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正文

眩晕病,高血压病,百会穴太阳穴刺络拔罐

平肝潜阳针刺法治疗眩晕病

患者女, 56 岁。主因间断性头晕胀痛 2 年, 加 重 2 d, 于 2016 年 6 月 28 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

患者 2 年前因无明显诱 因出现头晕胀痛, 时轻时重, 未予重视。2 d 前因家 中琐事生气后头部胀痛欲裂, 视物昏矇, 测血压 168/110 mmHg( 1 mmHg =0. 133 kPa) , 自行口服硝 苯地平片 10 mg, 30 min 后症状稍有缓解, 为进一步 治疗来本院就诊。现头晕头痛, 视物模糊, 面红目 赤, 心烦易怒, 小便黄, 大便干, 舌红, 苔黄, 脉弦。测 血压: 155/108 mmHg。查颅脑 CT 未见异常。既往 有高血压病史 2 年余, 每日口服1 片硝苯地平控释 片, 血压控制在 145 ~ 150 mmHg/90 ~ 100 mmHg。

中医诊断: 眩晕病, 证属肝阳上亢型。西医诊断: 高血压病。针刺治疗: 取百会、 头维、 风池、 合谷、 太 冲、 太溪和太阳( 刺络拔罐) 。除百会外, 余穴取双 侧。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局部常规消毒, 选 用 0. 30 mm ×40 mm 毫针, 以针刺双侧太冲和合谷 为主, 施以高频捻转泻法, 进针深度为 15 ~25 mm; 针刺风池时, 针尖朝向对侧眼睛方向, 捻转进针 20 mm。太溪穴针尖朝向外踝, 进针 20 ~30 mm, 麻 胀针感至足底涌泉穴处, 施以提插补法。余穴均用 常规刺法。留针 30 min。针刺后, 施以双侧太阳穴 刺络拔罐, 留罐 10 min。

治疗1 次后, 患者头晕胀痛 的症状明显缓解, 连续治疗5 次( 太阳穴刺络拔罐隔 日治疗 1 次) 后, 偶有头晕头胀, 面色红润, 口干, 舌 红, 少苔, 脉细数。在原穴的基础上加复溜, 三阴交。 取仰卧位, 复溜、 三阴交用提插补法, 直刺20 ~30 mm, 余穴同前。留针 30 min, 每日治疗1 次, 每周治疗 5 次, 连续治疗 3 周后, 患者症状消失, 时测血压 143/92 mmHg。嘱患者每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 1 片。

讨论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 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属中医学 “头痛” 、 “眩晕” 范畴, 临床表现为头痛、 心悸、 失眠、 眩晕、 胸痛和颈强等 证。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 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发生高血压机制目前尚未明确, 西医能有效控制患 者的血压, 缓解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的西医治疗, 临 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依从 性 [1 ] 。研究资料显示, 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 疗效及优势。眩晕作为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阶段 表现, 是因清窍失养, 临床上以头晕、 眼花为主证的 一类病证, 掌握其病机及治疗方法, 对临床辨证论治 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 ] 。

眩晕最早见于 《黄帝内经》 , 称之为“眩冒” 。在 《黄帝内经》 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作出较多的论述, 认为眩晕为肝所主, 与髓海不足、 血虚和邪中等多种 因素相关。其病因病机多为气血亏虚、 肝阳上亢、 肾 精不足、 痰湿中阻和瘀血内停, 亦有“无风不作眩” 之说 [3 ] 。如 《类证治裁·眩晕》 所言 : “良由肝胆乃 风木之脏, 相火内寄, 其性主动主升……以致目眩耳 鸣, 震眩不定。 ”

患者女, 56 岁, 素体肝肾阴亏, 水不涵木, 阳亢 于上, 发为眩晕。后因情志不遂诱发, 气郁化火, 上 扰清窍而致头晕胀痛欲裂。此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 属本虚标实证 。《灵枢·经脉篇》 说 : “盛则泻之, 虚 则补之” , 故而在疾病治疗初期, 根据“补虚泻实” 兼 以 “急则治标” 的原则, 采用平肝潜阳针刺法。针刺 穴位根据 “五脏为病, 应出十二原” 的原则, 以针刺 双侧太冲和合谷为主, 辅以太溪。太冲、 合谷和太溪 分别为足厥阴肝经、 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少阴肾经原 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出入留止之处, 是调节脏腑功能 的要穴, 三穴合用虚实兼顾, 标本同治; 百会、 头维和 风池用泻法可以疏通头部经络气血, 调节脏腑阴阳, 起到清利头目的作用; 双侧太阳穴刺络拔罐以“泻 热出血” , 缓解面红目赤, 急躁易怒之表证。治疗末 期, 根据 “缓则治本” 的原则, 加复溜、 三阴交以调补 三阴, 益髓填精。临床上肝阳上亢导致眩晕的病案 并不少见。治疗该病, 应紧紧围绕“补虚泻实, 调和 阴阳” 的基本原则, 运用平肝潜阳针刺法使机体尽 快恢复 “阴平阳秘” 的状态, 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许瑞玲院王重新

上一篇:高血压脑出血,针刺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法,疏通脑部经络

下一篇:高血压病,眩晕头痛头风,合谷配太冲人迎穴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