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五官科>口腔>口腔溃疡>正文

口疮中医称口疳 针刺金津玉液穴

针刺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口疮验案1例

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中医又称 口疳, 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根治疗法。笔 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口疮 1 例效果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 4 岁, 于 2 0 1 7 年 6 月 2 0 日初诊。主诉: 反复口腔溃疡 2 个月余, 加重 4d 。病史: 2 个月前, 患 者口腔内始现口疮 3~4 个, 集中于口唇内侧及舌体两 侧, 曾使用西瓜霜喷剂、 冰硼散等效果不佳, 纳眠差。刻 下症: 神志清, 精神差, 口腔内溃烂面如黄豆大小, 表面 灰白, 周围黏膜颜色淡红或不红, 反复发作, 胃部隐隐不 适, 饮食不佳, 睡眠差, 大便溏, 舌质淡红, 苔少, 脉细数。 中医诊断: 口疮( 虚火上炎) 。

治则: 清降虚火, 补益脾 胃, 滋养心肾。予以针刺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针 刺取穴合谷、 金津、 玉液、 足三里、 三阴交。其中金津、 玉 液毫针点刺出血, 合谷强刺激后留针2 5m i n , 足三里、 三阴交针刺补法留针 2 5m i n , 连续治疗 3d 。

半夏泻心 汤加减组成: 清半夏 3 0g , 白术 3 0g , 黄芩片 1 2g , 黄连 片 3g , 干姜 1 2g , 防风 1 0g , 荆芥 1 0g , 甘草片 2 0g , 白芍1 2g , 3剂, 水煎服。 3d后门诊复诊, 口疮溃疡面 大部分已经愈合, 红 肿 较前消退, 饮 食及睡眠改善。 继服 3 剂, 症状完全改善。

2  体会

本病属于中医“ 口疮” 范畴, 以口腔黏膜上皮损伤为 主症, 常因消化不良、 便秘、 腹泻发热、 睡眠不足、 情绪不 佳、 精神紧张、 过度疲劳等导致; 或因过食肥甘厚味, 致 心脾积热, 热盛化火, 循经上攻; 或口腔不洁, 或有破损, 毒邪乘机侵袭致使黏膜溃烂而发病 [ 1 ] 。针刺取穴中, 金 津、 玉液用毫针点刺出血, 可治疗局部病证; 合谷为手阳 明大肠经之原穴,“ 面口合谷收” , 取之可泄大肠之热 邪; 足三里、 三阴交补肾阴, 调脾胃, 滋阴降虚火。现代 药理研究表明, 半夏泻心汤具有抗溃疡、 增强机体免疫 力的作用。半夏泻心汤也是辛开苦降、 寒温并用、 攻补 兼施、 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方中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白术补益脾胃, 同为君药; 黄芩、 黄连苦寒泄热, 干姜辛 温散寒, 共为臣药; 更佐甘草、 白芍敛阴止痛, 荆芥、 防风 透邪敛疮。针刺联合半夏泻心汤可清降虚火, 补益脾 胃, 故患者口疮的愈合效果明显。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刘晓焕 王萍 李玉新

上一篇:口腔溃疡 硼石口疮粉药

下一篇:姜良铎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总结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