对。为了“说”得细,编者又在强调在总字数作适当压缩的前提下,对这部分“轴心”内容的字数不作规定,并要求前后呼应、互相映衬,以便使其中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得以强化。如调心、调息、调身(“三调”)是气功最为基本的内容,该书在不同的章节从起源、生理意义、操作方法及在不同功法中的体现于临床应用等不同的角度加以介绍,既起到了授人以鱼的作用,又有授人以渔的意义。

  “十二五”《气功学》中的“接着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创新为目的,用气功的现代研究来佐证、诠释传统气功。择要介绍自195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以具体的数据说明气功的人体效应,既能够部分阐述气功的作用原理,又可吸引学生增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主要内容集中于《现代研究》章中。这一章的主要特点是“说话有证据”、选择有较强的针对性,即:每篇文章、每个实验都要查到原始文献,每个数据、每个结论都要逐一核对;对气功以外的研究一律不予选用,对诸如健身气功等医学气功以外的研究,原则上也不选用。故本版教材与前版相比,这一章的字数有所减少,但质量反而提高。二是对古代气功文献的现代临床意义进行诠释,如《治疗各论》章中的每一个病证之后,都附有“文献摘录”。

  “竖着讲”与“横着讲”

  所谓“竖着讲”,就是纵向讲。该书的做法是“纵向讲讲到底”,即抓住“医学气功”这一主线,或从古代讲到当代,或从基础讲到临床。“竖着讲”体现在教材的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章节安排是“竖”的。从《发展简史》、《古典理论》,到《基本操作》、《功法概论》、《功法各论》,直至《治疗概论》、《治疗各论》,理论、操作、应用一气呵成。与同类教材相比,该书明显加强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基本做到了不重复、不遗漏,如对常用功法,教材在《功法各论》中不惜字数给予充分的介绍,而在《治疗各论》中就只讲其在特定病证中的操作要点。对于气功书籍中容易出现的对古典文献的不同理解,也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全书予以统一。如: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独立守神”,也有从“调心”的角度理解为集中思想、意守一定目标;也有从“调身”与“调心”结合的角度,理解为“意守”状态下的单腿站立。但从原文的语言环境来分析,《素问》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即“独立守神”之前有专讲呼吸锻炼(“调息”)的“呼吸精气”,其后又有专论形体锻炼(“调身”)的“肌肉若一”,故“独立守神”的确切意思是“调心”。基于这个理解,本版教材从前到后全部给予调整。这样既避免了对原文的曲解,又使全书统一。二是体现在各个章节中的“竖”,如《发展简史》中按断代史式介绍各个历史时期气功发展的概况;其中该书纠正了一般气功书籍中常见的一些误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有曰:“肾有久病,可以寅时面向北……”以静功调治的论述,不少人忽视了这是由宋人所补的事实,将其误作先秦(或春秋战国时期)《内经》原作者之论。

  所谓“横着讲”,就是横向讲。该书的做法是“横向讲讲到边”,即在医学气功的每一个层面上,引入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如《发展简史》章中的“主要气功流派概述”,通过概要介绍儒释道武等主要流派的形成与特点,使学生熟悉各派气功的鉴别要点与方法。《古典理论》章中通过介绍“其他诸家气功理论”,可使学生通过比较来理解各家气功之长,以及医学气功如何正确地借鉴其长处的路径与方法。《文献选读》章中选择的“其他诸家气功文献”,都是各流派的代表作,通过学习除了可以加深对各派气功特点与理论的理解外,还可熟悉其文献的基本特征、一般风格及常见的不当修辞(如过度的夸张、不当的比喻、难懂的暗喻)等,为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熟练阅读、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医学气功的古代文献打下一定的基础。

  “平面讲”与“立体讲”

  所谓“平面讲”是指传统的纸质书,所谓“立体讲”是指教材所附的光盘。毋容置疑,纸质书是教材的主体,其主要特点如上所述。但“书不尽言”,对气功而言尤其如此,气功理论中的诸多图像、功法的操作方法等,平面表述多有不便。有鉴于此,教材改版时附上了光盘,其中既有静态的照片、表格(挂线表),用于介绍诸如舞蹈纹彩陶盆、行气玉佩铭、经络腧穴等与气功理论相关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以多媒体技术,介绍气功通用的操作要领和经典功法的详细练法等。

  纵然,给纸质图书配以相关光盘的方式,在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并非新鲜事,即使在气功图书中也早已使用。但该教材的光盘,仍然有其特点:(1)内容取舍得当,即以“必须”为选择原则,并非面面俱到,如对经络腧穴的介绍,仅介绍气功锻炼时常用的上、中、下三丹田和小周天中的任督脉;(2)勾勒教案轮毂,针对中医气功学学科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师资队伍的现状,光盘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各章的教学要点及思考题等,逐一予以介绍;(3)画面动静结合,如对于存想等的基本操作、气通周天等的“八触”,及其他传统气功认为“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均以形象动态的flash来表达,使学生能够“过目不忘”;(4)动作演示到位,出于对画面质量的考虑,参与功法演示的成员,都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武术队员,基本功扎实、动作到位,为学生的自学与复习提供了方便。

  综上所述,“十二五”《气功学》通过照着讲与接着讲、横着讲与竖着讲、平面讲与立体讲“六讲”,在通向精品教材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上一篇:气功太极拳

下一篇:气功功法和气功活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