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皮肤性病>癣病>正文

论治免疫皮肤病 银屑病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岐黄学者、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温成平致力于中医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和科研研究,擅长治疗各类免疫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现将温成平治疗免疫皮肤病的理论思想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治病求本审证求因
 
温成平认为治病首需识病,尤其是治疗免疫风湿病等慢性病和难治性疾病。识病就是认识到每种疾病的基本矛盾,全面掌握疾病规律,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在此基础上辨治疾病。而证候之寒热表里虚实,仅是从属于基本矛盾的不同表现。病是本、是纲,证是标、是目,证依附于病。温成平在诊治免疫皮肤病的时候,往往先辨病,后辨证,再议治。诚如清代徐灵胎在《兰台轨范·序》所言:“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的组织器官。既有独特免疫功能,又与全身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温成平认为免疫皮肤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是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紊乱的表现。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六淫、饮食不节等诸方面。精细审因,往往是辨证准确的先导,能为立法遣药提供可靠的依据。如针对湿疹、荨麻疹等病因,传统中医认为多与“脾虚湿困”“血虚生风”等因素有关。温成平分析现代临床特征,发现除了患者的体质因素和遗传素质之外,还与当今的环境污染、食物毒素有关,工作压力和精神因素等则会加重病情。所以会根据不同个体表现,运用疏风解毒、运脾解毒和疏肝解郁等治法,得到较好的效果。
 
依法立方衷中参西
 
温成平强调运用中医药需辨证论治,可以结合临床中药药理研究加减用药。温成平临诊处方多以传统方剂为基础方,认为传统方剂是为具体治法而立,经过数千年中医临床验证,有较强的有效性、安全性。如《金匮要略》中的枳术汤,其中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利水,偏于治脾虚之本,兼治脾湿之标;枳实行气消积、化痰除痞,着重去除脾虚所致之气滞、食积、痰浊,防止其继续淤积成毒。两药合用,对于脾虚之疾可标本兼治。
 
温成平常言“医学上厚古而不可泥古”,临证辨证施治,不可拘泥于常法,时刻保持一种圆机活法的心态,一切要以病证转归为治疗的前提。温成平用药,往往不拘泥于原方,而是根据传统方剂的组方立法原则,加减选用针对性更强的药物。其对中药有深刻独特的认识,除了在掌握药物归经、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医学对中药药理的研究指导组方,使中医疗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实践证明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如生地黄滋补肾阴,调节免疫,提高体内激素水平,长期应用以助逐渐撤减激素,提高疗效,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
 
分期论治以平为期
 
急性期凉血解毒免疫皮肤病起病较急者,如荨麻疹、银屑病进行期,多见皮疹色红,甚者鲜红,皮疹不断出现,瘙痒明显,同时伴有咽喉红肿,口渴思饮,甚则发热,脉数,舌红苔黄。此为气分有热,波及营血,治宜清热凉血,透疹止痒。温成平特别指出,此期主要矛盾为热,兼有毒邪,不可纯用苦寒,清热解毒虽可祛火,但无宣散开闭之力,过用则热被寒遏,余热内郁,乘机反复。故应加清透之品,使火热之邪得其出路而外达。
 
迁延期养血活络免疫皮肤病多病情顽固,早期失治则病情反复,迁延日久,且患者多求助西医,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温成平认为此时应滋阴养血、润燥止痒。常用地黄饮子合消风散加减。药用当归、生地黄、白芍、黄芪、党参、防风、黄芩、苦参等。其中,当归、生地黄、白芍、黄芪、党参气阴双补,酌加徐长卿、夜交藤、白鲜皮、凌霄花等以达疏通气血、祛风止痒之功。
 
缓解期健脾解郁西医常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免疫皮肤病,该类药物会克伐胃气;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常过用寒凉,尤易败伤胃气;迁延期滋阴药物易滋腻碍脾。故缓解期用药不忘健脾,同时温成平认为中医诊疗尚要洞悉患者脾气性情等,予以心理调护,才能精准辨治,以获良效。温成平会鼓励患者树立必胜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往往再三叮嘱患者遵从医嘱,戒急于求成,保持情绪平稳,忌大起大落和多愁善感。多听轻音乐,环境宽松,生活规律,避免劳累、不恰当停药等发病诱因。
 
天人相应重视伏邪
 
温成平遵循“天人相应”理论,在多年的临证中发现,有一部分免疫皮肤病迁延不愈,且逢季节变换,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如一部分银屑病在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而荨麻疹,则常起于春季,在夏秋季节加重。故认为与伏邪有关。伏邪多由于外感邪气内陷,正虚无力抗邪,邪渐入里,深入气分、血分、膜原、脏腑,成为痼疾,此与这一部分患者的病机相符。
 
遇冷天加重或复发,夏季明显减轻或消退的免疫皮肤病患者,多伴形寒肢冷,胸中燥热,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脉紧或涩。温成平认为,此因患者体内素有蕴热,风寒之邪外袭,令卫阳郁闭,内热郁闭不得外散,遂致皮损复发或加重。治法发汗解肌,调和营卫。常用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加减,药用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荆芥、苍耳子等。
 
对于春季多发之免疫皮肤病,其因此证瘙痒、蒸蒸发热、春夏好发,符合伏邪“冬不藏精,春必温病”“邪伏膜原”等特点。症见风团色暗红,散在发作,隐隐作痒,伴潮热,入夜尤甚,舌紫黯,脉细涩。《伤寒论》言:“伤寒,瘀热在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言:“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升麻鳖甲汤主之。”方选升麻鳖甲汤加减。药用炙鳖甲、青蒿、升麻、鸡血藤、三棱、红花、桃仁、防风、赤小豆、白鲜皮、地肤子、牡丹皮、知母、炒白术、炙甘草等。
 
典型医案
 
患者某,女,23岁,2017年5月20日就诊:诉全身皮肤出现红斑、鳞屑5月余。患者于今年1月初患感冒,咽喉疼痛,1周后出现全身泛发红色皮疹,呈点状,伴少量鳞屑,当时未予重视,病情进展,皮疹逐渐扩大呈片状,瘙痒。在本地医院治疗,予苦参洗剂等治疗未见好转,故来求治。纳可,眠欠佳,二便正常。头皮、躯干、四肢可见泛发红斑,上盖银白色鳞屑,基底潮红,部分融合成片,瘙痒明显。舌红,苔净,脉细弦。
 
诊断:(血热型)白疕(西医称为寻常型银屑病)。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30g,生地黄30g,牡丹皮10g,赤芍10g,虎杖20g,炒槐花15g,金银花15g,大青叶15g,土茯苓20g,生甘草6g。7服,每日1服,水煎服。
 
5月27日二诊:红斑颜色较前变淡,鳞屑减少,仍感瘙痒明显,舌脉同前。上方去水牛角,生地黄减至10g,加乌梢蛇12g,以加强祛风止痒之力,14服,每日1服,水煎服。
 
6月9日三诊:服上方两周后,皮疹部分消退,色暗红,鳞屑变薄,皮肤干燥,瘙痒明显减轻,舌暗红、苔薄,脉细。上方去大青叶,加当归12g。28服,每日1服,水煎服。继服4周,皮疹完全消退,瘙痒基本消失,后遗部分色素沉着。嘱继续调理以巩固疗效。
 
按此患者银屑病初发,病程尚短,由咽炎诱发,初起呈点状皮疹,属寻常型银屑病,后未经有效治疗,皮疹扩大,泛发全身,上覆盖银白色鳞屑。其皮疹色红,基底潮红,舌红苔少,脉弦,证属血分有热。患者素体血中蕴热,复感风热毒邪,阻于皮肤,郁而化热,两阳相合,内入营血,外发肌肤,而发为本病。故治疗以凉血解毒为主。方中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虎杖清热凉血散瘀;金银花宣解透邪;大青叶、土茯苓清热解毒;炒槐花凉血清肝,生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凉血解毒之效。三诊时周身皮损暗红,鳞屑薄,皮肤干燥,故加当归以养血润燥。(冯炯 周东海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臧敏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

上一篇:寻常型银屑病 背俞穴拔罐放血疗法联合凉血消银丸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