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病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9%以上。而斑块型银屑病又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主要表现形式,以浸润、肥厚的斑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是较为难治的一型,病程顽固,易于反复[1]。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免疫抑制药物、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促细胞分化剂、抗生素及生物制剂等,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疗效较差,不能遏制其复发,且存在较多毒副作用,部分药物价格昂贵。加之斑块型银屑病病情迁延,顽固不愈,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还给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寻找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是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重点研究方向。中医药在治疗银屑病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放血疗法及近代衍生的走罐疗法简单易行,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越来越被广大医家推崇,将其应用于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2017版银屑病中医治疗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了包括放血疗法及走罐疗法在内的银屑病中医诊疗规范[3]。
山西省中医院皮科在临床工作中长期运用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总结出相应的操作流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并在临床观察及文献研究中发现二者在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中具有协同作用。笔者结合中医理论及相关现代医学研究,从二者的操作及理论基础的异同初步探讨走罐疗法和放血疗法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1 走罐疗法与放血疗法及其联用的操作
1.1 走罐疗法
选择口径大且罐口平滑的火罐,将95%酒精棉球点燃后伸入火罐内,绕1周后迅速撤出,待火罐内的空气燃尽,利用其负压快速将罐体吸附于欲拔罐部位皮肤。一手握住罐体在皮肤上由皮损近心端向远心端快速移动,速度10~15cm/s,吸附力以罐内皮肤凸起3~4mm为宜,每次移动方向一致(腰腹部可沿带脉循行方向,背部可沿督脉循行方向,也可根据斑块的形态拉动罐体),当火罐移动至正常皮肤后稍向一侧用力将其与皮肤分离。依此方法反复游走40次,每5次更换火罐,更换间歇不超过10s,直至相应部位皮肤充血、潮红或出现瘀血时,将火罐取下[4,5]。
1.2 放血疗法
常规消毒施术部位皮肤,手持三棱针或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针头在皮损处快速点刺5~7针,点刺深度因皮损厚度而不同,应在皮损基底部以上,点到针出,快进快出。将火罐拔于点刺部位皮损肌肤,罐内皮肤以点刺部位为中心,先远心端,后近心端。留罐5min,罐内血液基本凝固后取罐。取罐后用干棉签擦净血液,压迫止血,并对针孔进行消毒处理。出血量每个火罐内以3~5 mL,一次出血总量不超过20 mL为宜[6,7,8]。
1.3 联合疗法
选择银屑病患者斑块部位皮肤,先行走罐治疗,治疗完毕后,随即于上述部位进行放血疗法,同时于五脏俞行放血疗法。走罐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放血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 走罐疗法与放血疗法联合应用的作用机制
2.1 中医作用机制
(1)开通玄府,扶正祛邪
玄府来源于《黄帝内经》,指气、血、津、液、精、神升降出入的微细孔窍及其通道结构,能够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具有广泛性、微观性、开阖性和通利性等特点[9]。可见玄府贵在通利,而开通玄府则是使病变的玄府恢复其功能特性。玄府郁闭日久,则气滞、水阻、津停、血瘀,邪郁玄府,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可见肌肤表面暗红斑块,浸润、肥厚、干燥。“盛则泻之”“菀陈则除之”。走罐疗法重在开通玄府,解表祛邪,借助“汗法”,给邪以出路,拔除体内邪气,祛邪外出,使病邪由外而解[10]。放血疗法重在“透邪外出”,通过放血开通玄府,解表祛邪,给邪以出路,使病邪由外而解。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共奏开通玄府、透邪外出之功。
(2)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火罐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温热刺激本身能够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走罐疗法在皮损处快速推拉罐体,推动营血在脉中运行,可起到行气通脉、活血化瘀、引邪外出的作用。经络分布于人体全身,具有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营养全身、抗御病邪的作用,是人体的调控系统。当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时,走罐疗法可以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引导体表的营卫之气重新输布,鼓动经脉,疏通凝滞的气血,调动体内元气,使空虚的经脉气血充盈,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畅通经络气血,濡养组织皮毛[9]。放血疗法则是通过放出局部瘀滞的血液而达到“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作用,畅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濡养组织皮毛,祛瘀生新,使气血瘀滞的一系列病变恢复正常。二者殊途同归,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调和,组织皮毛得以濡养。
(3)调整阴阳气血平衡
中医主张阴阳平衡、和谐。《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认为阴阳在互为消长的生克运动中保持动态平衡,机体只有在阴阳平衡协调的状态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若相互制约的功能出现紊乱,则表现出亚健康状态,甚至疾病。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本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内至五脏六腑、外至筋骨毛皮,都必须在气血调和、运行不息、濡养滋润的情况下,才能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素问·调经论》载:“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可见气血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走罐疗法可起到扶正固本、补虚泻实、畅行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而放血疗法在放出局部血液,使病邪随之而散的同时,达到畅通经络、调畅气血、调和阴阳之目的。二者协同使机体偏盛、偏衰之阴阳气血得以纠正,达到新的平衡协调[10]。
(4)疏散风阳,沟通五脏
斑块型银屑病皮疹好发于头皮、腰背、四肢伸侧等处,多为阳经分布区域,病位多在表,病性多属热,根据八纲辨证,表证、热证属阳,故取穴多以阳经穴位为主,重点取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足太阳膀胱经可散一身之风阳,背俞穴经气内注脏腑。肺主皮毛,取肺俞能宣肺气,解除表邪。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若心火亢盛或血脉瘀滞,则热炼营阴,肌肤失荣;肝藏血,主疏泄,若肝郁血滞,气机不调,则肌肤营卫不固,只有肝气疏泄条达,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取肝俞、心俞可疏理肝气而开郁结,疏通血脉而除郁热。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湿化热,郁于肌肤,或气血乏源,则肌肤失养,取脾俞可奏健脾化湿之功,使气血生化有源。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主藏精,取肾俞可调补肾气,燮理一身阴阳[11]。
2.2 现代医学研究
(1)改善微循环,促进皮损消退
走罐可使机体产生温热作用和良性刺激作用[4],扩张毛细血管,使局部组织充血,改善局部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皮肤组织在走罐治疗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充盈,有利于放血疗法的实施。放血疗法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局部血液的排出,可改善皮损处组织微循环障碍,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血流,清除病损处的代谢障碍,增加局部组织血氧含量,减少血管渗出,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9];另一方面通过刺激血管壁神经,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强化血管的调节作用而间接改善微循环,继而改善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12]。
(2)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性疾病,而紊乱的细胞因子是病理过程中复杂连锁反应的重要环节,这些细胞因子促进了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参与了炎症反应。走罐疗法可以增加局部皮肤的血氧供给及营养供应,增强皮肤细胞活力;走罐时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产生自身溶血现象,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的组织器官产生双向调节作用,增强免疫功能;通过改善循环,使白细胞总数增多,吞噬作用加强,局部炎症和水肿得以吸收、消退。放血疗法通过局部血液的排出,改善微循环,可以降低IgE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lβ、IL-2、IL-4、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纠正Th1、Th2失衡状态[4,11]。二者结合共同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使皮肤对外界变化的耐受力增强,敏感性下降,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使疾病向愈。
(3)促进药物吸收
走罐疗法还可作为一种经皮给药物理促渗技术[13]。走罐疗法对人体皮肤产生的机械物理刺激作用,可增宽皮肤表皮层裂隙,在走罐的同时经皮给药,可提高外用药物的透皮吸收率,提高临床疗效。
3 总结
走罐疗法与放血疗法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在操作上简便易行,充分发挥了中医非药物治疗简、便、验、廉的优势;二者在机制上相辅相成,联合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既有走罐疗法的优势,又结合了放血疗法的优点,发挥协同作用。走罐疗法与放血疗法联合应用,开通玄府,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疏通,侵入人体的风、湿、热诸邪及瘀血、滞气、痰湿得以外出,沟通表里,借经脉传导作用于五脏,从而使五脏气血阴阳趋于平衡,皮肤内外得以平和协调,促进疾病向愈。同时二者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皮损消退,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还可促进药物的吸收。总之,二者联用可加快斑块型银屑病皮损变薄,促进皮损消退,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可为临床探寻中医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依据。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吴明明 肖晶 王建青 杜桂营 陈战 凌晓燕 张春燕 王昆
山西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