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抑郁症>正文

早期针刺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 发生于卒中后, 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 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 一 [1] 。Folstein 等 [2] 在 1977 年最早发现并报道,卒 中后患者较骨科患者更易出现情绪障碍, 其抑郁发病 率为 45%(骨科患者发病率为 10%) ,并建议对该类 并发症患者进行抗抑郁药物的对照试验。 近年来的研 究表明,国外的 PSD 发病率在 20%~79%,多数集中 于 30%~50% [3 - 5] ;国内则为 34.2%~76.1%,在脑血管 疾病急性期,PSD 的发生率在 40%~50% [6 - 8] 。2013 年 美国精神学会 [9] 已明确将其定义为“器质性精神障 碍” ,强调其发病机制为脑血管意外后的实质组织结 构损伤。现有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兼以心理治疗、 电休克治疗、运动疗法等,但病情反复,且常出现胃 肠道反应、便秘、性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 应,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故临床急需疗效确切、 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 已知针刺在改善卒中患者神 经功能损伤、肢体活动障碍等方面疗效确切,故课题 组提出对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卒 中后抑郁患病率的假说, 并开展了相应的随机对照研 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受试者均为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10 月上海中 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及神经内科住院部及 门诊患者。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 指南》 [10] 及 2000 年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建议的《脑 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 [11] ,筛选卒中患者 237 例。其中符合卒中急性期患者 74 例,8 例病情较 重,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构音障碍,不适合量表 评分,故排除;3 例有抑郁病史,且 1 例长期使用抗 抑郁药,故排除;3 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故此次 研究实收符合纳入标准的卒中后急性期患者 60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对照组,每组 3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 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ESS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具有可比性,详 见表 1。

1.2 诊断标准

参照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10] 中脑卒中的诊 断和 《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 [11] 中关于脑 卒中急性期的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脑卒中有影像检查(头颅 CT 或 MRI)证实者;②神志清醒,且病情稳定者; ③年龄 18~75 岁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脑卒中后失语、构音困难、语言障碍或智能严 重损害者; ②既往有抑郁病史者; ③伴有严重心、 肝、 肾等重要器官、 血液、 内分泌等重大疾病及传染病者; ④正在服用抗抑郁药或接受其他抗抑郁治疗者; ⑤不 适合针灸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10] ,根据病情需 要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如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抗 炎、促进神经细胞修复、控制并发症(呼吸道感染、 褥疮)等药物治疗。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取穴:以百会、四神聪、内关、合谷、太溪、太 冲、足三里、血海为主穴,口角㖞斜配患侧颊车、地 仓;上肢不遂配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下肢不遂 配患侧环跳、阴陵泉、阳陵泉、风市;足外翻配患侧 丘墟透照海。 穴位定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腧穴名称与定位》 (GB/T12346-2006) [12] 。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使用 75%的乙醇棉球消毒腧穴局部, 取 0.35 mm×40 mm 的针灸针进行针刺。百会、四神 聪平刺 15~20 mm(百会沿督脉由前向后平刺,四神 聪向百会方向平刺) ;内关、合谷直刺 15~25 mm;足 三里、血海直刺 25~38 mm;太冲、太溪直刺 15~ 20 mm;配穴按局部肌肉厚度调节针刺深度,进针后 行捻转手法,使针下得气后留针 30 min。每天 1 次, 每周 6 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

表 1 两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x s  )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病程/d HAMD 评分 MESSS 评分
男 女 最小 最大 平均 最短 最长 平均
观察组 30 14 16 36 75 57±11 4 30 15.6±7.8 35.7±10.9 25.5±6.9
对照组 30 13 17 40 75 58±11 5 30 15.6±7.6 36.6±9.5 25.7±6.7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 治疗 1 周后及治疗 4 周后对两组 患者进行测定。 (1)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3] 该量表为临床应用最普遍的经典抑郁症状他评量 表, 由医生与患者交流或观察患者表现而进行评分, 适 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患者。24 项 HAMD 量表主要包 括焦虑躯体化、体质量、睡眠、认识障碍、阻滞、绝望 感、 日夜变化 7 个方面的评估。 量表评分<8 分, 正常; 8 分≤量表评分<20 分,可能抑郁;20 分≤量表评分 <35 分,肯定抑郁;量表评分≥35 分,严重抑郁。

(2) 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量表(MESSS) [14] 该量表可用于评定高级中枢损伤程度, 为卒中后 评定中枢神经损伤的常用量表。 包括提问、 两项指令、 强烈局部刺激患者肢体、 水平凝视功能、 面瘫、 语言、 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 10 项检测。 0~15 分为轻度;16~30 分为中度;31~45 分为重度。 (3)患病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卒中后抑郁例数,并计算 患病率。

3.2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 料服从正态分布和方差齐者, 采用均数±标准差 ( x ± s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多个时间点 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分析; 不满足正态分布和方差齐 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 2 检验;等级资料 用秩和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D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 1 周后, 两组 HAMD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升 高(均 P <0.05) ;治疗 4 周后,两组 HAMD 评分较治 疗 1 周后降低(均 P <0.05) ,观察组较治疗前降低 ( P <0.05)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 1 周后两组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 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1) 。见表 2。

表 2 两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 HAMD 量表 评分比较 (分, x s 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周后 治疗 4 周后
观察组 30 35.7±10.9 38.1±9.2 1) 20.6±5.1 1)2)3)
对照组 30 36.6±9.5 41.3±8.9 1) 32.8±10.1 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本组治疗 1 周后比较, 2) P <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3) P <0.01。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MESSS 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 1 周后,两组 MES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 下降(均 P <0.05) ;治疗 4 周后,两组 MESSS 评分较 治疗 1 周后及治疗前均降低(均 P <0.05) ,且治疗 4 周 后观察组 MES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1) 。见表 3。

表 3 两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 MESSS 量表 评分比较 (分, x s  )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周后 治疗 4 周后
观察组 30 25.5±6.9 22.2±7.0 1) 16.2±6.3 1)2)3)
对照组 30 25.7±6.7 24.7±6.6 1) 22.4±5.7 1)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1) P <0.05;与本组治疗 1 周后比较, 2) P <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3) P <0.01。

(3)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患病率比较 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的卒中后抑郁状态均 有所改善, 治疗 1 周后两组抑郁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的抑郁患病 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4。

表 4 两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治疗后
抑郁患病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 1 周后 治疗 4 周后
观察组 30 22(73.3) 17(56.7) 7(23.3) 1)
对照组 30 24(80.0) 22(73.3) 20(66.7)
注:与对照组比较, 1) P <0.05。

3.4 不良事件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心动过缓、 胃肠道反应、晕针等不良事件。

4 讨论

中医认为卒中后抑郁属于“中风”和“郁证”的 合病,兼有两者共同的特点,病位主要在心,以肾虚 为主要病理基础, 兼有瘀血、 痰湿、 气滞等病理因素。 研究 [15 - 16] 表明,卒中后抑郁的中医辨证分型不外乎 虚实两方面,且以肾虚肝郁证、心脾两虚证和肝郁脾 虚证等虚证表现明显。针刺选穴以调神腧穴为主,辅 以补虚、 祛瘀、 通络的配穴, 常用穴位有百会、 太冲、 内关、足三里等 [17 - 18] 。此次研究课题组增加四神聪、 合谷、太溪、血海等穴,以增其醒神、益髓之功。百 会为诸阳之会, 《针灸大成》 记载百会穴: “主心烦闷, 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 ,且“腧穴所在, 主治所及” ,与头部的四神聪合用,共奏开窍醒神之 功;太冲为肝经原穴、输穴,尤善调畅肝经之气,进 而调达一身之气, 对情志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灵 枢·经脉》记载: “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 脉会于巅” ,说明肝经循行路线经过脑且与督脉交接 于颅顶,故太冲穴亦可调节脑功能,与合谷同用合称 “四关穴” ,有调气血、通经络之功;内关为手厥阴 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 《针灸甲乙经》言: “心 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 ,说明内关可用于 治疗神志疾病,与“心藏神”的中医理论相吻合。足 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下合穴,可燥化脾湿, 生发胃气;太溪为肾经原穴、输穴,可补益肾精;血 海为脾经要穴,有化血运血之功,三者合用可补益气 血,共培先后天之本,为卒中患者的恢复提供物质 基础。

本项研究结果表明, 对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 针刺干预,治疗 1 周后,两组患者的 HAMD 评分较 治疗前均有所升高,说明发病 1 周后,两组患者的抑 郁程度有加重的趋势,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 4 周后,两组 HAMD 评分较 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抑郁 症状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合 MESSS 评分和治疗 4 周后两组抑郁患病率情况,课 题组发现,针刺治疗 4 周后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 23.3%,和现有文献 [6 - 8] 报道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的 低限相接近;对照组治疗 4 周后卒中后抑郁的患病率 为 66.7%,亦符合现有流行病学研究 [3] 结果,故进一 步证实对卒中后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针刺干预可有效 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且患者抑郁症状的 改善情况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呈正相关。 此外, 卒中后抑郁是继发于脑卒中后的 “器质性精 神障碍” ,针刺可有效降低神经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神 经元的修复, 改善脑神经损伤的器质性结构 [19 - 21] ; 且针 刺还可通过上调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通路带动 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5-HT)的释放增多,直接参与 卒中后抑郁症状的改善 [22 - 23] 。

综上所述,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针刺干预, 尤其 是神志清醒、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起到早期通络、调理 气血的作用, 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降低卒 中后抑郁的患病率。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陈爱文 高垣 王观涛 李嘉 沈卫东

上一篇:中风后抑郁是中风常见并发症 针刺穴电针

下一篇:卒中后抑郁症中医耳穴磁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