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颈椎病 采用针刺疗法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常发病于中老年群体,患病率高,危害性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颈椎病致病因素相对复杂,不仅与颈椎退行性改变有关,还与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慢性劳损及先天畸形等有关。颈椎病症状复杂,其病变程度与组织受累、病变部位及个体差异具有很大关系。病变早期多以上肢无力、颈背疼痛及行走困难等症状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头晕呕吐、视物模糊和吞咽困难等,部分患者可伴有交感神经症状。既往临床治疗颈椎病多以止痛、镇静和应用维生素等常规西药为主,虽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治愈率较低,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采用针刺治疗颈椎病可极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复发率较低[1]。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83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45~83岁,平均(61.76±2.24)岁;病程1~8年,平均(3.71±1.01)年。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4~81岁,平均(61.58±2.13)岁;病程1~7年,平均(3.43±1.0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参照《现代颈椎病学》中关于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即功能活动受限、失眠健忘、头晕胸闷、颈项强直等。②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患者头晕目眩,胸闷恶心,精神不振,面唇紫暗,舌苔白腻,或伴头痛中痰瘀阻络型和肝肾不足型眩晕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经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临床资料完整且依从性良好;既往无免疫损伤或其他严重性疾病。
 
1.4 排除标准
有药物过敏史者;合并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意识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颈椎骨折或脱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信东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证号 HC20120036) 口服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硫酸软骨素片(湖北绿金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0738)口服治疗,每次1.2 g,每日2次。治疗1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针刺前拍摄X线片和CT扫描,并根据结果和疼痛部位,取穴风池、百会、双侧颈夹脊、风府、内关、后溪、翳风等。选取安迪牌0.3 mm×40 mm针灸针, 常规消毒,以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迅速进针,每10 min运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1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胸闷、恶心、过敏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颈椎病诊断疗效标准》[4]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痊愈:14 d内肢体麻木感、眩晕感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可正常进行工作和生活;好转:14 d内关节症状和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对日常生活和功能有轻微影响;无效:1个月内肢体症状、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好转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42 22(52.38) 18(42.86) 2(4.76) 40(95.24)▲
对照组 41 18(43.90) 15(36.59) 8(19.51) 33(80.4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38%)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椎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胸闷 恶心 过敏 总发生
观察组 42 0(0.00) 1(2.38) 0(0.00) 1(2.38)▲
对照组 41 3(7.32) 4(9.76) 2(4.88) 9(21.9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慢性劳损诱发的颈椎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产生严重影响[4]。 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既往临床常采用西医治疗颈椎病,氨基葡萄糖是软骨细胞的营养素,可加快软骨细胞的生长发育,硫酸软骨素可使人体的关节腔更加润滑,从而起到保护软骨损伤的作用,与氨基葡萄糖合用可以延缓关节病变的进展。西药吸收快,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但随着其广泛应用,耐药性逐渐增加,导致临床疗效受限,加之不良反应较多,不利于患者恢复,预后不佳。
 
针刺是中医传统治疗方式,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具按照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并运用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对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研究以风池、百会、双侧颈夹脊、风府、内关、后溪和翳风为主穴。其中风池属足少阳胆经,针刺可壮阳益气;百会穴属督脉,主治头痛、耳鸣、目眩、中风等,针刺可开窍醒脑、回阳固脱;夹脊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针刺风府可散风息风、通关开窍;针刺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针刺后溪可缓解头项强痛,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疾病;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可益气补阳,主治口眼斜、牙关紧闭、耳聋等头面五官疾病。王冠[5]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取穴风池、夹脊穴并辅以三步推拿手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疗效,改善了患者局部血流速度,增加了局部血流量,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张顺[6]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发现,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以传统西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进一步表明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性。针灸治疗颈椎病虽具有良好疗效,但也存在问题,如临床并未形成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无法客观评价各类针灸疗法,需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联合西药治疗颈椎病患者,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芳,蓝先金.腕踝针配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4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2):44-46.
[2]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5-2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朱立国,赵勇.颈椎病诊断疗效标准[C]//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4届第2次会议论文汇编,2007:83-84.
[5]王冠.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207-210.
[6]张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103-104.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陈辉 聂卫华

上一篇:针药并用的临床价值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