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医易运用半夏类方验案赏析
唐医易 (1955年7月—2018年9月) , 男, 民间经方名家, 真名蒙顺成, 常年在广东一带行医, 笔者有幸随诊其左右。唐师医术主要源于师承 (师傅潘立瞏, 师公潘宜南) 及自学, 后成立易医堂, 其门下弟子主要有李晓晖、彭旭涛、黎崇裕、廖堪善、卢建鹏、崔建辉、杨倩、黎宇斌、杨龙、庄小凡、张舒羽、袁东仪、邵燕心、梁梁、唐杨等。唐师崇尚使用经方原方, 用药平和, 加减用药亦多遵经方之品, 擅长治疗临床常见病及疑难杂病[1]。下面略举唐师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类方验案数则, 以追忆唐师当年临证之风采。
1 小柴胡汤治疗下午低热恶寒案
患者, 男, 1953年生, 2007年6月23日初诊。主诉:半个月前外感后头痛不适, 经西医治疗头痛缓解, 出现口干苦, 采用辛凉清热汤药治疗后外感痊愈。但每日15∶30规律出现双太阳穴胀痛, 恶寒发冷, 继而发热, 体温≤38 ℃, 17∶00逐渐热退, 至医院检查无异常。伴口中不和, 胸翳 (胸闷) 。舌色略暗瘀, 苔白腻, 六脉浮弦, 至数平。遂前来就诊。方选小柴胡汤。组成:柴胡12 g, 黄芩片9 g, 姜半夏12 g, 党参片10 g, 甘草片6 g, 大枣5枚, 生姜3片, 3剂。1剂即愈。
按语:唐师总结, 凡下午申时发病, 口中不和及胸闷即可断为少阳病。因少阳欲作时, 从申至戌上, 故申时发病, 病属少阳。正邪分争表里之间, 胸胁部为少阳经脉循行之处, 邪郁少阳, 故而口中不和, 胸闷。此案病始外感, 经数日太阳证罢, 邪传少阳而成少阳证候, 少阳属枢机, 枢机不利则寒热时作, 正胜则热, 邪胜则寒, 寒热往来乃少阳之热证, 由枢机不利所致之证, 多为功能性疾病, 故西医常检查未见异常。中医辨证施治, 治疗时方证相应即可, 故小柴胡汤原方1剂而愈。
2 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合病案
患者, 女, 1947年5月生, 2012年4月19日初诊。主诉:10 d前外感, 至医院治疗至今未愈。刻下症:头顶部位疼痛, 双侧太阳穴微痛, 鼻塞流涕, 偶咳, 食欲不佳, 口中不和, 微恶寒, 微汗, 大便烂, 小便多。舌淡暗, 有齿痕, 苔薄白, 右脉沉弦紧, 左脉浮弦紧, 至数平。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组成:柴胡10 g, 黄芩片6 g, 姜半夏12 g (打碎) , 干姜6 g, 五味子9 g, 桂枝10 g, 白芍9 g, 炙甘草6 g, 4剂。随访药后诸症痊愈。
按语:此案患者双侧太阳穴微痛, 食欲差, 口中不和, 小便多, 偶咳, 属于少阳柴胡证;头顶部位疼痛, 鼻塞流涕, 微恶寒, 微汗等证属太阳桂枝证。《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 发热, 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2]故方用柴胡桂枝汤, 然仲景柴胡桂枝汤原文无加减法, 为适应病情, 唐师参照小柴胡汤加减法:“若咳者, 去人参、大枣、生姜, 加五味子、干姜。”虽用柴胡桂枝汤, 却方中不见人参、大枣、生姜, 看似不伦不类, 实乃熟读仲景, 活用经方之典范。
3 半夏散及汤合肾着汤治日夜尿频案
患者, 女, 1979年3月生, 2012年3月12日初诊。主诉:4年间日夜尿频, 尿前左少腹胀, 畏寒, 月经正常, 余无明显不适。舌色正常, 有齿痕, 苔白厚腻, 左脉浮弦紧, 右脉沉弦滑, 至数平。唐师辨为阳气虚弱, 水饮内停, 方用茯苓四逆汤以温阳利水。组成:茯苓24 g, 白参5 g (打碎) , 熟附片6 g (先煎) , 炙甘草9 g, 干姜10 g, 6剂。2012年3月19日复诊:前药服用后夜尿次数明显减少, 但白天尿频缓解不明显, 大便调, 畏寒稍减。现觉咽痒, 咳嗽, 咳痰不爽。舌色正常, 有齿痕, 苔白腻, 右脉沉弦紧, 左脉沉细紧, 至数平。唐师辨为寒客少阴, 改用半夏散及汤合肾着汤加味治疗。组成:姜半夏12 g (打碎) , 桂枝10 g, 炙甘草9 g, 茯苓15 g, 白术10 g, 干姜10 g, 熟附片6 g (先煎) , 远志9 g, 6剂。2012年3月23日三诊:前药服用后尿频次数明显减轻, 大便调, 咽痒, 咳嗽已愈, 但咽中有痰。舌色基本正常, 苔白腻, 右脉沉弦紧, 左脉沉紧, 至数平。调整处方为:姜半夏12 g (打碎) , 桂枝10 g, 炙甘草9 g, 茯苓15 g, 白术10 g, 干姜10 g, 熟附片6 g (先煎) , 远志9 g, 6剂。药后尿频症状痊愈。
按语:唐师治疗尿频善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遵《伤寒论》:“伤寒脉浮, 自汗出, 小便数,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 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 此误也。得之便厥, 咽中干, 烦躁, 吐逆者, 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2]故本案虽初诊和复诊方剂不一, 但皆暗合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之意。唐师初诊用茯苓四逆汤以温阳利水, 夜间尿频减轻, 但复诊伴寒邪入少阴经之证, 前方虽效, 但温阳有余, 散寒不足, 故改用半夏散及汤合肾着汤加附子、远志。上用半夏散及汤温散寒邪、利咽止痒, 下用肾着汤使寒湿之邪温而化之, 加用附子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 既可散寒又可温阳利水;加用辛温之远志, 宣泄通达而止咳化痰。故10多味中药不但使咳止痰除, 且4年多日夜尿频之症亦随之而消。
4 半夏散及汤治疗咽痛案
患者, 女, 1969年8月生, 2012年4月6日初诊。主诉:前一日出现咽喉疼痛, 今日吞咽疼痛, 咽喉充血。舌淡有瘀斑, 苔白腻, 右脉沉弦紧, 左脉沉紧, 至数平。给予半夏散及汤治疗。组成:桂枝15 g, 姜半夏15 g (打碎) , 甘草片15 g, 4剂。随访药后痊愈。
按语:唐师常运用半夏散及汤治疗咽痛伴脉沉紧者, 此时咽部虽充血, 但舌必不红、苔必不黄, 否则不宜运用此方。清·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中认为半夏散及汤属于少阴清法之属, 此方辛甘合用, 且辛胜于甘, 其气又温, 不但能解寒客之气, 亦能散咽喉怫郁之热[3], 亦现代寒包火之谓, 故无需避辛温之桂枝, 辛燥之半夏。
5 半夏类方治疗伤寒夹湿致咳嗽难眠案
患者, 女, 1949年9月生, 2012年3月30日初诊。主诉:10 d前外感, 到医院输液治疗至今未愈。刻下症:寒热日数度发热, 时汗出甚, 寒时鼻水流, 咳嗽有痰, 痰色白质稀难以咳出, 食欲差, 偶渴欲饮, 尿少、小便难解, 大便不成形。舌略暗, 苔白厚腻, 右脉浮弦紧, 左脉浮紧, 至数平。方用射干麻黄汤合五苓散。组成:射干12 g, 麻黄10 g, 干姜12 g, 款冬花10 g, 姜半夏12 g (打碎) , 炙甘草9 g, 桂枝10 g, 茯苓12 g, 白术10 g, 泽泻10 g, 猪苓6 g, 桂皮3 g, 4剂。2012年4月3日复诊:服前药后咳嗽大减, 寒热平, 可入睡。现痰多, 口腔、舌头溃疡。舌色正常, 苔薄白, 六脉沉细紧, 至数平。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组成:炙甘草30 g, 黄连片6 g, 黄芩片9 g, 党参片12 g, 干姜10 g, 姜半夏10 g (打碎) , 桔梗10 g, 4剂。2012年4月11日三诊:前药服用后溃疡痊愈, 现因饮食不慎出现咳嗽, 伴痰多, 食欲差, 二便调。舌色正常, 有齿痕, 苔薄白, 六脉沉紧, 至数平。方用理中汤合半夏散及汤。组成:白参6 g (打碎) , 白术12 g, 干姜15 g, 炙甘草9 g, 桂枝10 g, 茯苓12 g, 姜半夏12 g (打碎) , 6剂。随访药后诸症痊愈。
按语:唐师认为此患者外感后多次输液未愈, 乃伤寒夹湿, 湿性黏滞, 故病情缠绵难愈, 迁延近半个月。初诊时因寒湿之邪郁阻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 失其宣降, 上则寒热咳嗽, 热时汗出甚, 寒时鼻水流, 下则小水失调, 故使用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下气祛痰, 合用五苓散以利水渗湿、温阳化气。唐师认为口渴欲饮, 尿少, 大便烂, 苔白腻, 属五苓散证。二诊时寒热退, 咳嗽大减, 然寒邪虽退, 湿却未化且郁而化热, 故而症见痰多, 口腔、舌头溃疡, 改用甘草泻心汤以清热祛湿。《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 隔肠不便, 上为口糜。”[4]口腔溃疡多因膀胱水湿泛溢和胃肠积热、脾经湿热, 日久湿热蕴结, 化为热毒, 循经上行, 熏蒸口舌, 腐蚀肌膜。唐师常用甘草泻心汤去大枣加桔梗修复其黏膜。但大剂量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若长时间大量使用甘草时注意水钠潴留。三诊时虚热已退, 但因饮食不慎, 进食寒凉而伤脾胃, 症见痰多, 食欲差, 遂改用温中祛寒、化湿益气之理中汤, 合用半夏散及汤以加强温散化湿之力。因此, 虽三诊而方三变, 但步步不离祛湿之法, 方方不离辛温燥湿之半夏。
6 苓桂术甘汤合半夏干姜散治疗顽固咳嗽案
患者, 男, 1966年7月生, 2012年3月20日初诊。主诉:间断咳嗽4~5年, 每年数次发作, 咳痰不爽, 气短, 咳前咽喉痒, 近日睡前咳嗽加重。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肠胃正常, 二便基本正常。舌淡暗, 有齿痕, 苔白腻, 右脉浮大弦紧, 左脉浮弦紧, 至数平。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半夏干姜散。组成:桂枝10 g, 茯苓12 g, 白术10 g, 炙甘草9 g, 姜半夏12 g (打碎) , 干姜12 g, 远志9 g, 6剂。2012年3月26日复诊:前药服用后症状减轻, 咳嗽不得卧明显缓解, 咳嗽有痰。舌略淡, 有齿痕, 苔薄白, 六脉浮弦紧, 至数平。处方组成:桂枝10 g, 茯苓12 g, 白术12 g, 炙甘草9 g, 姜半夏15 g (打碎) , 干姜15 g, 远志9 g, 桂皮3 g, 泽泻10 g, 6剂。随访药后痊愈。
按语:《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脉双弦者, 寒也, 皆大下后善虚, 脉偏弦者, 饮也。”“夫短气有微饮, 当从小便去之, 苓桂术甘汤主之。”[5]此案患者除咽痒咳嗽外, 唯有气短一症, 乃寒饮所致咳嗽, 故唐师以温阳化饮之苓桂术甘汤为基本方, 咳嗽加重不得卧, 故加用半夏干姜散以温胃散寒、降逆化饮。针对咳痰不爽的症状, 唐师常在辨证基础上加用远志治疗。方证合拍, 二诊时虽症状减轻, 但仍伴咳嗽有痰, 故而加用肉桂、泽泻行痰饮, 加强祛痰之力, 故而再剂而愈。
7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案
患者, 女, 1980年5月生, 2012年1月14日初诊。主诉:1个月前外感咳嗽至今未愈。现觉有气顶就咳, 乏痰, 入睡后咳嗽停止, 白天咳嗽频频, 鼻不塞, 但有鼻水, 畏风寒, 食欲差, 二便调。舌暗, 苔白厚腻, 右脉浮弦紧, 左脉浮紧, 至数平。方选小青龙汤。组成:麻黄10 g, 桂枝10 g, 姜半夏12 g, 细辛3 g, 五味子6 g, 白芍10 g, 干姜10 g, 炙甘草9 g, 远志9 g, 4剂。随访药后诸症痊愈。
按语:《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 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2]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 此患者虽然咳嗽月余, 但仍见鼻水, 畏风寒, 脉浮紧之外寒证, 加之咳嗽频频, 舌苔白厚腻, 可知有内饮证, 故唐师用小青龙汤原方, 仅加用一味苦温辛燥远志, 以加强祛痰止咳之力而获效。
参考文献
[1]黎崇裕, 崔健辉, 邵燕心.唐医易运用葛根汤验案赏析[J].中国民间疗法, 2018, 26 (6) :106-107.
[2]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刘志龙, 黎崇裕.100首经方方证要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262-263.
[4] 林慧光.中医九大经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84.
[5]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4, 45.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黎崇裕 廖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