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热, 体温升高, 或体温不高, 但自觉身热不适, 可见高热、低热、潮热, 或寒热往来、五心烦热等诸多热型。近年来, 社会快速发展, 各种应激因素加剧, 临床中情志内伤所致发热已屡见不鲜。对于此, 西医常查无明确病因, 治疗预后乏善可陈。中医认为其总属内伤发热, 脏腑功能失调, 阴阳气血失衡为其基本病机, 辨证论治, 效果良好。情志失调对于发热的发生发展影响颇深, 或卒然而发, 或缠绵难愈, 热势常随情志变化而起伏, 临证不可一概而论。故本文就情志内伤理论对发热的因机证治进行梳理总结, 以飨同道。
1 情志内伤致热理论基础
情志内伤理论上溯《内经》, 递代沿革, 各家多有发挥。据《内经》所载“情志”内容总结[1], 情志随五脏精气而生, 本为生理表现, 然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 超出人体耐受程度, 亦可为邪直中脏腑, 损伤精血, 逆乱气机, 波及他脏, 毁沮形体。刘完素基于此探究发挥, 于《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凡五志所伤皆热也”之说, 《丹溪心法》中亦有“五志之火, 因七情而生”的记载, 为发热从情志内伤辨治开辟新径。李东垣在《脾胃论·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中提到“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 由心生凝滞, 七情不安故也”。《医碥·发热》云:“凡病多发热, 热生于火, 火本于气 (丹溪谓气有余便是火, 其义可见) , 其理不外气乖与气郁二端。”提示后人辨治情志致热亦应从损伤正气、郁逆气机等基本机制着手。
2 情志内伤致热分论
2.1 怒而发热
中医之怒有“暴怒”与“郁怒”之分, 前者指怒而发泄于外, 后者即怒而不发郁结于内[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暴怒伤阴”, 《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暴怒则肝气疏泄太过, 阴伤阳亢, 气机上逆则“本火内动, 肝风上扬”, 以致肝火上炎而高热, 兼见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头目胀痛等症, 药如龙胆草、羚羊角、山栀等苦寒之辈清泻肝火, 白芍、生地黄等清热滋阴。《爱庐医案》载“恼怒饱郁, 内火自生”, 郁怒使肝疏泄失常, 阳气内郁, 日久耗伤津液, 气血壅遏而化火生热, 午后或夜间为甚[3], 兼见胸闷嗳气、胁肋胀痛、口干口苦等症, 非柴胡、川芎、青皮之类疏肝理气不能解, 又应佐助当归、白芍等柔肝养血之品。
2.2 过喜发热
过喜发热当辨虚实。《灵枢·本神》载“喜乐者, 神惮散而不藏”, 《灵枢·经脉》云“心中憺憺大动, 面赤, 目黄, 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 烦心心痛, 掌中热”。《说文解字》曰“烦, 热头痛也”。惊喜可致正气过于弛缓, 神气耗散, 虚阳浮越, 内伤心包经而致五心烦热、手心热、头痛, 甚则面红目赤, 狂笑谵语[4]。如范进中举, 此为虚热, 治则当以龙骨、牡蛎、龟甲等镇惊安神、滋阴潜阳为主。《脾胃论》载“喜怒忧恐, 损耗元气, 资助心火”“心火者, 阴火也……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 为头痛, 为渴而脉洪”。过喜损伤心神, 损伤元气, 致使或加剧心火炽盛而发热, 兼喘促、头痛、口渴等症, 此乃实热之证, 药如栀子、淡竹叶等清心泻火, 或加黄柏、知母引火归元, 或益玄参、麦冬滋阴养心。
2.3 思虑发热
思虑过度导致发热, 无外乎气虚、湿热两端。《素问·举痛论》曰“思则气结”, 《类证治裁》曰“思虑伤脾”。脾居中焦, 主运化, 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论》引《内经》文:“病生阴者, 得之饮食居处, 阴阳喜怒。”又:“阴虚则内热,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为内热。”故思虑过度以致气机郁结, 脾失健运, 水谷不化, 营气不行, 壅滞日久而生热, 即气虚发热, 李东垣以黄芪、白术、党参等甘温之品补中益气以除大热, 为治气虚发热之代表[5]。《脾胃论》载“气少则津液不行”, 若脾气虚损无以运化水湿, 则使湿阻中焦, 内蕴化热, 湿热郁蒸于内, 身热不扬或汗出热不减, 常与腹胀、纳呆、身重等症共见。临床则当辨湿热偏重, 择苍术、黄柏、茯苓等或以健脾利湿为主, 或以清热燥湿为先。
2.4 悲忧发热
悲忧日久而发热, 多责之于肺, 虚多实少。《灵枢·本神》云:“愁忧者, 气闭塞而不行。”《金匮广义》言:“脏气虚则生烦躁。肺主悲, 如悲伤喜哭, 是肺脏燥也。”肺为水之上源, 终日悲忧, 使肺气耗散, 气机郁闭, 通调水道功能失司, 则日久易使精津耗伤而生内热, 且可兼见胸膈满闷、语声低微等症, 治疗可取桑叶、苦杏仁、麦冬等清燥救肺之法。《素问·举痛论》曰“悲则心系急, 肺布叶举, 而上焦不通, 营卫不散”, 《素问·痿论》载“悲哀太甚则包络绝, 包络绝则阳气内动”。心肺同居上焦, 肺气闭塞不行, 营卫之气难以宣发, 心包络发生急迫, 热郁胸中, 灼伤心肺阴液, 可见全身燥热或五心烦热, 或兼夜寐不安、烦渴、心悸倦怠等症, 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生脉之法多有效验。
2.5 惊恐发热
惊恐发热, 病在下焦肾脏、肝胆等。《灵枢·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 精伤则骨痠痿厥, 精时自下。”《素问·举痛论》曰:“恐则精却, 却则上焦闭, 闭则气还, 还则下焦胀, 故气下行矣。”恐可引起肾气不固, 阴精下泄而肾阴亏虚, 以致肾阳偏盛之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 治疗当以六味地黄等“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素问玄机原病式》云:“恐则伤肾而水衰”, 又“惊, 心卒动而不宁。火主于动, 故心火热甚也。”惊则神伤, 恐则精却, 心火妄动, 肾水不济以致烦热不安、失眠健忘、遗精带下等症, 应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如黄连、肉桂、知母之品。《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肝病发惊骇”, 《景岳全书》载“惊气本以入心, 而实通于肝胆”, 肝胆互为表里, 共主疏泄, “惊则气乱”, 肝胆疏泄失司, 升降失常, 则易致湿热内蕴而发热, 兼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症[6], 治以龙胆泻肝等清泄肝胆湿热, 如柴胡、黄芩、泽泻等。
3 小结
综上所述, 情志为邪, 伏于五脏, 不即发病, 遇感而作, 易传化或涉及他脏, 无定律可循。不同情志致热, 特征各异, 或兼阴伤, 或并湿阻, 临证应根据热势、热型及兼症辨别阴阳气血盛衰, 深究患者所伤情志, 谨守病机, 责其所属, 法随证立, 方从法出, 内调脏腑气机, 外疏情志障碍, 以求“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参考文献
[1] 薛芳芸.《黄帝内经》情志致病规律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 (8) :1998-2000.
[2] 孟迎春, 孙英霞, 乔明琦, 等.从《内经》情志理论认识“怒”[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1 (6) :19-21.
[3] 葛红颖, 陈利国.试论《黄帝内经》对血瘀证的认识[J].四川中医, 2003, 21 (12) :14-15.
[4] 景婷, 刘建辉.《内经》论“喜”[J].浙江中医杂志, 2007, 42 (2) :69-70.
[5] 张万年, 文艺, 郑昕, 等.“甘温除大热”理论发微与临证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 10 (23) :1475-1476.
[6] 陈铭泰, 黄若兰, 欧莉君, 等.从《内经》“惊则气乱”探析焦虑症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诊治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 201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炳权 刘春柳 曹璐璐 李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