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外科>骨伤科>颈椎病>正文

项痹针刺方 鲍庆祥治颈椎病

鲍庆祥,1944年出生,江苏太仓人,太仓市名中医。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为吴门医派“尢氏针灸”第五代传承人、太仓市娄东中医流派研究会副会长,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后遗症、面瘫、妇科病等。
 
组成:颈7夹脊、胸1夹脊、足三里、阳陵泉、风池、外关、颈穴(第二掌骨全息律穴位)。
 
功效:疏调气血,祛风散寒,舒筋止痛。
 
主治:项痹病(颈椎病)。
 
操作:颈7夹脊、胸1夹脊略向脊椎直刺,直达骨部,使针感沿背部微微放散,寒湿偏重者予以温针灸;足三里运用调补手法,针感柔和,使针感沿足阳明胃经向足背放散;阳陵泉运用疏通手法,使针感向下肢放散;风池向鼻尖方向针刺约0.8寸,针感局部放散为宜;颈穴在第二掌骨头桡侧赤白肉交际处,紧贴掌骨干掌侧垂直进针,深度要透过第二掌骨头,针刺手法用强刺激捻转数次后做定向捻转以针下有缠涩感为佳;外关平补平泻。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方解:项痹病(颈椎病)多是由于长期姿势不良、慢性劳损等造成颈椎间盘、韧带以及关节囊退变、颈椎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病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综合证候群。鲍庆祥认为,本病多由正气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致局部脉络空虚;腠理疏泄、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而不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项背部疼痛不适、手臂麻木、头晕目眩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本方中颈7夹脊、胸1夹脊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可以有效调畅脊柱区经络气血,激发两经之经气,达到通经活络、舒筋解结、改善局部微循环之效。鲍庆祥认为这对夹脊穴位于大椎附近,是阳气汇聚之地,针刺其可振奋阳气,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治疗项痹病时要注重顾护脾胃之气,针刺足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使之受纳运化增强,气血旺盛,加速治愈过程,这也体现治病必求其本的思想。如《灵枢·四时气》载:“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合穴,《难经·四十五难》谓:“筋会阳陵泉。”该穴是筋气聚会之处,具有壮筋和舒筋的作用,针刺阳陵泉可通调少阳气血,通达半表半里气机,利于全身筋肉气血贯通,从而有助于缓解颈部酸痛等症状。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穴,与阳维脉交会,阳维脉主阳之表,针刺风池可祛风散寒止痛。外关属手少阳三焦经,有通经活络、疏风解表的作用,在《杂病穴法歌》中记载外关可治“一切风寒暑湿邪”,该穴是治疗多种痹症常用穴。颈穴是全息理论的穴位,是鲍庆祥治疗项痹病的经验穴。
 
加减:肩臂酸痛者,加肩井、肩髃、曲池;手臂麻木者,加少海、手三里、内关、八邪;背部疼痛者,加天宗、胸椎相应夹脊;头晕目眩者,加上星、百会、印堂;心悸失眠者,加神门、内关、照海等。(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金浪卫生院肖福君整理)

上一篇:颈椎病运用针刀疗法中医药治疗新思路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