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对照观察

颈型颈椎病临床常见, 约占各类颈椎病的2/5[1], 发病多为青壮年[2], 且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 笔者的导师为治疗颈型颈椎病, 深研经典, 创造性的将“毛刺法”与“半刺法”相结合, 创制了独具特色的“《内经》毛刺法”, 突出其“如拔毛状”的操作特点, 并将其用于临床,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内经》毛刺法组 (30例) 、常规针刺组 (30例) 。《内经》毛刺法组男7例、女23例, 平均38岁, 平均病程 (3.2±1.7) 月;常规针刺组患者男8例、女22例, 平均36岁, 平均病程 (3.4±2.0) 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2002版) [3]相关诊断标准: (1) 头、颈、肩等异常感觉, 伴压痛点; (2) 颈椎DR示:颈椎基本正常或曲度改变、不稳或形成骨赘。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诊断标准; (2) 未进行其他治疗; (3) 年龄18~60岁。
 
1.4 排除标准
(1) 伴有严重的器质性、精神性等疾病; (2) 妊娠期、哺乳及准备孕育的妇女, 过敏、局部皮损、皮肤病者。
 
1.5 剔除标准
(1) 拒绝遵守医嘱或同时采用其他治疗者; (2) 病患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 不宜继续治疗、中途停止者; (3) 由于拒针畏针等而拒绝针灸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内经》毛刺法组
取穴:颈项部肌肉痉挛、条索状物及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操作:患者坐或俯卧位, 常规消毒后, 毫针浅刺颈项部1~2 mm, 以皮肤挂针不掉落为度。拇指向前, 食指向后单向捻针得气, 针下有沉紧感。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 使皮肤随针尖提起, “如拔毛状”, 反复3~5次后, 快速出针, 以不出血为度。多针浅刺, 以点带面, 至局部皮肤潮红。
 
2.2 常规针刺组
根据《针灸治疗学》[4]中颈椎病的取穴与行针手法。取穴:颈夹脊穴、天柱、阿是穴、后溪、申脉及悬钟;操作:患者坐或俯卧位, 常规消毒后, 根据患者肌肉厚薄程度, 常规针刺5~10 mm, 得气后行毫针泻法[5] (反复捻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为主, 捻转角度大, 频率快, 用力重, 刺激时间长) 。
 
两组每日1次, 一疗程5次, 共2个疗程。治疗后嘱患者防止颈部受寒, 端正坐姿、卧姿, 形成用颈的良好习惯, 减少伏案低头;放松颈部肌群,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疼痛视觉模拟法 (VAS) 评分
方法: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0 (无痛) 至10 (剧痛) 直线上指出相应位置进行评分[6]。评分越高, 疼痛越重。两组分别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评分。
 
3.1.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方法:NDI有10个问题, 每题为0~5分, 受试者应如实填写[7]。评分越高, 障碍越重。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DNI评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评价疗效。痊愈:评分下降≥90%;显效:评分下降70~90%;有效:评分下降30~69%;无效:评分下降<30%。
 
3.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1.0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数据, 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 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的数据, 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 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0.05) , 首次治疗后、疗程结束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0.01) 。两组间首次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间疗程结束后VAS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但《内经》毛刺法即时止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与常规针刺组比较, ○P<0.01。
 
3.4.2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比较
两组治疗前DNI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治疗后DN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均P<0.01) , 两组治疗后DNI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疗程结束后, 两组对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改善相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DNI) 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内经》毛刺法组总有效率96.6%, 常规针刺组90.0%, 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 P>0.05, 表明疗程结束后, 《内经》毛刺法与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相当。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属于中医学中“颈项痛”“痹症”的范畴, 主要与长期伏案久坐、跌扑损伤、外邪侵袭或年迈体虚、肝肾不足等有关[4]。内外因共同作用于颈项部, 致使局部营卫不调、气血不畅、风寒湿邪趁虚而入致经脉痹阻, “不通则痛”。在治疗上, 传统医学多采用针刺、小针刀、锋钩针或火针等治疗方法[9], 但是穴位作为“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的地方, 是一个升降浮沉的动态过程[10], 不能局限于机械的按时取穴[11], 也不能局限于西医解剖的“皮肉筋骨也”, 此病的治疗应重视调“气”的作用。《灵枢·本藏》曰:“卫气者, 所以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充则分肉解利”, 《针灸大成》曰:“百病所起, 皆始于荣卫, 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是以刺法中但举荣卫, 盖取荣卫逆顺, 则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虽然颈型颈椎病病变范围涉及皮、肉、筋、骨, 但是“刺法中但举荣卫”, 运用手法轻微的《内经》毛刺法浅刺皮肤, 以期“无针伤肉”, 重在活动腠理、拨动气血、调和营卫、疏通经络, 最终驱邪外出, 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毛刺, 属于“九刺”范畴, 见于《灵枢·官针》, “毛刺者, 刺浮痹于皮肤也”, 指出治疗皮肤浅表部位的痹症时, 可用毛刺法。研究者文献研究发现, 在《灵枢·官针》中毛刺操作上与“五刺”中“半刺”相似, “半刺者, 浅内而急发针, 无针伤肉, 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 此肺之应也”。从文中看, 五刺应五脏, 其中半刺应肺, 并且操作手法明确, 而肺主气, 主皮毛, 毛刺用来治疗病位在皮的浮痹, 但是又缺乏具体操作。两种刺法通过“半刺-肺-皮毛-毛刺”相互联系, 应是异名同谓, 故将其结合、整理、研究, 创制了“《内经》毛刺法”的操作。在具体操作时, 先寻摸局部肌肉痉挛、条索状物及压痛点等阳性反应点, “以痛为腧”, 继而针刺深度在1~2分, 稍微单向捻转, 得气后快速带动大片皮肤肌肉向上提拉抖动, “如拔毛状”, 然后放松, 在一提一松之间, 通络散结、活血祛瘀, 以解除痉挛、消肿除胀、减轻疼痛, 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 降低颈椎障碍, 使受压迫、黏连、条索、不通的组织恢复原状。并且半刺的“半”, 颜师古注《汉书·李陵传》曰:“半曰判。判, 大片也”, 即“半”意为“大片”, 是对操作中“如拔毛状”进行提拉时牵动大片皮肤、肌肉的形象写照。
 
现代医学认为, 颈部软组织急性或慢性损伤、椎间盘退行性变、椎体或小关节错位是本病的基础。受寒、睡眠姿势使颈部肌肉、韧带、神经过度牵张或压迫而发病。最长受损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和斜角肌, 最常受累的神经是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副神经[12]。针对这些受损组织, 操作上提捏针柄向外做小幅度的提拉, 使皮肤肌肉随针尖提起, “如拔毛状”, 针刺深度没有达到肌肉深层而带动皮肤、肌肉、韧带、深浅筋膜进行抖动松解, 使局部肌肤潮红, 可有效消除颈项部肌肉挛缩, 扩张局部微循环, 改善颈椎局部组织血供, 使炎症、渗出及水肿加快代谢[13]。并且, 相关支配颈项部的神经穿行于各肌肉之间最终分布于皮肤表面, 通过针刺直接刺激神经末梢, 即可通过神经的传导作用将针刺效果传入在内的肌肉与筋膜[14], 不需将针深刺到肌层, 也不需要大刺激量的针刺手法。在临床上, 笔者观察到, 对于某些颈项部肌肉僵硬疼痛特别明显的患者, 进行局部深刺、大刺激量的泻法反而会加重疼痛和不适, 使肌肉更加紧张和痉挛。
 
本研究显示, 《内经》毛刺法和常规针刺对颈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90.0%, 且均能降低患者VAS、DNI评分, 也就提示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缓解颈项部疼痛, 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是, 通过对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即时止痛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内经》毛刺法即时止痛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针刺治疗, 表明《内经》毛刺法止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与常规针刺疗效相当, 但即时止痛效果好, 并且具有治疗次数少、缓解疼痛快、操作手法舒适无痛、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李子腾 刘佳 温玉洁 齐惜春 刘露露 王飞雪 郑君

上一篇:针刺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疗效研究

下一篇:推拿手法施术于颈前部软组织对颈椎病治疗的作用机制探讨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