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脊柱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又称为增生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 多因久坐、肥胖、外伤等导致腰椎关节退变、增生、骨赘形成, 椎间盘变性, 压迫周围神经、血管, 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晨僵、活动不利, 可伴有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症状特点是晨起、久坐腰部则症状加重, 稍微活动症状可减轻, 活动过多则症状加重。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剧及现代人们生活不良习惯的增加, 本病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以口服镇痛药、牵引、理疗为主, 但由于本病病程较长, 发病缓慢, 治疗次数多, 周期长, 疗效多不理想。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2,3]。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柱炎, 治疗次数少, 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疗效确切,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西省针灸医院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 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3例患者, 均符合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8例, 女25例;年龄42~83岁, 平均64岁;病程最短2个月, 最长30年, 平均5.8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退行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4]。①常见于中老年体质肥胖者, 或有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和负重工作史, 以及部分外伤史。起病缓慢, 遇寒冷潮湿症状加重。②一般情况下, 腰痛不剧烈, 以酸痛、活动不灵活为主。有时可牵掣至臀部及大腿外侧。③腰椎曲度改变, 生理曲度变小或消失, 症状明显者可见圆背。④常有两侧腰肌紧张、局限性压痛, 腰部叩击痛。⑤或见直腿抬高试验和后伸试验阳性。⑥X线检查可见多个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和硬化, 关节变尖, 偶有肌肉钙化和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CT、MRI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结核、肿瘤等疾病。③能完成系统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并发症者。②合并他法治疗者。③有胶原蛋白线过敏史者。
2 治疗方法
①主穴:L3~4、L4~5、L5~S1华佗夹脊穴。配穴:瘀血型 (腰部刺痛, 动则加重) 配膈俞;寒湿型 (腰部困痛, 阴雨天加重) 配大肠俞;肾虚型 (老年患者病程长, 腰膝酸软) 配肾俞。②操作:患者呈俯卧位, 胸下垫枕, 用紫药水标记穴位, 碘伏常规消毒。胶原蛋白线提前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备用, 惧怕疼痛者可以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12#埋线针, 将2 cm胶原蛋白线注入针管内, 直刺入穴位, 达到肌肉层, 针下得气, 有沉紧感后, 注入胶原蛋白线, 边注线边出针。出针后, 挤压针眼周围, 使出血数滴, 确保线头不外露, 清洁针眼周围, 创可贴外敷。15 d治疗1次, 3次为1个疗程。③注意事项:3 d内禁止沾水。局部疼痛反应3~7 d逐渐消失。少数患者有发热现象, 对症处理, 3 d后可恢复正常。有针眼红肿排斥反应者, 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处理, 并中断治疗。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及症状改善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①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 能忍受, 可以正常睡眠;4~6分表示中度疼痛, 适当影响睡眠, 需止痛药;7~9分为重度疼痛, 影响睡眠, 需麻醉止痛药;10分表示剧烈疼痛, 难以忍受, 并伴随其他症状[5]。②治疗效果。临床痊愈:腰痛消失, 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可以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腰痛大部分消失, 功能基本正常, 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腰痛明显减轻, 功能改善;无效:腰痛缓解不明显, 功能无改善[4]。总有效率= (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3.3 结果
(1) VAS评分比较
63例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 (6.7±0.6) 分, 治疗后VAS评分为 (1.9±0.5) 分, 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临床疗效比较
63例患者中, 临床痊愈37例, 显效14例, 有效9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24%。
4 讨论
腰椎退行性改变是人体发生的一种生理和病理性改变, 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变, 即增生改变, 这些改变只是为了保持人体的动态平衡, 并无不适反应。但如果这种改变压迫周围神经、血管, 将会产生疼痛不适感, 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病变为腰椎退行性脊柱炎[6]。腰椎退行性改变的具体病因并不确切, 现代研究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机械因素。外伤劳损导致椎体增生, 关节失衡, 软骨退化脱落压迫神经、血管。②化学因素。化学药物损害软骨细胞, 使关节软骨代谢减弱, 导致局灶性软骨软化, 形成早期骨性关节炎。③遗传因素。胶原蛋白基因缺陷, 影响骨胶原合成, 从而导致骨性关节炎。④炎症因素。炎症刺激损害关节软骨, 产生滑膜炎, 并升高金属蛋白酶浓度, 使透明质酸的浓度明显降低, 从而加速关节退变。
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腰痛”范畴, 因跌扑损伤、外受风寒湿邪或年老体弱、肝肾亏虚导致, 治疗以补肝肾、祛风湿、通经络为主。本研究在治疗上选取腰部华佗夹脊穴作为主穴, 其位于督脉和膀胱经之间, 可调理两经经气, 具有补肝肾、祛风湿、通经络之功, 兼辅辨证配穴, 能够增强各型功效。穴位埋线作为一种新型针灸疗法, 广泛应用于多种慢性疾病, 且疗效理想。穴位埋线疗法既有针刺的即时效应, 又有长留针的长期效应, 起到比针刺作用更加持久的治疗效果。同时胶原蛋白线在体内软化、吸收的过程, 能在机体内产生化学刺激, 改善局部代谢,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正常组织的修复。穴位埋线疗法的持久性还可保持椎体的稳定, 有利于恢复关节正常功能, 保持疗效的持久。
穴位埋线疗法除少数患者埋线后出现剧烈不适反应及有排斥反应外, 较其他疗法疗程短, 且疗效满意, 具有较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和岚.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椎炎[J].中国针灸, 2002, 22 (11) :739-740.
[2] 李德华, 赵凌, 林红.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 2005, 25 (8) :534-536.
[3] 徐帮杰, 陈彭梦影, 黎福庆.整脊疗法配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 5 (3) :75-77.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9-190.
[5] 利军.小针刀治疗对腰椎骨质增生症患者腰痛及腰屈曲活动度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 2014, 22 (9) :15-16.
[6] 杨小龙, 黄恒, 庞艳丽.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2014, 27 (3) :411-412.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祁秀荣 朱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