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抑郁症>正文

头穴配合俞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观察

中风后抑郁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是发生在中风后继发性抑郁, 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 主要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思维内容障碍及意识活动减少, 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厌世和自杀等行为, 影响患者的康复[1]。据相关文献报道, 其发生率多在34.2%~76.1%[2], 有临床研究表明PSD与患者脑卒中病程的长短、卒中的部位、神经功能是否缺损及缺损的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3]。中风后的抑郁状态对患者的生活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及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研究表明, 对中风后抑郁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 能够有效缓解抑郁对患者造成的影响[4]。笔者通过使用头穴与俞原配穴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30例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或家属知晓同意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均为2016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针灸三科, 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3例, 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皆在42~74岁之间, 病程最短为4周, 最长为1年。在初诊时, 让病人填写调查问卷和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 , 按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两组各30名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3。
 
1.1.1 两组患者年龄方面的比较
经统计学t检验, 针刺组和药物组患者年龄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1.2 两组患者病程方面的比较
经统计学t检验, 针刺组和药物组患者年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2。
 
1.1.3 两组患者性别方面的比较
经χ2检验,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3。
 
1.2 诊断标准
(1) 脑卒中诊断符合《神经病学》诊断标准[5], 并经CT或MRI影像学所证实; (2) 抑郁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6] (第3版) (CCMD-3) 抑郁症诊断标准; (3) 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 17项版本评定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总分<7分:无抑郁;总分在7~17:可能有抑郁症;总分在17~24分:可定有抑郁症;总分>24分:严重抑郁症) [7]。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PSD诊断标准: (2) 意识清楚, 无认知障碍及语言障碍; (3) 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总分≥7分; (4)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坚持接受治疗, 且有较好的依从性。
 
1.4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着; (2) 此次脑卒中前患有中、重度的抑郁症者; (3) 中风后患者伴血管性痴呆以及语言障碍; (4) 合并严重心、肝、肾、肺功能损害。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所有患者进行中风相应的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的康复训练。
 
1.5.2 针刺组
取穴:头穴:百会、神庭、本神和四神聪;俞原配穴:肝俞、太冲、心俞、神门、脾俞、太白、厥阴俞、大陵穴、肾俞及太溪。针刺方法:常规针刺, 以得气为度, 施平补平泻手法, 针刺后20 min行针1次, 共针刺40 min。每日1次, 1周针刺6次, 1周为1个疗程, 共治疗5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指标评价。
 
1.5.3 药物组
给予口服药物黛力新 (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19980123) , 每日2片, 早晨及中午各1片, 连续口服5周。
 
1.6 疗效观察
1.6.1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17天、35天分别应用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 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 (MESSS) 进行评分。量表由不知道试验设计的医生进行评分。
 
1.6.2 抑郁程度疗效评定标准
按HAMD评分减分率评估疗效, 减分率=[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痊愈:HAMD评分减少率≥75%;显效:75%>HAMD评分减少率≥50%;有效:50%>HAMD评分减少率≥25%;无效:HAMD评分减少率<25%。
 
1.6.3 神经功能康复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MESSS) [8]。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 行χ2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同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针刺组治疗后与药物组相比较, HAMD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针刺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优于药物组。见表4。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S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同组治疗前后MESSS评分相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针刺组治疗后与药物组相比较MES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针刺组治疗后的MESSS评分优于药物组。见表5。
 
 
2.3 两组抑郁症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5个疗程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 经χ2检验, P<0.05, 可认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有差别。见表6。
 
2.4 两组神经功能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5个疗程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经χ2检验, P<0.05, 可认为两种治疗方法对神经功能改善有差别。见表7。
 
 
3 讨论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 现已超过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成为临床死亡率、致残率第一的临床常见疾病[9]。抑郁是卒中后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 患有中风后抑郁的患者, 死亡机率极大增加[10]。在患者初期患者情绪不稳定, 睡眠状况较差[11], 随着所患疾病程度日益严重, 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躯体健康问题, 例如患者的食欲逐渐下降, 感到头晕等问题, 同时患者也会降低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治疗[12]。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患者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13]。“PSD”属于中医“郁证”范畴, 其病因病机归为脾失运化、肝失疏泄、气血失调、心神失养等, 其发病往往与中风后的脏腑阴阳功能失调、气血经脉瘀阻有关, 临床治疗上多从心、脑论治, 并与肝、脾、肾密切相关[14]。中医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以方药、针灸为主, 其在临床的应用中有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及副作用小等优点, 临床应用已日渐广泛。相关研究表明, 针灸刺激大脑皮质能够有效提升血液中NE、5-HT和DA含量, 同时能够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改善并有效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从而改善PSD症状, 恢复神经元损伤[15]。头穴配合俞原配穴针刺治疗PSD, 头穴即百会、神庭、本神及四神聪四穴共用。四穴皆为头部调神醒脑之主穴, 四穴配伍, 具有很好的醒脑开窍, 镇静安神之功效。“俞原配穴”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教研室王富春教授根据个人多年临床经验并在理论上结合前人对特定穴理论论述的基础上, 创造性率先提出该针治疗法。此配穴方法[16]即采用肝俞与太冲, 心俞与神门, 脾俞与太白, 厥阴俞与大陵穴, 肾俞与太溪。以上五对俞原之穴再配合头穴运用, 可以全面调节脏腑气机功能, 从整体上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安神定志, 达到PSD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 本针刺手法在镇静安神的基础上, 既调动原穴扶正祛邪, 以调脏腑之实质, 又调动俞穴调和阴阳, 以调脏腑之功能, 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 促进病情恢复。该手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作者:于钦明 王丹 李鴳 张博 陈红梅

上一篇:产后抑郁症 单纯针刺治疗 头皮针腹针疗法

下一篇:温阳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浅析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