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中风>正文

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

足下垂是阻碍脑卒中患者恢复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中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治疗尚缺乏特效疗法,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运动疗法、足踝矫形器、低频脉冲电治疗及针灸治疗等[1,2,3,4]。这些疗法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也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总体上,脑卒中后足下垂目前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研究观察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0±12.8)岁,病程中位数37(30,53)d。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59.3±12.9)岁,病程中位数40(28,60)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于2020年4月7日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急性发病,局灶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CT或磁共振成像显示脑出血或有梗死灶[5]。
 
(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中的诊断标准[6]。主症:偏瘫,神志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㖞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具备主症两项以上,或主症1项、次症两项,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足下垂确为脑卒中所致;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与治疗师能良好配合;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有明显的感觉功能障碍者;有严重心、肝、肾疾病或癫痫病史者;踝关节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者;下肢存在痉挛者;严重畏针或晕针者。
 
1.5 脱落标准
研究过程中不愿继续配合治疗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能继续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双膝下垫一枕垫,使髋膝关节微屈,医者握住患者患侧足底前部与足跟部,做缓慢的足背伸及外翻运动,然后缓慢复原,重复上述操作50次。患者坐位,膝关节屈曲成90°角,足跟着地,缓慢交替做前脚掌击地的运动。患者站立位,健侧负重,患侧在屈髋屈膝状态下缓慢做足背伸及外翻运动。患者用患侧腿向前迈步时,尽可能使足跟先着地。上述康复过程均在医者的监督与辅助下完成。每次30 min, 每日1次,每周5 d, 休息两日。治疗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密集针刺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取0.30 mm×40 mm的毫针,行常规消毒后,直刺患者患侧解溪穴,并以解溪穴为圆心,于半径约1 cm的圆上,每隔约0.5 cm针刺1针,针尖朝向解溪穴,行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30 min, 每日1次,每周5 d, 4周为1个疗程。肌内效贴法:①放松腓肠肌:患者取俯卧位,医者采用Y型贴布,从患者足底开始,以自然拉力包裹住后踝,到跟腱处分开,沿腓肠肌的走行方向贴扎,分别止于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②促进胫前肌收缩:患者取仰卧位,医者采用I型贴布,从患者胫骨外侧面起,以自然拉力沿胫骨前肌向下贴扎,绕过踝关节,止于足背处。③促进腓骨长短肌收缩: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足踝取中立位,医者采用I型贴布,以自然拉力从患者腓骨小头下方开始向外踝方向牵拉,向下延展至第5跖骨外缘。每次贴扎维持两日左右,每次结束后换1次贴布,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踝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为0°~20°),测量的角度越大,说明踝关节的背伸功能越好。②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进行评定,分值为0~34分,分值越高表明下肢功能越好。③步行功能。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进行评定,分为0~5级,分级越高表明独立性越强,步行功能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比较[°,M(Q1,Q3)]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角度 治疗后角度
观察组 30 0(0,0) 9(5,10)△▲
对照组 30 0(0,0) 0(0,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M(Q1,Q3)]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评分 治疗后评分
观察组 30 7.0(5.0,9.0) 11.0(11.0,15.0)△▲
对照组 30 5.5(4.0,7.0) 9.0(7.0,11.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治疗前后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比较[级,M(Q1,Q3)]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级 治疗后分级
观察组 30 0(0,0) 2(1,3)△▲
对照组 30 0(0,0) 1(0,1)△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脑卒中后足下垂会导致患者行走困难,丧失平衡,增加跌倒的风险,对下肢运动功能有显著的影响[7]。足下垂是目前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治疗中较难处理的问题,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于不可逆的中枢神经损伤,引起大脑皮层支配的高级运动功能受到抑制,失去对脊髓内低级神经运动功能的控制,低级运动神经发生无抑制的兴奋,进而导致小腿后群、前肌群及外侧肌群肌张力的改变,踝关节屈伸肌力不平衡,造成足背伸困难[8]。
 
足下垂作为中风偏瘫的主要后遗症之一,可归属于中医“中风”范畴。中医学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治疗主要有针刺、中药熏洗、推拿等,其中针刺疗法为主流,但因学术流派较多、针刺手法不同,手法操作对术者要求较高,治疗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运用毫针对踝关节局部进行密集针刺,主要是受到银质针疗法的启发。银质针疗法治疗时采用密集针刺,刺激量较大,临床效果较好,但银质针疗法针具较粗、进针时患者疼痛明显,且操作复杂,患者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依从性较差。毫针密集针刺综合了传统针刺疗法与银质针疗法的优势,针具较细,创伤少,进针时患者相对痛苦较小,更容易接受[9,10]。密集针刺法对局部的刺激量相对更大,更有利于肌力的改善。除此之外,该针刺方法只需对踝关节局部进行密集针刺即可,不需做复杂的针刺手法,对术者针刺手法的操作要求较低,推广更加容易。
 
近年来,我院将肌内效贴技术广泛运用于中风患者的治疗中。相关研究也表明,肌内效贴有益于缓解脑卒中后患者痉挛,恢复其肢体功能[11,12,13],减轻卒中后肩部疼痛及肩关节半脱位[14,15,16]。肌内效贴不仅可以增强躯体感觉输入,抑制局部肿胀,缓解局部疼痛,还对关节和韧带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17,18]。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肌内效贴可以矫正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踝关节位置,改善踝关节屈伸角度,减少患侧足部旋转,稳定整体姿势控制,提高步行效率,改善行走功能[19,20]。肖勇等[21]研究认为,肌内效贴对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SHIN Y J等[22]研究表明,使用肌内效贴可以提高慢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基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肌内效贴在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状态方面有独特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本研究所选病例数相对较少,结论仍需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赵玄骥 佟磊 肖敏 蒙璐 薛小卫 陈才 杨景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上一篇:关元穴灸法 治中风半身不遂

下一篇: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