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医中药>正文

由无形邪气传变为有形实邪

    关于六经病的“传经”方式,在《伤寒论》中,有“传”“转属”“转系”的描述,如原文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又如第181条“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188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然微汗出也。”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
 
    从这些原文内容可以看出,《伤寒论》对于传经的表述,有“传”和“转”两种不同方式,所谓“传”即是未经治疗或叫“失治”而引起的传经;所谓“转”,包括转属、转系,是因误治而引起的传经。
 
    历代医家对于“传经”这种六经病的传变方式,研究的较为系统和透彻,对其传经方式进行归纳,包括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首尾传等等。但在六经病中,还有另外一种传变方式,却无人注意到,更鲜有人提及,这就是“随经”和“过经”。
 
    《伤寒论》第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是太阳经邪气循经入里,侵袭所连属的小肠之腑,与血互结形成蓄血证。第103条说“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和第12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是邪气从阳明经传到阳明腑胃。而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和第217条“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是邪气从阳明经传到阳明腑大肠。
 
    “随经”是太阳经邪气由经到腑的传变,而“过经”则是阳明经邪气由经到腑的传变,由于二者都属于本经邪气由经到腑的传递,为区别与两经之间的传递,所以在此不妨称之为“经传”。
 
    传经和经传都属于伤寒六经病的传变方式,六经病各经之间的“传经”方式的传变和一经病经腑间的“经传”方式的传变,构成了六经病传变的完整体系,两者缺一不可。由于传经和经传两种传变方式的范围和方向不同,所以它们的方式、条件和结果也就不同。
 
    传经
 
    概念:六经病从一经传递到另一经,完全演变成另一经病。
 
    方式:传、转属、转系。
 
    条件:正气强弱、感邪轻重、治疗当否。
 
    结果:寒、热、虚、实及夹杂证。
 
    经传
 
    概念:一经病从经传递到腑,即有经证传变为腑证。
 
    方式:随经、过经。
 
    条件:病程迁延、内有宿邪。
 
    结果:由无形邪气传变为有形实邪。
 
    同为“传经”,有因失治而传的“传”,也有因误治而传的“转属”和“转系”;同为“经传”则有太阳经病从经传入腑的“随经”和阳明经病从经传入腑的“过经”。
 
    然而,为什么太阳病邪气自经入腑叫“随经”,而阳明病邪气自经入腑叫“过经”呢?原因如下:太阳病邪气随足太阳经入于足太阳腑膀胱,寒邪与水互结,留滞于膀胱,小便不利,可以形成蓄水;表热随手太阳经入里,进入手太阳小肠,与瘀血搏结,可以形成蓄血。是由太阳经自感邪气,沿着太阳经顺势而入太阳腑,从本经进入本腑,所以称作“随经”;而阳明病的经邪入腑多是从太阳经或者少阳经而来的传经邪气,到阳明经并经过阳明经而入阳明腑,进入阳明胃或者阳明大肠,所以称作“过经”。
 
    之所以认为“过经”是阳明病的本经经传,主要有以下理由:
 
    一、第103条及123条,是太阳病邪,经过阳明经之后,入于胃中,医者因有似可下之证而误下。
 
    二、第105条及217条是邪气本在阳明,前者在经中,后者经腑同病,未全入腑成实,一候邪过阳明经而尽入腑成实,即可攻下,过经是过阳明经,与太阳无干。
 
    三、原文中“过经”前后,都是病起于外感邪气,止于阳明之腑,虽有阳明胃和阳明肠的区别,但中间经过者,唯阳明经而已。
 
    四、一般太阳证罢,邪入阳明,仲景都称作“传”,而不称为“过”。如“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传也”,“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等等。
 
    五、太阳经邪入腑仲景称为“随经”,而太阳之邪入阳明(包括经、腑),仲景称为“传经”,则阳明经邪入腑则称为“过经”。因此,邪自阳明本经入本腑,为区别于传经而称为“过经”。
 
    那么为什么只有太阳病和阳明病有“经传”,而其他经为什么没有提及呢?存在有两种原因:一是太阳经和阳明经两经的经腑证候之间有明显区别,从经证到腑证可以明显看出变化的轨迹;二是其他经也存在经传现象,只是没有明文提及,比如少阳病从气郁发展到气滞、气结、水郁和气水同郁,就是一个从经病到腑病的经传过程,只是其经证和腑证同时存在而有所侧重而已。

上一篇:中医治疗体系的合理核心“辨证论治”

下一篇:肺火肝火心火 苦降也并非只用黄连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