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中风>正文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脑水肿是中风等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对于脑水肿的治疗,目前主要限于渗透性利尿或手术减压,不良反应较大。本研究旨在观察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后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鼠龄2~3个月,体质量250~300g,许可证编号:SCXK(军)2014-0001。
 
1.2 实验方法
(1)动物分组、模型制备及干预(1)动物分组:在SPSS 18.0统计软件中生成随机数字表,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井穴刺络放血组和井穴不放血组。实验观察周期为48h。(2)模型制备:模型组、井穴刺络放血组和井穴不放血组均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参照Zea Longa法)[1]。假手术组只分离右侧动脉而不插线。模型纳入与剔除标准:采用Zea Longa五级评分法[1]评定大鼠建模成功与否。评分于大鼠完全清醒后进行,评分2~3分(包括2分和3分)者纳入实验,2分以下及3分以上者予以剔除。(3)干预方法:井穴刺络放血组使用三棱针针具,于大鼠双侧前肢及后肢趾端的十二“井穴”(除去“涌泉”)点刺放血,针刺深度为1 mm,出血量为每穴15~20μL。三棱针针尖上1 mm处贴胶布以控制其刺入深度。井穴不放血组使用直径0.16 mm毫针针具,于相同取穴部位进行针刺,刺入后即出针不放血,针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毫针针尖上1 mm处贴胶布以控制其刺入深度。穴位定位方法采用比较解剖学,参照人体相应穴位解剖标志,在大鼠四肢的各趾相应部位选取。于动物苏醒后每日治疗2次,前肢趾端“井穴”与后肢趾端“井穴”交替进行,取材前(48h)共治疗4次。
 
(2)观察指标(1)脑组织含水量:取脑后,去除嗅球和小脑,沿中线分离左、右大脑半球,分别称量左脑与右脑湿重(Wet Weight,WW),然后置于110℃烘箱中至恒重,称量得干重(Dry Weight,DW)。脑含水量计算公式为:(WW-DW)/WW×100%。(2)脑密度:分别将左、右脑放入装有5mL 0.9%氯化钠注射液的量筒中,并使用1mL注射器抽取上升液体,上升液体读数为脑体积(Volume,V),脑密度计算公式为:WW/V。(3)脑系数:脑系数计算公式为:(WWoL+WWoR)/BW×100%,左脑脑系数计算公式为:WWoL/BW×100%,右脑脑系数=WWoR/BW×100%。(WWoL:左脑湿重;WWoR:右脑湿重;BW:体质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组织含水量比较
正常组、假手术组右脑含水量大致等于左脑(P>0.05);模型组右脑较左脑含水量明显增高(P<0.01),说明右侧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刺络放血组、井穴不放血组右脑含水量均明显高于左脑(P<0.01),但井穴刺络放血组右脑与左脑含水量的差值小于模型组和井穴不放血组,提示3组中,井穴刺络放血组的脑水肿严重程度最低。见表1。
 
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右脑含水量明显增高(P<0.01),说明造模后右侧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刺络放血组右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井穴刺络放血组对右侧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井穴不放血组右脑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和井穴刺络放血组(P<0.01),提示井穴不放血组对脑水肿的改善效果有限。见表1。
 
表1 各组中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较
注:与同组左脑比较,**P<0.01;与模型组同侧比较,△△P<0.01;与正常组同侧比较,▲▲P<0.01;与井穴刺络放血组同侧比较,##P<0.01。
 
2.2 脑密度比较
正常组、假手术组右脑密度大致等于左脑(P>0.05);模型组右脑密度较左脑明显降低(P<0.01),说明右侧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不放血组右脑密度仍明显低于左脑(P<0.01),提示右侧脑水肿仍比较严重。井穴刺络放血组左、右两侧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右侧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见表2。
 
模型组的右脑密度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说明造模后右侧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不放血组右脑密度较模型组虽有所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且明显低于井穴刺络放血组(P<0.01),提示井穴不放血组右侧脑水肿无明显改善。井穴刺络放血组右脑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井穴刺络放血对脑水肿有明显的积极改善效果。见表2。
 
表2 各组中风大鼠脑密度比较
注:与同组左脑比较,**P<0.01;与模型组同侧比较,△△P<0.01;与正常组同侧比较,▲▲P<0.01;与井穴刺络放血组同侧比较,##P<0.01。
 
2.3 脑系数比较
正常组、假手术组右脑脑系数大致等于左脑(P>0.05);模型组右脑脑系数明显高于左脑(P<0.01),说明右侧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不放血组、井穴刺络放血组右脑脑系数明显高于左脑(P<0.01),但两组右脑脑系数均低于模型组,提示这两组右侧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有所降低。见表3。
 
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右脑脑系数明显降低(P<0.01),说明右侧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不放血组右脑脑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和井穴刺络放血组(P<0.01),但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右侧脑水肿仍然严重,但有一定的改善。井穴刺络放血组右脑脑系数虽仍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提示井穴刺络放血对右侧脑水肿有改善作用。见表3。
 
模型组脑系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说明造模后脑水肿严重,造模成功。井穴不放血组脑系数高于井穴刺络放血组(P>0.05),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但低于模型组(P>0.05),提示脑水肿仍然严重,但有一定的改善。较模型组,井穴刺络放血组脑系数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井穴刺络放血对脑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见表3。
 
表3 各组中风大鼠脑系数比较
注:与同组左脑比较,**P<0.01;与模型组同侧比较,△△P<0.01;与正常组同侧比较,▲▲P<0.01;与井穴刺络放血组同侧比较,##P<0.01。
 
3 讨论
2013年8月24日召开的第9次中医急诊学术研讨会提出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急诊学科,使中医药在各种急性疾病的救治中发挥更大作用。井穴急救中风是古代常用之法,古典医籍多有记载。赵万标[2]在总结了井穴治疗中风的现代研究后认为“十二井穴用于脑血管急症治疗,疗效肯定”。
 
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系数和脑密度等指标进行测定,观察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结果显示,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能的机制是:刺络放血疗法对K+、Na+浓度有良性调整作用[3],可维持细胞离子稳态;抑制钙调素的升高、阻止细胞外Ca2+向细胞内迁移[4,5];降低H+浓度[6];调节颅内血流速度,改善脑缺血后的脑血流[7,8,9];调节脑缺血区脑组织的氧分压[10];调节脑缺血相关代谢产物的含量和浓度[11,12,13],从而抑制脑水肿的发展。实验结果还显示,井穴不放血组对脑水肿无明显改善作用,提示井穴刺络放血疗法的起效可能与放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可能是因为井穴刺络放血通过改善血液的流量、流速、性状等从而调节了血管的通透性,进而达到了调节体液循环的作用[14],也是中医“凡血络有邪者,必尽去之,否则病必不除而反为害”理论的良好体现。
 
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提示[15],井穴刺络放血可能有改善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通过本实验的初步观察,也可看出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针灸中早期干预缺血性脑病提供了实验依据。相比常规西医治疗手段,井穴刺络放血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有其独特的综合治疗作用,可配合脑水肿现有的常规治疗用于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田力欣 高靓 李忠正 郭义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上一篇:耳穴压丸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下一篇:刺络拔罐疗法防治中风高危因素的应用概况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