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官科>口腔>口腔溃疡>正文

治疗“口疮”一案

仝小林治病有个特点,常用非常之方治疗非常之病,他用升阳散火汤治疗口腔溃疡就属此例。听仝小林讲解升阳散火汤治疗“口疮”一案,颇有启发。

患者,女,56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一月,就诊时见口唇溃疡,饮水吃饭时疼痛明显,溃疡呈黄色陷状,周围红晕明显,纳差,大便偶有不成形,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处方:柴胡9克,羌活9克,升麻6克,葛根12克,白术12克,防风9克,甘草6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藿香9克。患者3剂后复诊,病去十之七八,再以3剂调理而愈。

这个病例该怎样考虑,一是患者有没有热?二是热从哪里来,是实火还是虚火?三是该怎样治,养阴清火是否合适?患者口唇溃疡呈黄色陷状,周围红晕明显,热是明显的,但是局部之热,不是全身之热。患者无口干喜饮,无大便干,小便黄,实火虚火均不是。此是郁火,那么何为郁火?

仝小林继续讲,《外经微言》云,肝性急,不能久安于胁肋之间,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于目系,上出额间而会于督脉巅项,乃木火升上之路也。其支者,从目系下颊,环唇,欲随口舌之窍以泄肝木之郁火也。

那什么样的病人会出现郁火?仝小林指出,一个是虚,能量散不出去,郁于体表或上焦;一个是不通,火散之通道被堵了。前者补中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后者升阳益胃,用升阳散火汤。升阳散火汤偏于不通,补中益气汤偏于虚。

升阳散火汤原载于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为治内伤发热的名方,李东垣之《脾胃论》云,治疗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遏抑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李东垣讲的是郁于肌表,我们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多是这样,治疗“口疮”道理也是同样的,升阳散火汤方中用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独活、炙甘草、生甘草、人参、白芍。其中柴胡以发少阳之火为君,升麻、葛根以发阳明之火,羌活、防风以发太阳之火,独活以发少阴之火为臣。用药味薄气轻,所以升举清阳,使三焦畅遂,而火邪可散矣。人参、甘草益脾土而泻热,芍药泻脾火而敛阴,且酸敛甘缓,散中有收,又不致升散而伤其阴气。

临床上有人常见口腔溃疡便以清热解毒治之,是未明《内经》之旨,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的口腔溃疡患者,患者常常服用清热降火药治疗,常用牛黄、银花、生地、连翘、石膏、大黄之类,反而更加伤其胃阳,不仅无效果,有的反而会加重。唯李东垣升阳散火汤一则散脾胃之火,二则升举诸阳,使清阳得升,郁热得除。

那么脾胃不虚的“口疮”能否用升阳散火汤呢?我们再来看一个病例。

患者,男,49岁,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5年,多方治疗未果,就诊时见口唇两边散在多个溃疡,有的呈血泡状,疼痛影响进食,甚为苦恼,小便调,大便干,舌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滑。

处方:柴胡9克,羌活9克,升麻6克,葛根12克,白术15克,防风9克,甘草6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藿香9克,银花9克,酒大黄9克,丹皮12克。7剂而病除。

同样是“口疮”,表现却不同,此例是脾胃不虚、郁火动血之证,故用升阳散火汤去党参,佐以酒大黄、丹皮散血、活血。这两个案例症状表现不同,但是病位病机却相同,治疗“口疮”,切忌盲目清火攻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 指病所在上部,如咽喉、胃脘等病症,可用升散或涌吐的方法治疗,用升散郁火的方法,正是因势利导。

火郁之火,阳气也,机体代谢产生之热能也。阳气,随脾胃气机升降,向外发散。主要靠皮肤、头部、呼吸、大小便,将体内之热散发和排泄出去,但最主要的器官是皮肤和头部。当散发或排泄阳气的脾胃之气机拥塞,或阳气不足无力散发阳气时,就会出现火郁证。郁在外,则四肢、背、胸、腹等发热;郁在上,或为咽炎、唇炎、舌炎、口腔炎,或为喉炎、鼻炎、耳炎、结膜炎,或为甲状腺炎、淋巴结炎等等。为医者当能化简就繁,举一反三,不囿于一病一方,灵活变通才是。

上一篇:王守儒教大家几个防治口腔溃疡的小方法

下一篇:预防“烂嘴角”口角炎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