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部损害等改变, 刺激或压迫颈神经、血管等而产生的一组综合征。有资料表明, 病理类型以颈型、神经根型最为常见, 达到70 % 以上。本研究旨在观察刃针配合液波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颈痛症状改善情况, 为临床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观察的60例患者全部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康复科2017年7月~2018年6月间确诊为颈型颈椎病的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导出到EXCEL
组别 n
性别 平均年龄 (岁) 平均病程 (d)
男 女
治疗组 30 16 10 39.92±9.72 2.58±1.58
对照组 30 17 13 40.29±12.12 2.89±1.38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9年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的《简明颈椎疾病学》[1]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评定。①颈肩部疼痛、僵硬, 偶有短时间的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 无四肢肌力减退, 无行走困难。②体格检查可见:活动受限, 触诊有颈肩部肌肉强直, 或硬结压痛。③颈椎X线示:颈椎曲度改变, 可有轻度椎间隙变窄。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为18岁~60岁;③近1个月内未行颈型颈椎病的治疗;④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②疑有或确诊结核、肿瘤者;③严重骨质疏松、颈椎不稳、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患者;④精神异常患者或其他神经内科异常患者;⑤妊娠期妇女;⑥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其他皮肤病患。
1.5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①研究纳入后, 因个人主观或客观原因停止治疗3次及以上者;②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如晕针) , 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刃针配合液波治疗)
2.1.1 刃针治疗
体位:患者取俯卧位, 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点:肩中俞、肩外俞、颈椎两侧、肩胛冈上缘外端。每次治疗前在患侧以上区域寻找软组织的压痛和硬结, 取疼痛最明显的3个治疗点。操作:颈部常规消毒后, 选用规格为0.5 mm×40 mm乐灸牌刃针, 于治疗点与相应的肌纤维走向平行垂直皮肤快速进针, 然后逐层深入。采用纵横向切刺, 以针下局部有松解感为度。每日1次, 连续治疗3 d, 治疗3次后统计疗效。
2.1.2 液波疗法治疗
待刃针治疗后, 选取规格为2 mL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带针)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支以及规格为10 mL∶90 mg氯化钠注射液 (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 ×1支, 用注射器抽取3 mL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器垂直刺入刃针治疗点, 缓慢直达病灶处或筋膜处, 回抽注射器, 若无血液回抽, 先缓慢注射2 mL, 然后匀速退注射器的同时注射剩余的1 mL 氯化钠注射液。
2.2 对照组 (普通针刺组)
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针灸治疗学》[2]颈椎病的针刺治疗方法。取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针具:釆用产自苏州的华佗牌一次无菌针灸针 (长:40 mm, 直径:0.30 mm) 。操作:大椎穴直刺1寸~1.5寸, 使针感向肩臂部传导;夹脊穴直刺或向颈椎斜刺, 施平补平泻法, 使针感向肩背、上肢传导;其他穴位按常规针刺。疗程:每天1次, 连续治疗3 d, 治疗3次后统计疗效。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3.1.1 VAS疼痛视觉评分
在受试者接受治疗前后, 给他们展示VAS专用图谱, 最低分为0分, 最高分为10分, 分数越高, 疼痛程度越高。
3.1.2 NDI评分
根据NDI评分量表评定两组组内和组间各项分值的变化情况, 总共10个项目, 包括疼痛强度、生活情况、提物、阅读、头痛、集中注意力、工作、睡觉、驾驶、娱乐。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治愈:颈肩部疼痛基本消失, 活动度大致恢复正常, 能够正常工作;好转: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 活动度明显改善, 不影响一般工作, 不能长时间低头工作;无效:颈肩部疼痛稍缓解或不缓解, 甚至加重, 颈部活动度无明显缓解。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试验结果所有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sx¯±s表示, 各组分类计数资料如性别等采用卡方检验, 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VAS评分、ND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ND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VAS、NDI组内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缓解颈型颈椎病颈痛的症状;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治疗组对改善颈型颈椎病症状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x¯±s(x¯±s, 分) 导出到EXCE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疗组 5.44±1.181) 2.37±1.432) 3)
对照组 5.34±1.26 3.20±1.692)
注:1) 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 P>0.05;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3)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x¯±s(x¯±s, 分) 导出到EXCE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28.64±2.461) 5.70±1.902) 3)
对照组 27.66±3.42 8.17±2.432)
注:1) 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 P>0.05;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3)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导出到EXCEL
例
组别 n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30 8 20 2 93.331)
对照组 30 5 21 4 86.67
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 论
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中“颈强痛”“夹脊痛”“颈肩痛”范畴。《灵枢》曰:“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张氏医通》曰:“或观书对弈久坐而致脊背痛”。颈椎病的病因病机为体虚为本, 受外邪侵袭, 与日常用颈习惯密切相关。或劳倦挫伤, 或久坐久病, 或体弱年老, 感受风寒湿邪, 发于颈项部, 经络痹阻故见项强不利, 筋挛不舒。其治疗方法有中药、推拿、导引、正骨手法、针刺等。现代医学认为,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退行性变及其生物力学改变影响下, 刺激颈肩局部软组织而产生以颈肩部僵硬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
刃针疗法是古代九针与现代针刀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的针刺疗法, 其具有穿刺、切开功能, 具有疗效明确、安全不痛、适应证广泛等优点[5,6]。利用刃针松解颈肩的软组织, 解除局部痉挛、粘连等病理变化, 释放局部压力, 从而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 恢复颈部的正常状态。另外, 针刀还能起到舒通经络, 调节气血功能, 且刃针体较粗, “得气”感比普通针刺强, 可更好地调动脑内镇痛机制, 达到止痛效果。
液波疗法是在特定部位注射生理盐水, 改善肌筋膜的内环境的一种疗法。其认为病症的根本原因是末梢神经感受器向中枢传达了非生理信号所致, 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主要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 物理因素主要是生物力学的改变, 它的主因是椎间盘、软骨、骨骼不均匀退变所致。化学因素主要是相关软组织由于微循环障碍或血液异常所致的内环境紊乱, 代谢产物淤积, 内在的神经末梢受刺激而产生异常信号。在临床实践中, 用生理盐水注射相关位置的肌筋膜能迅速缓解疼痛, 这说明它有迅速去除致痛因子、改善微循环、平衡水电的化学作用。
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 刃针疗法主要解除挛缩、粘连、瘢痕等病理变化, 偏向于物理治疗, 而液波疗法主要改善肌筋膜的内环境, 偏向于化学治疗, 两者物理与化学治疗的相结合, 能使颈型颈椎病的症状明显缓解;刃针疗法是作用于局部痛点, 主要是解决局部的肌肉软组织病变, 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而液波疗法采用的药物是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具有渗透到局部周围的软组织, 起到整体治疗的作用;两者物理与化学治疗的相结合, 局部与整体的治疗, 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不足之处在于观察例数还不够多, 观察时间不够长, 有待以后大样本、多中心、远期疗效的观察。
本研究采用刃针配合液波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两者物理与化学治疗的相结合, 局部与整体治疗的相结合, 临床疗效满意, 为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连顺, 李家顺.简明颈椎疾病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9:56-57.
[2]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210-21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4] 赵定麟.颈椎伤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4.
[5] 许理华.刃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6] 田纪钧.刃针疗法 (2)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J].中国针灸, 2005 (3) :57-58.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李文纯 谢文娟 曾文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