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取穴双侧颈夹脊穴针刺治颈椎病

颈椎病治疗浅析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 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 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1] 。 根据我国 1992 年颈椎病专题研讨会确定,对颈椎 病定义所包含 3 个基本内容进行分类,即根据不 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将颈椎 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 感型以及其他型等 [2] 。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 “眩晕”、“痹证”等范畴,其特点是反复发作、 难以根治 [3] 。导师善于运用独特颈夹脊穴,并且 根据不同分型施以不同的手法,加上独特的加减 配穴, 同时重视针感的传导,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尤其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效果甚著。 杜宇征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 部主任医师,师承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 敏教授,是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的优秀传承者之 一,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近 30 年,秉承石老 的学术思想和行医风格,善于思考与总结,在石 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自2007年开始, 带领科研团队开展颈椎病的治疗, 注重针刺前的“守神”和针刺中的“针感”。创 立“通络理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良 好的疗效。

一、颈型颈椎病

此型表现为颈、肩及枕部疼痛等感觉异常, 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及颈部僵直状,以局部疼痛 为特点 [4] 。取穴:双侧颈夹脊穴、风池穴,患侧后 溪穴。操作方法 :以下穴位均用 0.25 mm×40 mm 不锈钢毫针。(1)选取双侧颈夹脊穴直刺 0.8~1.0 寸,患侧运用快针、不留针的方法,施以提插、 平补平泻手法,由于患侧肌肉较拘紧,不宜留针 强刺激,宜快针松解为主,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 健侧运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使局部有酸胀感。 (2) 双侧风池穴, 施提插捻转补法, 使局部有酸胀感。 (3) 颈夹脊穴起针后, 选取患侧后溪穴直刺0.8~1.0寸, 用运动针法,使患者取坐位,施小幅度、高频率提插 捻转补法,每间隔10 min施术1 min,共施术3次,施 术时嘱患者最大范围活动颈部。诸穴均留针30 min。 该型患者的治疗原则以疏风通络为主,同时 配合运动针法方能改善颈项活动受限的症状。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

此型为头痛、眩晕和视觉障碍 [5] ,主要以改 变体位诱发眩晕、头痛、闭目不欲睁和恶心呕吐为 特点。取穴:双侧颈夹脊穴、风池穴、完骨穴和天 柱穴。操作方法:以下穴位均用 0.25 mm×40 mm 不锈钢毫针。(1)双侧颈夹脊穴直刺 0.8~1.0 寸, 施提插、平补平泻手法,使局部有酸胀感及“上 下”走蹿感。(2)双侧风池穴、完骨穴和天柱穴 直刺 0.8~1.0 寸,施提插捻转泻法,务必使针感蹿 至前额。 诸穴均位于大脑后循环附近, 可直达病所, 达到疏经通络、 调和气血功效。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 其下有椎动脉、耳后动脉和枕动脉等,从而可增 强椎 - 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 况等以缓解症状,诸穴均留针 30 min。 导师强调以上诸穴刺激手法一定要达到量学 标准——使针感达到“上下”走蹿感及蹿至前额, 患者针后即感头晕减轻,双目视物清楚。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此型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缺乏客观的诊断标 准,其此类型为眩晕、头痛,但头部活动时并无 加重以及有心率较快、局部汗出、视物模糊和肢 体发凉怕冷等交感神经症状。取穴:人中穴、双侧内关穴、颈夹脊穴、风池穴和完骨穴。操作方法: 以下穴位均用0.25 mm×40 mm不锈钢毫针。(1)取 人中穴及双侧内关穴以“调神”,内关穴直刺 0.5~1.0 寸,用提插捻转泻法,施术 1 min,以局部 酸胀为度,人中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0.5 寸, 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单方向捻转 360°,使 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施雀啄手法,以患者流泪 或眼球湿润为度。(2)选用双侧颈夹脊穴、风池 穴和完骨穴,此类型颈椎病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 状相似,故要求实施手法及针感同上。 导师强调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须以“调 神”为基础,做到调神在先,调神为本。

四、脊髓型颈椎病

此类型颈椎病可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包括颈 肩痛、四肢麻木、行走无力和“踩棉花感”等, 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截瘫 [6] 。该型 病情较重,针刺可改善部分症状,建议行手术治 疗。取穴:双侧颈夹脊穴、秩边穴和水道穴等。 操作方法:(1)选用 0.25 mm×40 mm 不锈钢毫 针直刺取双侧颈夹脊穴直刺 0.8~1.0 寸,使局部有 向“下”走蹿感,留针 30 min。(2)排便困难时 选取秩边穴透水道穴,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屈膝, 选用 0.4 mm×150 mm 不锈钢针,以秩边穴向对侧 水道穴方向进针 3.5~4.0 寸,施以提插泻法,使麻 电感放射于会阴部,患者有排便感,不留针。

五、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类型为颈肩部不适、疼痛,伴上肢麻木疼 痛或放射痛,感觉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肌力下降,腱反射异常,功能丧失 [7] 。

取穴:双侧颈夹脊穴(或颈臂穴)、风池穴和 完骨穴,患侧曲池穴和外关穴。操作方法:(1)取 双侧颈夹脊穴、风池穴和完骨穴及患侧曲池穴和外 关穴,颈夹脊穴用 0.3 mm×75 mm 不锈钢针缓慢 刺入 1.5~2.0 寸, 细心体会针下有突破感后,行快 速、短促提插泻法 1 次,然后迅速将针提至肌层, 手法如“蜻蜓点水”般,使针感向指端或肩胛处 放射,直至患者上肢出现不自主抽动。痛轻患者此 法治疗 1~2 次,痛剧患者治疗 3~5 次,并根据患者 疼痛部位调整相应夹脊穴的位置,此法止痛效果立 竿见影。健侧颈夹脊穴,用 0.25 mm×40 mm 不锈 钢毫针,直刺 0.8~1.5 寸,施捻转泻法,使局部有 酸胀感;余穴施提插捻转泻法,以局部酸胀为度; 均留针 30 min。(2)导师认为,痛轻患者患侧颈 夹脊穴治疗 1~2 次后可改用患侧颈臂穴(即锁骨 内 1/3 与外 2/3 交点上 1.0 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 头后缘,平喉结处),采用 0.3 mm×75 mm 不锈 钢毫针直刺 1.5~2.0 寸,施提插泻法,使针感经上 臂蹿向手指,同时患者上肢也出现不自主抽动, 但针感较针刺颈夹脊穴略轻,适用于剧烈疼痛患 者经治疗后疼痛减轻者,留针 30 min。

患者男,56 岁。主因左上肢疼痛伴视物模糊 1 d。2015 年 9 月 22 日晨起后突然出现左肩胛至 左手指剧烈的放射性疼痛伴麻木,转头活动后及 左侧卧痛甚,左上肢抬举受限,视物模糊,夜间 仅睡眠 2 h,且需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遂于 23 日就诊于本院针灸部门诊。刻诊:患者神情, 表情痛苦,视物模糊,左上肢肢体疼痛剧烈,部 位固定,遇寒痛甚,左侧颈部肌肉紧张,C 4~6 椎 体局部有压痛。左上肢肌力Ⅲ级。压颈试验、臂 丛牵拉试验(+)。颈部 CT 检查:生理曲度变 直,C 4~6 椎体边缘可见不同程度骨质增生,C 3~4 、 C 4~5 、C 5~6 椎间盘突出并继发相应椎管狭窄。主诉 疼痛程度分级法(verbal rating scales,VRS)评分 为Ⅲ级 (重度) , 简化的McGill疼痛量表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25 分。 既往颈椎病病史 13 年。食纳少,寐欠安,二便调, 舌淡,苔薄白,脉弦紧。病机为寒邪兼夹风湿, 留滞经脉,痹阻气血。中医诊断:痹证,证型: 痛痹。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原则散 寒通络、祛风除湿、调和气血。操作方法 :取双 侧 C 4~6 夹脊穴、风池穴、完骨穴及患侧曲池穴、 外关穴,治疗手法同前介绍;加患侧肩髃穴和肩 贞穴,用 0.25 mm×40 mm 毫针,施捻转泻法, 使局部酸胀为度。诸穴留针 30 min。治疗过程: 针刺治疗1次/d, 10次为1个疗程。 由于疼痛剧烈, 起初 3 日每日针刺颈夹脊穴需有 1 次抽动,疼痛 减轻后针刺患侧颈夹脊穴改为颈臂穴,使隔日抽 动 1 次,全部治疗过程共抽动 6 次。针刺 10 次后, 患者左上肢疼痛显著减轻,疼痛范围仅限于左拇 指及食指,视物清晰,左上肢肌力Ⅴ级,VRS 评 分为Ⅰ级,SF-MPQ 评分为 3 分。

讨论 导师认为,颈椎病属“痹证”的范畴, 多因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或复感风寒湿邪,致 经脉闭阻,气血失和,故治疗上应以“通络理筋” 为治疗原则,多采用泻法,注重针感的传导方向 及手法的刺激强度,从而达到疏通经脉气血的效 果。以颈夹脊穴为主穴,其夹督脉而行,而督脉 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故针刺夹脊穴 可达到疏通经络和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8] 。尤其 神经根型颈椎病要着重强调针刺时的抽动感,但 需因人而宜、因疼痛程度而别,坚持适度原则, 从而起到通络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首先,所 选穴位多位于颈部,夹脊穴相应椎骨下方有相应 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风池 穴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枕小神经分支分布,完骨 穴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及枕小神经本干分布等, 诸穴同用,可促进大脑及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 痛、头晕等症状。其次,针刺治疗能够通过对脑 啡肽神经元与粗纤维进行刺激和兴奋达到镇痛的 功效 [9] ,发挥针刺止痛的特色优势疗法。导师凭 多年经验,总结出用穴之道,对不同类型的颈椎 病采取相同的穴位,而采用相同的穴位又实施不 同的手法,可谓“异病同穴、同穴异治”在临床 上收到显著的疗效。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路瑶瑶 杜宇征 赵琦

上一篇:食道型颈椎病,施以针穴捻转补法

下一篇:颈椎病 风府穴与哑门穴指针手法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