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心脏疾病>心悸>正文

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治疗三方

心悸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陈宝贵认为,心悸发作者,一为心气阴(血)不足,二为胸阳衰微,三为心脉瘀阻,三者为心悸之主因,其他病症多在三者基础上发展而成。故治疗不离宣阳通痹、活血化瘀、益气养阴三法,陈宝贵治疗心悸,重视以上三法,在三法的基础方加减,可治疗多种证型的心悸。

如心气阴不足者,多用炙甘草汤和生脉饮加减;胸阳衰微者,多用瓜蒌薤白类方出入;心脉瘀阻者,多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化裁;水饮凌心者,亦为胸阳不振,水饮内生,多在瓜蒌薤白类方基础上加化饮之品;又如阴虚火旺,为阴血不足,虚火旺盛,多在炙甘草汤合生脉饮方中加滋阴降火之药。

案1 宣痹通阳、益气化瘀法

李某,男,65岁,教师,1998年3月11日诊。

主因心悸、胸闷痛2月余来诊。患者2月前出现心悸,胸闷痛不适,未予重视。3天前上述症状呈加重趋势,难以忍受,遂来就诊。患者现心悸不安,胸闷痛不适,左胸明显,手脚发凉,舌淡暗,苔白,脉细弦。患者既往冠心病病史2年,2年来未发作。查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证属:胸阳不振,气虚血瘀。

治以:宣痹通阳,益气化瘀。

处方:瓜蒌15克,薤白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元胡10克,党参10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陈皮10克,檀香5克。7剂,每日1 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二诊(3月18日):心悸、胸闷痛大减,仍有手脚发凉。上方加桂枝10克,又取7剂。

三诊(3月26日):偶有胸闷不适。上方又服7剂。

四诊(4月3日):诸症皆失。又取10剂巩固疗效。

按 该患者胸阳不振、气机痹阻故见胸闷痛不适;心血不足,故见心悸不安;阳气不能温振四末,故见手脚发凉;舌淡暗,苔白,脉细弦亦为胸阳不振、血运不畅之象。上方中以瓜蒌、薤白辛温通阳;郁金、元胡、陈皮、檀香理气解郁,其中郁金、元胡兼有化瘀之功;当归、赤芍、丹参活血养血;党参益气补中。全方有宣痹通阳、益气化瘀之功效。证对药准,故一诊而病减。二诊患者手脚仍凉,故加桂枝增强温振心阳之力。药中病情,胸中阳气得运,气血得养,故疾病渐愈。

另,檀香一药,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之功,善治胸中及脘腹血瘀之证,且止痛效果很好。陈宝贵常用其治疗胸中气滞血瘀之证兼疼痛者,颇有疗效。

案2 健脾化痰、养心定悸法

田某,男,61岁,2009年11月12日诊。

患者诉心悸气短多日,现多梦少寐,胸闷,纳差,口淡无味,舌淡,苔白,脉滑而无力。既往冠心病多年,未引起重视及系统治疗。

证属:心脾两虚。

治以:健脾化痰,养心定悸。

处方: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沉香5克,菖蒲15克,远志10克,佛手10克,香橼10克,砂仁10克,合欢皮15克,甘草10克。7剂,每日1 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二诊(11月19日):心悸,胸闷气短减轻,纳差改善。又取7剂。

三诊:(11月26日):诸症皆除,脉转有力。又取7剂,巩固疗效。

按 该患者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气短,多梦少寐;脾胃运化无力故见纳差、口淡无味;心脾气虚,气血推动无力,气滞心胸故见胸闷;舌脉表现亦为心脾两虚之征象。故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养心;半夏、菖蒲、远志化痰,其中远志又可安神治失眠;香橼、佛手疏肝和胃;沉香、合欢皮理气以除胸闷;砂仁醒脾和胃。全方紧扣心脾两虚,脾胃运化无力之病机,从健脾养心、和胃化痰入手来治疗心悸,方与证合,患者共服20余剂而病愈。

案3 健脾补心、温阳化饮法

杨某,女,70岁,2008年11月15日诊。

主因心悸伴下肢水肿半月来诊。患者素有胸闷气短、畏寒病史,服药物尚可维持日常生活。半月前患者心悸发作,伴有下肢水肿,当时未予重视。半月来心悸及下肢水肿越发严重,遂来诊治。患者现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喘促,下肢水肿,畏寒,便溏,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

证属:心肾阳虚,水饮凌心。

治以:健脾补心,温阳化饮。

处方:党参15克,桂枝10克,茯苓30克,泽泻15克,黑附子10克,白术15克,薤白10克,枳实6克,炙甘草15克,炒车前子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5克。每日1 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

二诊(11月22日):心悸气短明显减轻,水肿亦减,便溏改善。上方又取7剂。

三诊(11月29日):诸症皆无,脉转有力。上方去黑附子、炒车前子,又取10剂善后调理。后随访患者半年未复发。

按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人体水液代谢运行转输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本案为心肾阳虚,水湿不化,水饮凌心而见心悸、胸闷等症,故应温振心肾之阳,健脾制水为主。又《金匮》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上方中以党参、桂枝、麦冬、五味子、炙甘草益心气,温心阳;薤白辛温通阳;附子温振肾阳,配桂枝可增强温振心肾之阳之力;白术、茯苓健脾利水,配伍泽泻、炒车前子可增强利水之力;枳实少量应用,可调节气机升降,临床证实可提高补气药的作用。三诊时患者症状改善,考虑附子辛燥,长期应用有伤阴之弊,故去之。因水肿已退,故减利水之药车前子。全方紧扣心肾阳虚病机,从健脾补心、温阳化饮入手,标本兼治,患者共服20余剂而愈。

上一篇:心悸急救 用力弹拨位于腋窝顶点的极泉穴

下一篇:心绞痛 探讨循经针刺治疗 阐释穴位循经特异性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