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眩晕>正文

瞑眩之义 瞑眩之理 瞑眩之辨

疾病的疗效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合治疗目的,能达到防治效果的治疗作用;另一类则是不符合治疗目的,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不良反应。但先贤早已发现有一种颇为神奇的现象:一些患者服药后会出现一种类似于不良反应的晕眩感觉,继而病情大减或痊愈,甚而还认为服药后若没有产生这类反应,则疾病难以治愈。如《尚书·说命》即言:“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而对这种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治疗作用,历代所作的探讨并不多,且所及也多属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兹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瞑眩之义
 
瞑,《说文解字》释为“翕目也”,而翕的本义为闭合、收拢,故瞑之义为闭眼、昏花迷离;眩,《说文解字》释为“目无常主”,即眼花、视物不清。合而言之,瞑眩即指头晕目眩、不欲睁眼、心胸烦闷的症状,是一种用药后产生的强烈反应。后世发现这种反应的表现并非单一的头晕目眩,而是呈现多种形式。
 
后世学者对《尚书》所言瞑眩的解释大都停留在字面,如汉代赵岐《孟子章句》注曰:“瞑眩,药攻人疾,先使瞑眩愦乱,乃是瘳愈。”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疏曰:“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若服药不使人瞑眩愤乱,则其疾不得瘳愈”“药之攻病,先使人暝眩愤乱,病乃得瘳”。
 
业内对于瞑眩的认识同中有异,表述不一,至今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日本医家汤本求真在《皇汉医学》中指出:“中医方剂服用后,往往其反应有不预期之不快症状出现,是即称为暝眩者也。”其他或言“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时性、没有预料的各种不快症状,随后出现主体疾病的好转或痊愈,是一种和药物中毒或副作用等所不同的反应现象”;或言“服药后不循常规突然出现剧烈的、一过性的、恰似疾病加剧或药物反应的一类特殊反应”;或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以疾病症状加重为临床反应、以疾病好转为最终结果的一种特殊现象”;或言“是正气恢复,气冲病灶,人体由病态向健康态过渡过程中内部正邪斗争的效应”;或言“是身体因药物调整引起强烈反应,以驱逐毒害性物质的现象”;或言“治疗后出现的一种身体不适症状或发病状态,是人体的一种排毒反应、排病反应、调节反应、有效反应、阳气生发反应和好转反应”,或言“是治疗中人体阳气启动的排邪现象”。凡此等等,能达成的共识是:瞑眩为一种短暂的、与主症相同或相反的不适感觉,是疾病好转或痊愈的征兆。
 
瞑眩之例
 
张仲景在临证中即多次遇到瞑眩类反应,并有许多相关记述,如《伤寒论》中“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46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93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94条),“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101条),“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条),“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366条);又如《金匮要略》在防己黄芪汤方后注曰:“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瘥)”,白术附子汤方后注:“一服觉身痹……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乌头桂枝汤方后注曰:“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等等。有学者对张仲景所述的瞑眩反应总结概括有衄血、发烦、昏冒、目眩、战汗、下利、发狂等七种。
 
后世一些医家对此也有一些体会,如日本医家吉益东洞言:“暝眩为病毒遁去所起的一种反应症状,虽经验丰富者,亦不能知其经过,从何道而外遁也。有下剂反吐者,有用阳性振奋药反嗜睡者,有汗剂反下者。”再如近代陆渊雷先生总结经验为:柴胡汤之瞑眩,多作战汗;泻心汤之瞑眩,多为下利;诸乌附剂,多为吐水,其他则殊无定例。当代中医学家岳美中认为:“深痼之疾,服药中病则瞑眩,瞑眩愈剧,奏效愈宏”,并有诗云:“胸中尽有奇书悟,世上无将峻药疑。瞑眩方能瘳厥疾,摧锋陷阵仗雄师。”伤寒大家胡希恕也有经验指出:服柴胡剂很容易出现瞑眩,具体反应是服药后很可能出现寒战,然后出一身大汗,随之病愈。
 
有人介绍临证所遇的瞑眩反应有腹泻、头晕、发疹、口干、困乏、出汗、腹痛、矢气多等,还发现有些患者用温阳药反倒精神更加萎顿,用温中利湿药反倒出现腹泻等。还有人总结了临证中常见的瞑眩类反应,如较轻者有咽干舌燥、头昏、倦怠、酸痛、肩困、腹泻,较重者有头痛、头晕、头重、发热、水肿、湿疹、肢节痛、喘气、呕吐、食欲不振等。另有学者对瞑眩反应出现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如六经病证中,太阳寒气郁闭阳气多见鼻衄,少阳枢机不利多见战汗,阳明蓄血多见下血,太阴虚寒多见呕吐下利,少阴寒化服温药后阳进阴退多见排病反应;痰饮水湿致病,服药后在表多见汗出而散,在上多见呕吐而出,在下多见下利而解;脏腑病证中,心阳痹阻用药温通或从汗而解,或昏厥瞑眩而愈;脏腑痈疡在肺者多见咳嗽吐脓而解,在肝肠者多见便脓血解;癥瘕积聚等深痼之疾,药后正气得复,多见从便出脓血臭秽杂物而解;温热病证中,斑疹、白㾦为邪气外泄的标志,等等。
 
除药物疗法外,其他一些疗法有时也会出现瞑眩反应,如针刺中的疲惫晕睡,理疗中的头晕、心慌、局部酸痛加重等,但都为时短暂,稍后病情明显减轻。
 
瞑眩之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正不胜邪而致阴阳失衡的结果。当正气受到全面压制时,疾病就会呈现较为深重或淹缠不愈,成为大病或久病。只有在方证对应、药力强劲的前提下,才能撼动病之根基,打破业已形成的病态平衡,重新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这种正气得助、抗击病邪的过程中,患者即有可能出现瞑眩反应。此犹如疏浚河道,清理时会使局部变得更加混浊且混乱,而俟壅塞消除,则会一泻而下、畅快自如。
 
从瞑眩反应本身来看,这种出现于阳位的异常感觉,一般只有在阳气来复、足以抗邪时才能激发出来,因而临证中瞑眩反应多发生于阳虚阴盛者。
 
对于瞑眩反应的机理,张仲景的解释有“阳气重故也”“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等,而对于瞑眩反应的结果则指出“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清代莫枚士认为“凡中病之药,服后半日许,可验其当否者,大法有三”,其一为“药到病除”;其二为“服药后别生他病,非药之祟,正是病被药攻,拒之使然”;其三为“服药后所病反剧,非药之误,正是以药攻病,托之使然”。日本医家汤本求真则云:“种种瞑眩症状,是不外因病的细胞,藉有力药剂之援助,奋然蹶起,而欲驱逐病毒之作用之返照也。”
 
有学者研究了《伤寒论》和后世医家著作中有关瞑眩反应的内容,得出如下结论:瞑眩反应发生的病因为表里、脏腑、经络、气血瘀滞,发生的内在机理为阴阳失和。
 
有学者认为,服药过程中出现瞑眩反应是药病相投、药量大小和病情达到最佳契合,或言可能是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才能出现的临床用药反应。这种在疾病邪正相争时药循捷径而奏效的反应,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因药证相合,正气得药力相助而与邪剧争;二是因病邪为药力所攻,无处容身,夺路外遁,故而会出现一时性症状增剧现象。也有人认为,瞑眩反应是药物鼓动人体阳气以修复机体的一个过程。
 
概而言之,瞑眩反应就是人体借助于药力,或针刺调气,或理疗疏通,正气作出奋力一搏,击溃病邪、动摇病根的结果。法自然之象,此又如黎明前的黑暗,当红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随之会豁然一片明亮。当然这也可理解为治愈疾病的一种代价。
 
现代医学的治疗更多强调对抗理念,针对致病微生物往往采用压制或杀灭的方式,其代价是正气的耗损,尤其是抗生素及液体疗法的滥用,极易伤损阳气,因而治疗过程不易产生瞑眩反应。
 
瞑眩之辨
 
由于瞑眩反应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故而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等都不确定。一是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而是依其人体内邪气之多寡以及邪伏的位置、病程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也有人直接产生好转效果,并无瞑眩反应;二是瞑眩反应可能多次出现,直到阳气完全恢复才会停止,且出现的症状与程度也因人而异。
 
作为一种治疗反应,瞑眩现象与不良反应时常会发生混淆,出现误判或误解,而抓住以下四个方面,即可对二者加以辨别:一者,暝眩反应一般时间都很短,少则一时半刻,多则数日,而如果是误治或用药过猛,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要长。二是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不良反应则是由轻到重。某些中草药本身具有毒性,如乌头、附子、马钱子等,用之不当也会出现与瞑眩相似的表现,如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但此类症状往往不易自行恢复,且原有疾病未见好转甚或加重而可危及生命。三是体质佳者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基本上无关乎体质好坏。四是瞑眩反应的程度一般到达一个峰值(取决于患者的接受程度与适应能力)即会停止,不会有性命之虞,而毒副作用强烈时则会致命。
 
本应是医者治疗中力求的一个目标,但由于辨识不清,不少医者对瞑眩反应表现出惶恐不安,随之对治疗方案改弦易辙。吉益东洞对此有言:“今之为医者,其用药也,瞑眩则栗,遽转其方,何无特操之甚也。”汤本求真也分析道:“因呈此等症状时误认为中毒症状而疑惧者,不乏其人。其实似是而非之甚者也。若为中毒症状,则理当随服药之后而益增恶;瞑眩者,不过为药剂之反应现象,其症状为一时性,片刻后其等症状固即消灭,而本病亦脱然痊愈矣”“故此症状之出现,洵可庆贺者也。昧者不察,偶然发现,则周章狼狈,更易他医,而深诋中医者,不乏其人,至可慨叹!”
 
许多文人对瞑眩反应却深信不疑,并常在诗文中借此喻理,如宋邵雍诗云“瞑眩人皆恶,康宁世共晞。须能蠲重疾,始可谓良医”,宋郭印诗云“当今国病入骨髓,愿君审处囊中方。参苓芝术固美矣,瞑眩之药方为良”,宋苏轼诗云“苦言如药石,瞑眩终见思”,宋赵蕃诗云“珠玉见褒犹美疢,药须瞑眩疾方瘳”,宋苏辙亦曰:“譬如人有重病,不治必死。医者用药攻疗,必有瞑眩不宁,要须病去药消,然后乃得安乐。”
 
综上所述,临证中的瞑眩反应可谓可遇不可求,总体说来难以预料、不易把握。遇此反应,医者不仅要有根据经验加以识别后的坚守定力,更要有建立在科学精神之上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要有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及排除脑供血不足、血糖过低等因素。如此既能避免误判误治的风险,又能避免狐疑不决、错失治疗良机。从一定意义上说,患者群中出现瞑眩反应的多少,与医者辨治水平的高下应有直接关联。(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蒋涛运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经验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