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医中药>正文

脉诊“用证以合脉”

  读《李培生医书四种》和《伤寒论注疏正》自序中有这样的话:“脉为证之一,如脉浮主表……然阳明病亦有浮滑、浮紧、但浮;三阴之脉,更有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当知仲景脉法,是用证以合脉,非拘脉以论证也。”

  笔者由此想到,很多书中所述的“脉浮主表”是否准确?读完前面这段话后,应能给出否定的回答。这对无限夸大脉诊者,也是一个当头棒喝。不如换个说法:“脉浮可以提示有表症”,这是对的。

  如此说是把脉诊给出的信息纳入“诸诊合参”当中,让脉诊回归于“脉为证之一”的客观位置;而“主”,则有断定,以脉定证、定病的主导意义,似乎四诊或者诸诊之中,唯脉诊最重要。

  笔者认为“用证以合脉”是客观的、可行的,看脉诊的结论是否与其他诊察手段得出的结论吻合,在同异之间辨别、取舍,这符合临床诊疗的实际。临床上不仅需要四诊,而且需要尽可能多的诊察手段来合参,才有可能得出尽可能正确的辨症结论。

  在当今的中医里,不仅有独重脉诊者,也有独重望诊者、独重问诊者。如果是对于某一诊断方法有更深入的体会,但是并不忽略、轻视其他诊察手段,可以认为是个严谨的医生。而如果刻意扩大、神话某一诊断方法者,多数为玄奇、孟浪者。

  《扁鹊仓公列传》说“医之所病病道少”。不仅是治疗的手段怕少,诊断的手段也怕少。中医先辈已经总结出很多切实有效的诊断方法,在诊断复杂病症时,都用上尚恐不及,故意省掉一些诊断方法,如果不是诊断的疾病太过简单、单一,便是有另外的目的。

  打个比方:一个小物件,一个指头挑起来都有余力,的确可以省掉其他的指头去用力;但是如果是撼动一块大石头,用上全手、全胳膊、全身的力量都嫌不够,你还敢省吗?

  或者说,简单的病,需要辨析的疑似之处很少,选方便的诊断方法便可以代表其他的;但是复杂的疾病,每种诊断手段得出的结果都不一致,需要仔细辨别,慎重取舍。如果你所习惯选择的诊断方法得出的结果,正好是该舍掉的,而你没有经过“诸诊合参”的严谨训练,不是正好得出错误的结论吗?而治疗的错误也可想而知。

  在更多的临床医生重方、重药、重治疗,而轻视辨症、轻视“见病知源、临证查机”的时候,笔者时常呼吁辨症的重要性、“诸诊合参”的重要性。辨症是前提,如果没有辨症阶段的高瞻远瞩提供治疗大方向,疑难病的治疗很容易陷入朝令夕改、见症治症的泥沼。

  《伤寒论》中描述的“伤寒”病中,应该不乏急性的、复杂的、疑难的情况,否则不会造成“宗族素多,向余二百……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的严重后果。仲景面对这样的大样本,“勤求古训”,尽量去还原临床动态的、复杂的辨症过程。

  笔者还拿浮脉做例子,太阳病中,浮脉和其他诸多症状共同成为表的证据。但是把太阳病中得出“脉浮主表”的结论,机械地用于阳明病的诊断,就错了。

  《伤寒论》20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柯韵伯注曰:阳明脉证,与太阳脉证不同。太阳脉浮紧者,必身疼痛无汗恶寒发热不休。此则潮热有时,是恶寒将自罢,将发潮热时之脉也。此紧反入里之谓,不可拘紧则为寒之说矣。太阳脉但浮者,必无汗。今盗汗出,是因于内热,……脉浮要知仲景分经辨脉,勿专据脉谈证。

  李培生疏曰:阳明病,脉浮紧,必潮热,发作有时。当是腑实燥结,大便不通,紧反人里,紧脉主痛,与太阳伤寒无汗而脉浮紧不同,故不可拘紧则为寒之说。若但浮者,必盗汗出。则是阳明里热太盛,阴液失守所致,与“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51条)不同,故不可拘浮为在表之法。

  两个“必”字是辨证关键。是在阳明病的基础上,以证合脉,脉证合参之法。故柯氏谓宜分经以辨脉,勿据脉而谈证,是从临床实际出发,与侈谈脉理而不讲求实效者不同。此是仲景心法。

  仲景所论,病在脉前,在六病的范畴内谈“证以合脉”,才可以反过来判断阳明病。如果脱离病、脱离症,单纯谈脉,则不免陷入机械,偏离临床辨症的境地。

  综上所述,辨症中诸诊合参才是大道、正道,以脉断证(包括其他的“望而知之”等)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行的。

上一篇:火郁发之

下一篇:阳明自愈与“五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