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推拿手法施术于颈前部软组织对颈椎病治疗的作用机制探讨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 其周围的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 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组织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候群[1]。中医认为, 该病主要是因长期劳作、不良生活习惯, 使颈部筋骨肌肉过度疲劳, 气血瘀滞, 筋骨失于濡养所致。目前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 推拿、针灸、理疗、药物等方法都是较常见的保守疗法, 对该病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施术的靶点经常只局限在颈椎后部软组织, 从而忽略对颈椎前部软组织的治疗, 导致疗效有限, 病情缠绵难愈。本文对推拿手法施术于颈椎前部软组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 解剖基础
1.1 肌肉
颈椎前部肌肉可分为深层肌群及浅层肌群, 对颈椎的稳定性及功能有重要作用。
 
(1) 深层肌群
颈前部深层肌群包括头长肌及颈长肌等, 具有稳定椎体的作用, 深层肌肉收缩可以使椎体之间的联系更强韧[2]。当深层肌肉正常工作维持稳定的姿势时, 浅层肌肉才能有效产生生理动作, 颈部才能协调运动[3], 反之会影响颈部的正常生理运动。颈部深层肌肉的病理变化可能是颈椎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4], 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由于经常使用手机、电脑或长期伏案工作, 使颈椎深层肌群承担着更大的负荷, 正常颈部脊柱运动初始阶段最佳生理状态的维持有赖于颈部深层肌群的静力作用[5]。颈椎前方的头长肌、颈长肌附着在颈椎及胸椎椎体的前方及横突, 对颈椎的稳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疲劳及劳损的发生率更高, 同时颈部深层肌群对椎间盘及小关节影响较大, 对颈椎姿势的控制有关键作用[3]。颈椎生理曲度的异常与深层肌群也有重要的关系, 故深层肌群是治疗颈椎病不可忽视的重要结构, 也是治疗的关键部分。
 
(2) 浅层肌群
浅层肌群包括舌骨上下肌群及胸锁乳突肌等。浅层肌群主要对颈部动作起主导作用, 主要参与颈椎的前屈功能。由于长期低头, 大多数人的头颈部前移并后仰, 双肩前拢, 含胸驼背, 常出现颈背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头痛、颞下颌关节功能不良等。其病理机制从肌筋膜链上分析, 该形体在后表链上斜方肌和肩胛提肌为了代偿前伸的颈椎, 出现肌肉过度绷紧及拉长, 前表链上胸锁乳突肌为了使头部抬起而持续收缩形成短缩状态, 导致前屈的肌群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短缩状态[6], 造成颈椎曲度改变的同时, 增加了颈椎后方肌群的负荷, 无论肌肉是持续拉长还是持续短缩, 两者均会引起三磷酸腺苷 (ATP) 下降, 高尔基体增长过多, 肌纤维溶解, 挛缩成肌硬结, 生成激痛点[7], 长此以往将造成肌纤维撕裂、钙化及弹性下降、肌组织缩短等, 故改善颈前部浅层肌肉的紧张程度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环节。
 
1.2 神经
交感神经节是颈椎前方重要的神经之一, 包括颈上交感神经节、颈中交感神经节、星状交感神经节, 是颈椎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其进行治疗会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如对星状神经节的治疗范围遍及全身, 对自主神经系统、组织器官供血、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都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8]。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中, 阻滞星状神经节可抑制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功能, 从而抑制椎动脉的活动, 使椎动脉供血充足, 临床疗效满意[9], 故调节交感神经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1.3 其他软组织
颈部具有典型而精致的筋膜结构, 颈部所有解剖结构均与颈筋膜有密切的联系[10]。颈椎前部筋膜粘连增加了颈椎后部肌肉的负荷, 如在甲状腺手术术后, 伤口瘢痕恢复过程中会形成筋膜粘连, 增加颈椎后方肌群的负荷, 长时间积累是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 作用机制
中医认为推拿的主要作用是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以达到“骨正筋柔, 气血以流”的效果。现代医学阐述了推拿治疗在神经、体液及生物力学等多方面对施术部位产生作用, 有利于机体修复及疾病治疗。在颈椎病治疗中, 手法作用于颈椎前部软组织, 可起到松解肌肉、筋膜, 激活肌力及调节神经的作用, 是颈椎病手法治疗的关键环节。
 
2.1 松解
中医认为推拿有疏通经络、通经活血、宣通散结、松解粘连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 推拿手法可以治疗软组织慢性劳损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用性软组织挛缩, 解除软组织粘连, 改变软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改善微循环, 促进软组织内水肿的吸收, 恢复正常功能[11]。故手法作用可充分改善颈椎前部浅层肌肉及深层肌肉的紧张程度及筋膜粘连, 有效减轻颈椎后方肌群的负荷及颈椎曲度, 有利于颈椎的恢复。
 
2.2 激活
长期劳损的肌肉处于失活状态, 不能很好地稳定颈椎, 导致颈椎病的多发。通过推拿手法的操作, 能够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 增强肌力, 改善韧带、关节囊的弹性[11], 尤其是对颈前部深层肌群的手法治疗, 可保证颈部稳定性, 从而有效改善颈部症状。
 
2.3 调节
推拿手法对神经的调节有较明显的作用, 通过手法干预可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的含量, 使交感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而血清中内啡肽含量与全血中5-羟色胺含量均有增加, 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1]。通过推拿手法可直接点触颈前部的交感神经节, 调节交感神经, 改善由于交感神经引起的颈部症状。
 
3 小结
推拿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重视颈椎前部软组织的治疗能够增强疗效, 有利于颈椎病的康复, 故临床在治疗颈椎病时增加对颈椎前部软组织的手法治疗, 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唐桂华, 况时祥, 杨辉.用项针配合颈夹脊针法治疗颈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13) :35.
[2] 徐阿田, 曹昭懿.骨科物理治疗学 (上) [M].台北:禾枫书局, 2016:3-11.
[3]崔旭妍.颈伸肌群训练在颈椎病康复中的作用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9 (8) :82-84.
[4]郭云良, 陈伯华, 刘晓萍, 等.退变性颈椎失稳颈后深部肌肉的组织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99, 17 (2) :21-23.
[5]马学晓, 张高孟, 于腾波, 等.CT-1对神经再支配骨骼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44 (6) :505-507.
[6]徐斯勰, 钟世荣, 罗斌华, 等.龙氏治脊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 2017, 17 (9) :1377-1380, 1383.
[7]杨世辉, 孙艺娟, 陈祥楠, 等.不同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4, 35 (7) :1022-1024.
[8]张丽红.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机制[J].国外医学 (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2003, 24 (2) :79-81.
[9]陈金篆, 林财朱.电针刺激星状神经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 (19) :5467-5468.
[10]单建林, 姜恒, 李放.颈椎椎前筋膜的解剖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 29 (1) :13-16.
[11]王强.简述推拿手法的机理与治疗原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13 (1) :83-84.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李喆

上一篇:《内经》毛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对照观察

下一篇:针刺联合葛根汤治疗颈椎病48例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