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颈椎病,脑梗后偏瘫,耳针沿皮透穴刺法

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快速镇痛和缓解运动障碍的临床探究

贾春生教授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急性痛证 的快速镇痛效果极佳, 多数患者在第 1 次治疗后, 即 会感觉疼痛明显减轻、 运动功能可完全或部分恢复, 针刺前后简化 McGill 疼痛评分量表疼痛测试即可 降低 3 分左右, 部分急性疼痛患者可 1 次治愈。笔 者跟师临证, 贾教授临床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疗 效快速, 极大地发挥了针灸之简、 便、 廉的特点, 现将 贾教授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治疗急性疼痛、 快速 恢复运动功能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 刺法特色

初期贾春生教授采用耳针直刺法治疗疼痛类疾 病, 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常常即使是严重的疼痛性 疾病, 因个体感觉差异, 有时很难找到相关的压痛 点, 因此也会无从下手, 于是贾教授开始探索采用一 针或多针接力连续刺入贯穿整个穴区的改进刺法, 对整个穴区进行刺激, 不仅刺激量增大, 而且不需要 先找压痛点, 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临床疗效。进一步 临床观察发现, 此透穴刺法在治疗一些疼痛性疾病 及肢体功能性障碍等方面, 具有见效迅速、 治疗次数 少、 疗效巩固等特点, 疗效明显优于直刺法, 因此, 透 刺法比直刺法快捷、 方便。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 对 132 例颈椎病患者治疗发现,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较强的快速镇痛 效应, 总有效率达到 93. 9% [1 ] 。随着临床应用研究 的深入, 发现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在治疗肢体、 躯干疼 痛及功能障碍, 如多种痛证、 偏头痛、 颈椎病、 急性腰 扭伤、 软组织损伤、 肩周炎、 腰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 痛、 中风或脑外伤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等疾病方面 均有快速镇痛及恢复运动功能的疗效。

二、 操作方法及适用穴区

采用 0. 30 mm ×15 mm 毫针, 先将耳穴皮肤按 常规消毒, 医师用左手固定耳廓, 拇指在前, 食指和 中指从后方将所刺穴区的耳廓局部顶起, 右手拇、 食、 中 3 指持针, 从选定的某一穴点呈小于 10°刺 入, 然后沿着皮下与皮下软骨之间通达另一穴点的 皮下或该穴区的另一端 [2 ] 。对耳轮部较大的穴区, 如果一针难以通贯全程, 可采用 2 ~3 支毫针接力连 续刺入, 以通贯该穴区的全程。进针后, 用小幅度捻 转手法 5 ~7 下, 留针期间可行此法 2 ~3 次, 以加强 针感。针毕后, 即刻嘱患者活动患部, 如颈椎患者, 做向上、 向下抬头、 低头及向左、 向右转头动作。活 动困难的动作, 应多加活动。若肢体瘫痪不能主动 活动者, 被动活动 10 min 后, 让患者再试。留针期 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力, 不断地或间歇地活动病 患部位。一般留针 50 ~ 60 min, 病痛严重者可留针 2 ~3 h [3 ] 。

耳针沿皮透穴刺法适用于耳廓的耳舟部(上肢 区)、 对耳轮的上、 下脚部(下肢区)、 对耳轮部(躯干 区)、 对耳屏后下方(枕、 颞、 额区)。

三、 临床应用举隅

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 132 例颈椎病患者进 行治疗。主穴:颈椎区(双侧);配穴:兼有肩部疼痛 者加肩 - 锁骨(选患侧), 兼有肘以下至手指疼痛、 麻木者加肘 - 腕 - 指(选患侧), 兼有后头部、 头顶 部疼痛、 麻木及或伴有眩晕者加枕 - 颞 - 额(选双 侧)。发现对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及椎动 脉型颈椎病均有较强的快速镇痛效应, 总有效率 93. 9% [1 ] 。

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 46 例偏头痛患者治 疗, 主穴取耳穴额、 颞、 枕, 伴有恶心、 呕吐者加胃、 交 感, 伴畏光者加眼。临床痊愈 21 例, 显效5 例, 有效 10 例, 无效 7 例, 总有效率 83. 72% [4 ] 。 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与直刺法将 92 例腰椎 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取穴, 主 穴:腰椎区(双侧);配穴:兼有腰臀部放射痛者加 臀、 坐骨神经, 兼有疼痛延伸至下肢部可加髋、 膝、 踝、 跟、 趾等。序贯试验结果显示, 透刺组在针刺后 5 min 男性患者的镇痛效应优于直刺组;透刺组在 针刺后 30 min 时的镇痛效应优于直刺组;透刺组在 针刺后5 min 和30 min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 应均优于直刺组 [5 ] 。

病案 1 神经根型颈椎病

患者女, 56 岁。主因颈部疼痛 3 d, 于 2006 年 12 月 6 日来石家庄永康中医诊所就诊。3 d 前患者 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疼痛, 曾在某医院门诊按摩治 疗, 疼痛未得到缓解反而加重, 前来就诊。刻诊:患 者颈项部僵硬、 疼痛, 向下低头及颈部向左右旋转时 疼痛, 左侧疼痛剧烈, 颈部向左侧旋转时, 左侧肩部 及上肢有放射痛、 手指麻木。左侧颈肌紧张, 左侧 C 3 ~ C 7 椎体棘突旁压痛阳性, 可触及条索状物, 左 侧肩胛肌、 斜方肌有明显压痛, 颈部左右旋转受限, 尤其向左旋转受限明显,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颈椎 MRI 平扫示 C 3 ~ C 7 椎间盘突出, 颈椎骨质增 生。舌暗红, 苔厚腻, 脉紧。中医诊断:项痹, 寒湿阻 络证;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方法:选用 耳穴双侧颈椎, 左侧肩 - 锁骨、 肘 - 腕 - 指, 按沿皮 透穴刺法操作。即刻令患者活动颈部, 做抬头、 低头 及向左、 向右转头动作。活动困难的动作, 应多加强 活动。5 min 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活动范围明显 增大, 手指麻木亦有所减轻。配合颈部排针刺法, 共 治疗 1 个疗程共 10 次, 诸证痊愈, 并嘱平时减少使 用电脑时间, 适当做颈椎保健操。随访半年未见 复发。

讨论 颈肩部疼痛急性期尤其伴有局部水肿 者, 局部不宜采用重刺激手法, 而宜采用耳穴、 外劳 宫等远端取穴的镇痛效果。耳针沿皮透穴刺法较直 刺法取穴简便、 直观, 刺激穴区面积大, 疗效更为快 捷、 显著, 且便于长时间留针刺激, 是治疗颈肩部等 部位疼痛的优选方法。

病案 2 脑梗死后偏瘫

患者男, 63 岁。主因右半侧肢体瘫痪 1 h, 于 2013 年 8 月 12 日在河北省以岭医院住院治疗, 入 院 10 日后贾春生教授应邀会诊。刻诊:左侧上下肢 肌力未见异常, 右侧上肢近端肌力 0 级、 远端肌力 0 级, 右侧下肢近端肌力和远端肌力均为 0 级, 右侧 手快速轮替试验、 指鼻试验、 跟膝胫试验不能完成, 跟腱反射等生理反射减弱, Hoffman 征、 Chaddock 征 呈阳性, 病理反射未引出。颅脑 CT 示左侧基底节 区片状低密度影, 边界不清。舌红, 少苔, 脉细。中医诊断:中风病, 肝肾阴虚证;西医诊断:脑梗死。治 疗:取右侧耳穴, 肩 - 锁骨、 肘 - 腕 - 指、 臀 - 坐骨神 经、 髋 - 膝、 膝 - 踝 - 趾, 按如上所述沿皮透穴刺法 操作。嘱患者活动, 测量肌力仍为 0 级, 嘱家属给患 者做抬臂、 抬腿、 指鼻等被动运动, 5 min 后再测右 侧上肢近端肌力Ⅲ级、 远端肌力Ⅲ级, 右侧下肢近端 肌力和远端肌力均为Ⅲ级, 指鼻试验等已可勉强完成, 患者及家属甚为欣喜, 嘱患者间歇自主锻炼 15 min, 然后配合常规体针治疗, 耳穴两侧交替使用, 每次耳 穴留针3 h, 每日1 次, 共治疗60 d, 患者右侧肢体功 能大致恢复, 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讨论 针后嘱患者运动或家属帮助下被动运动 是快速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重要方法, 大多数患者 依照上述方法操作同时配合运动, 其运动功能可以 得到迅速恢复, 且经过长时间临床观察发现, 通过此 法治疗的功能恢复后, 少有反弹。笔者应用此法结 合经筋排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03 例取得良好疗 效, 总有效率达 97. 1% [6 ] 。目前中风后偏瘫给患者 以及财政医疗支出均带来严重负担, 耳针沿皮透穴 刺法操作准确、 简便, 疗效快速、 巩固, 可为治疗中风 后偏瘫增加新的治疗方法。

四、 体会

耳针沿皮透穴刺法较直刺法扩大穴位刺激范 围, 把对一个点的刺激增加到贯穿穴区的刺激, 将微 针系统穴位反射区与传统穴位点相区别, 简化辨证 方法, 提高临床快速镇痛及恢复运动功能的疗效, 可 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侯献兵 孙莹 赵荣忠 赵辉 王海章

上一篇:神经根型颈椎病耳穴疗法

下一篇:颈椎病性肌萎缩症“醒脑开窍”穴位针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