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中风>正文

刺络拔罐疗法防治中风高危因素的应用概况

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0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约为21/6 250,已成为我国国民首位死因。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肥胖等是导致中风发病率逐年递增的主要危险因素[1]。刺络拔罐自20世纪60年代杨永璇先生提倡以来,作为特色中医药疗法中的一种,在中风高危因素的防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将相关文献总结整理,具体如下。
 
1 高血压
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肝风”等范畴,其发生与风、火、痰、虚、瘀有关,亦属血瘀证范畴。病机为瘀血阻滞,血行不畅,五脏精华不能上充于脑所致。《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针者,虚则实之,实则泄之,菀陈则除之。”而刺血拔罐疗法遵循“菀陈则除之”理论,通过刺激皮表,使“血出邪尽,血气复行”,以达化癖、逐邪、活血、通络,以血调气,进而调整和恢复脏腑气血功能。研究也表明刺络拔罐能够调节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血脂,以及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从而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2,3,4]。
 
1.1原发性高血压
徐佳等[2]予以对照组30例单纯针刺,治疗组30例取背部压痛点或背俞穴先抽气罐拔5min,后以手术刀片刀尖从外向内以同心圆轨迹点刺50~100次,并拔罐15min,出血25~35mL,每周1次,治疗中维持药物。治疗4次后血压、血液流变学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全血黏度(10s、20s、40s、70s、110s时)和红细胞沉降率均优于对照组,但中医症状和体征比较无差异。冀晓薇[3]采用相同方案,分两组,每组60例,拔罐30 min。1个月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血压变化(收缩压、舒张压)、血脂(三酯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李芸佳[5]研究中两组均采用药物控制,一组以三棱针刺入大椎2分,出血后用硅胶罐拔罐20min,出血7~10mL,每周2次,另一组则拔竹罐。治疗10次后两组患者有效率无差异,但硅胶罐组满意度高于竹罐组(P<0.05)。赵东[6]治疗高血压1例,交替取肝俞、筋缩,梅花针中强度叩刺出血,叩击面积略小于火罐口,然后闪火拔罐5~10min,出血2~3mL,10min后血压正常,具有即刻降压效果,隔2日治疗1次,治疗5次血压稳定,2个月后血压稍偏高,取肝俞再次治疗后随访半年血压稳定。张文军等[7]将耳郭揉搓充血后向面部叠倒,用9号注射器针头刺破耳尖、耳背静脉,出血1~2mL,之后取大椎点刺3~5下并拔罐5min,至阳刺入有针感后出针并拔罐5min。前额痛或偏头痛者可局部刺络拔罐。15min后Ⅰ期患者总有效率为97.7%,Ⅱ期患者为95.38%,Ⅲ期患者为83.33%;收缩压最大降值为50 mm Hg(1 mm Hg=0.133kPa),平均下降9.25mm Hg;舒张压最大降值为30mm Hg,平均下降4.23mm Hg,且与病程、年龄无关,针刺后药物治疗。
 
1.2急进型高血压
郭克任[8]治疗急进型高血压35例,以三棱针点刺大椎出血后拔大号罐,出血10~20mL,并点刺耳尖、耳背降压沟,出血数滴。隔日治疗1次。结果30例患者治疗1次后血压下降明显,13例患者恢复正常,且头晕、头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稳定后药物控制。
 
1.3颈性高血压
邢军等[9]设对照组16例行常规针刺及辨证配穴(肝阳上亢配太冲、内关,气血亏虚配百会、足三里,痰湿中阻配阴陵泉)及颈夹脊(电针)治疗;治疗组38例,先取整脊、中渚和中平行平衡针法(辨证配穴同对照组),后行颈夹脊法,再用三棱针在大椎及阿是穴(局部压痛点)散刺3~8点,深0.1~0.2寸,并拔罐5~10min,出血2~5mL。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d。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中肝阳上亢型效果最佳。彭杰[10]治疗39例颈性高血压,先行颈椎调衡治疗,后针刀松解,于针眼处抽气拔罐10 min,最后行颈椎手法复位,总有效率为100%。
 
2 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血瘀。刺络拔罐能够达到祛瘀生新、泄热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证实刺络拔罐能够调节体内糖代谢,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中胰岛素含量[11]。彭杰[12]治疗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先行胸椎调衡治疗,后针刀松解,于针眼处抽气拔罐10min,最后行胸椎手法复位,总有效率为100%。郑海鹰等[13]治疗观察组108例糖尿病患者,三棱针点刺膈俞3下并拔罐15min,并结合胰俞温针灸,每周1次,同时配合针刺及胰俞温针灸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94例口服消渴方、六味地黄汤治疗。治疗1~3个疗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优于对照组,轻度者可停药,中度者可减少或维持原有药物。潘庆兵[14]治疗糖尿病患者52例,胰俞刺血拔罐,每周1次,结合地机、漏谷、三阴交、阳池针刺治疗,血糖正常后停药,结果总有效率为88.5%,其中6例随访2年未复发。
 
3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属中医“脂”“膏”范畴,病因为“痰浊”“血瘀”,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湿偏盛是该病的基本病机[15]。《素问·通评虚实论》云:“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而刺络泻血具有祛瘀生新功效,能够良性调节血液成分,降低血液黏稠度,纠正脂质代谢异常,减轻和延缓内皮细胞损伤[16]。赵荣[17]治疗高脂血症20例,交替取心俞、膈俞、肝俞穴,先观察穴位处是否有小络脉扩张或浮于皮肤之上,有则用三棱针点刺,无则选七星针中等力度叩刺,以出现血珠为度,3个穴位交替选用,同时结合针刺(取穴内关、中脘、丰隆,痰湿内盛加阴陵泉、天枢、曲池,气血瘀滞加膻中、合谷、三阴交,脾虚生湿加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及膀胱经走罐,每周2次。30次后总有效率为70%。
 
4 肥胖
肥胖指人体脂肪组织过度蓄积导致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种病理状态。《灵枢·逆顺肥瘦》载:“肥人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脾胃论》言:“能食而肥,厚味滋生痰涎。”可见,肥胖病与饮食过量、营养过剩相关。历代医家认为其发病多与气虚、痰、湿、瘀有关。如《医门法律》云“肥人湿多”。刺络放血可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虚实,调整紊乱的脏腑功能。沈明英[18]治疗10例轻、中度肥胖患者,主要取中脘、天枢、大横、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环跳、秩边、殷门、委中、承山等穴,腹、腰背、臀部脂肪堆积较多处七星针刺络拔罐8~10min,3d1次,并配合耳穴贴压。治疗3个月后,3例体质量正常,3例体质量下降,4例体质量下降且腰围、臀围均缩小。王锋[11]设对照组25例肥胖患者口服盐酸西布曲明;治疗组25例取关元、丰隆、足三里、天枢、大肠俞,大便秘结者加大横,腹部肥胖者明显者加水分,月经不调者加血海。以梅花针或三棱针点刺渗血后拔罐10~15min,前10d每3d治疗1次,之后每5d治疗1次。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体质量)比较无差异,但治疗组血清胰岛素含量优于对照组(P<0.05)。
 
5 刺络拔罐疗法防治中风高危因素的应用分析
由上可知,刺络拔罐疗法在中风病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肥胖方面均有研究应用。但相关研究应用较少,多数为早期文献,其中对高血压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于药物控制不佳及急性高血压患者,刺络拔罐能够起到较好的降压作用,尤其是即刻降压效果显著,但多数患者后期仍需药物维持,不能完全停药。同时对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轻中度肥胖患者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罐体有玻璃罐、抽气罐、硅胶罐和竹罐,有研究显示不同罐的疗效无差异[5]。针具多用三棱针,少用梅花针,偶用手术刀片和针刀,在针具选择上,扩大了早期三棱针刺血的范围,尤其是针刀的应用相当于定点点刺,起到刺络放血效果。留罐时间为5~30min不等,多数留罐5~10min,文献中抽气管[3]、硅胶罐和竹罐[5]留罐时间较长。由于文献较少,此规律可能尚不全面,且在刺络深度及次数、出血量、治疗频次及选穴上无相应研究。
 
研究发现刺络放血疗法通过疏通经络及祛瘀生新,调节机体脏腑功能。在循环系统方面,能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流变(降低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等)[19];在神经系统方面,能减缓丘脑区组织液流动,降低神经元代谢率,以及延长脑缺氧时间[20,21];在免疫方面,能降低白介素-1、白介素-6含量,以及升高CD4/CD8、白介素-2、IgG[22,23];在内分泌方面,能调节体内糖代谢,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中胰岛素含量[11],同时能降低肥胖者的体质量、腰围及臀围[18];同时促进体内脂质代谢,有效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24,25]。可见刺血疗法具有改善人体血液循环、调节血脂、调节糖代谢、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肥胖等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有较好的预防缓解作用[26]。
 
因此,须在刺络拔罐防治中风高危因素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同时对相同病证的不同刺络深度和次数、留罐时间、出血量、治疗频率及不同穴位等是否有疗效差异进行探索研究。本文搜集整理过程中,可能未全部搜索到相关文献,所得结论不一定全面,有待进一步归纳研究。对于发现的刺络拔罐应用中的不足,以期能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樊文朝 陈支援 崔晓 沈卫东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一篇: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自制通便膏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