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首发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抑郁症是以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丧失, 导致 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为核心症状的一 种心身疾病。有统计报告, 每年约有 10% ~15% 的 患者因此而自杀 [1 ] 。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 五羟 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治疗的效果已得到肯 定 [2- 3 ] 。但多数 SSRIs 存在起效慢的缺点, 因此, 寻 求快速起效的治疗抑郁的方法成为临床迫切需要。 本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电针与单纯帕罗西汀治疗对 照, 探讨电针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心理科 2011 年 5 月至 2012 年 5 月住院治疗的首发抑郁症 患者 101 例为究对象。将 101 例患者按照随机数 字法分成 2 组, 针药组 51 例, 男 21 例, 女 30 例, 平 均年龄( 37. 54 ±9. 70) 岁, 平均病程( 12. 40 ±4. 53) 月; 纯药组 50 例, 男 23 例, 女 27 例, 平均年龄 ( 39. 43 ± 11. 01) 岁, 平均病程( 13. 16 ± 5. 84) 月。 2 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 >0. 05) , 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 纳入及排除标准
( 一) 诊断标准
1.符合 《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CCMD- 3) 中心境障碍-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且过去无躁狂 发作的依据。2. 严重程度: 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 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24 项评分, HAMD 总分在35 分之上者为严重抑郁; HAMD 总分大 于20 分而小于 35 分者, 为轻或中度抑郁; 若 HAMD 总分小于 8 分, 则没有抑郁症状。3. 病程: 符合抑郁 症的临床症状标准及病情严重程度标准超过 2 周。
( 二) 纳入标准
1.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18≤年龄≤60 周岁, 性别不 限, 依存性好; 2. 经本科 2 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 医师诊断, 并且在 HAMD24 项评分中总分≥20 分 者; 3. 首次发作的抑郁症患者, 既往未服用过抗精神 病药物、 镇静助眠药、 抗胆碱能药和激素类等药物。 4.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三) 排除标准
1. 年龄小于 18 周岁或大于 60 周岁者; 2. 患有 严重的躯体疾病、 器质性精神障碍者、 精神活性物质 所致的精神障碍者、 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性障碍 患者; 3. 有严重的自杀企图行为; 4. 既往对帕罗西汀 药物过敏者。
三、治疗方法
纯药组仅服用帕罗西汀药物( 生产厂家: 中 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10950043, 规格: 20 mg/片) , 开始剂量为 10 ~20 mg/d, 最高剂 量为 40 mg/d。针药组除服用帕罗西汀药物, 同时 合用电针治疗, 电针仪: 上海医疗器械厂 G- 6805 型, 取百会、 印堂、 太阳( 双) 、 安眠( 双) 穴位, 皮肤常 规消毒, 使用一次性针灸针, 采用疏密波, 频率为 80 次/min ~100 次/min, 幅度为 3 V ~10 V, 调节至 局部肌肉轻微抽动, 每次 30 min, 每周治疗 6 次, 持 续治疗 4 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抗抑 郁药及心境稳定剂, 观察治疗 4 周。 四、 观察指标 通过 HAMD 评价 2 组的治疗效果, 分别收集患 者治疗前及治疗 1 周末、 2 周末和 4 周末的 HAMD 中总分及各个因子分的数值。 五、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 SPSS17. 0 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重复测 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 HAMD 量表总分及各因子的差异; 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两组在 HAMD 总分、 迟缓、 绝望感因子疗效上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6. 234、 9. 344、 14. 245; P 均 <0.05) 。在不同时间点上疗效比较, HAMD 总分在 2 周末及4 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 5. 888, -4.166, P 均 <0. 05) ; 焦虑/躯体化因子, 在 1 周末 及4 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 042,-4. 047, P 均 <0.05) ; 认知障碍因子, 在 2 周末及 4 周末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3.632, -4. 047, P 均 <0. 05) ; 迟缓因子, 在 2 周末及 4 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t = -2.835, -7. 484, P 均 < 0. 05) ; 睡眠障碍因 子仅在 1 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 3. 349, P <0. 05) ; 绝望感因子, 在 2 周末及 4 周末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t = - 4. 666,- 8. 558, P 均 < 0. 05) ( 表 1)
注: 不同时间点上两组的疗效比较, a 1 周末时两组的焦虑躯体化及睡眠障碍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 042、 - 3. 349, P 均 < 0. 05) ; b 2 周末两组的总分、 认知障碍、 迟缓及绝望感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5. 888、 -3. 632、- 2. 835、- 4. 666, P 均 < 0. 05) ; c 4 周末两组的 总分、 焦虑躯体化、 认知障碍、 迟缓、 绝望感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4. 166、 -4. 047、 -4. 047、 -7. 484、 -8. 558, P 均 <0. 05) ; HAMD 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讨 论
电针与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 可通过多种作用 机制调节体内神经内分泌、 神经生化系统, 从而起到 抗抑郁的作用 [4 -5 ] 。本研究结果显示, 针药组及单 纯药物组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不同, 其中在改善焦虑 躯体化因子、 睡眠障碍因子方面电针的作用有明显 的优势, 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两组在焦虑/躯体 化、 认知障碍及睡眠障碍因子的改善上差异并无统 计学意义, 表明随着帕罗西汀药物的起效, 其两组在 焦虑/躯体化、 认知障碍及睡眠障碍因子的治疗效果 大致相当。 目前临床上抗抑郁药物存在起效慢的劣势 [6 ] , 而电针在治疗抑郁症患者在起效时间上存在明显的 优势, 因此针药结合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新的模 式, 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凸显其优势。
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的研究基本一致。考虑有以 下原因: ( 1) 由于电针治疗方式的特殊性, 使患者在 接受电针治疗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与医生和其他 患者进行交流, 从而建立医患之间的交流平台, 对患 者疾病的康复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根本上提高了治 疗效果 [7 -8 ] 。( 2) 电针在治疗起效时间上明显缩短、 治疗效果明显, 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 3) 电 针能同时治疗患者所伴随的躯体症状而不再使患者 加服其他相关的药物, 从而减少了其他药物所产生 的不良反应。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于海英 廖利娜 库木斯·巴雅合买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