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多由脑血管疾病或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等诱发。该疾病多呈持续性、渐近性发作, 其发作时间可长达数月,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颈椎病、脑梗死等病的发病率升高, 中枢性眩晕发病人群日益增多, 临床多根据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但多数患者效果不佳。随着中医学及经络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部分学者指出, 采取中医辨证理论治疗中枢性眩晕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2]。本研究观察针刺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枢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固始县中医医院就诊的中枢性眩晕患者103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52例) 和对照组 (51例) 。观察组男27例, 女25例;年龄43~84岁, 平均 (61.97±11.08) 岁;病程2~35个月, 平均 (19.97±8.64) 个月;体质量46~78 kg, 平均 (61.38±8.05) kg。对照组男29例, 女22例;年龄42~85岁, 平均 (62.84±11.01) 岁;病程2~34个月, 平均 (20.06±8.51) 个月;体质量47~77 kg, 平均 (62.49±7.86)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枢性眩晕诊断标准[3];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低血压、高血压及贫血等引起的眩晕;存在药物禁忌证。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 (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4022744) 口服, 每次80 mg, 每日1次。
2.1 对照组
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处方:柴胡20 g, 人参片、黄芩片、生姜、法半夏各10 g, 大枣5枚, 炙甘草6 g。风痰上扰、痰热腑实者加茯苓、陈皮、白术各10 g;气血亏虚者加葛根10 g, 生黄芪26 g, 当归6 g;肝肾亏虚者加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各10 g;风火上扰、肝阳上亢者加龙胆草6 g, 栀子10 g;瘀血阻窍者加赤芍、桃仁、川芎各10 g。可根据临床症状调整剂量, 水煎服, 每日1剂, 分早晚服用, 连续用药3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 取穴水沟、内关、三阴交、尺泽、极泉、风池、委中、天柱、头维、完骨、四神聪、百会。有高血压者加曲池、人迎、合谷、太冲、足三里。常规消毒, 两侧内关直刺15~25 mm, 捻转提插1 min;水沟向鼻中隔下斜刺约10 mm, 雀啄手法, 以眼睛充满泪水或湿润为宜;自胫骨后缘针刺三阴交25~40 mm, 提插泻法, 以肢体抽动3次为宜;天柱、完骨、风池直刺25~40 mm, 捻转补法1 min;斜刺四神聪、头维、百会10~15 mm, 捻转补法0.5 min。每周针刺5次, 3周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黏稠度、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双侧椎动脉 (VA) 、基底动脉 (BA) 血流峰值]及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采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 (SF-36) 评估, 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眩晕症状完全消除;显效:眩晕症状显著缓解, 偶有发作, 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改善:眩晕症状缓解, 发作次数减少, 持续时间缩短;无效:眩晕症状、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无改善[4]。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改善例数) /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 血流指标及SF-36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浆黏稠度、VA (L) 、VA (R) 及BA血流峰值、SF-36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浆黏稠度、VA (L) 、VA (R) 及BA血流峰值较治疗前降低, 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浆黏稠度、VA (L) 、VA (R) 及BA血流峰值低于对照组, 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中枢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血流指标及SF-36评分比较(x¯¯±s)(x¯±s)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时间 血浆黏稠度
(mPa·s) VA
(L, cm/s) VA
(R, cm/s)
观察组 52 治疗前 2.61±0.58 64.01±8.37 65.09±9.46
52 治疗后 1.12±0.11△▲ 51.67±5.19△▲ 52.01±5.97△▲
对照组 51 治疗前 2.66±0.61 64.98±8.54 66.31±9.78
51 治疗后 1.70±0.28△ 58.84±5.35△ 59.02±5.48△
续表
导出到EXCEL
组别 时间 例数 BA
(cm/s) SF-36
(分)
观察组
52 治疗前 66.67±8.76 55.97±3.49
52 治疗后 50.01±6.02△▲ 77.34±5.01△▲
对照组
51 治疗前 66.95±8.68 54.89±3.51
51 治疗后 57.64±5.76△ 66.49±5.1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 高于对照组的78.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中枢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 导出到EXCEL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改善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 52 27 (51.92) 13 (25.00) 9 (17.31) 3 (5.77) 49 (94.23) ▲
对照组 51 14 (27.45) 21 (41.18) 5 (9.80) 11 (21.57) 40 (78.4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4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前庭系统与中枢系统联系间的任何部位遭受刺激, 尤其是病理性刺激, 皆会导致生物信息发送的均衡性或对称性被破坏, 其客观表现平衡紊乱, 主观感觉即为眩晕[5]。中医认为中枢性眩晕多因肝伤引起气郁, 脾虚不运引起痰湿所致, 因此应以疏肝健脾为治则[6,7]。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 其主要组成为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等, 具有祛邪扶正、和解少阳之功。中枢性眩晕患者发病后多出现目眩、咽干、口苦等症状, 方中柴胡、黄芩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之功, 能促使机体恢复气机, 调畅肝脾, 进而消除咽干、口苦等症状;人参、甘草、大枣健脾益气, 阻断生痰之源, 确保脾运正常;半夏、生姜能止吐降逆, 化除痰液。本研究根据中枢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加减治疗, 结果发现,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43%, 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 需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中医经络学指出, 针刺对脑血管舒张及收缩有双向调节作用[8]。本研究在以往治疗基础上将针刺法应用于52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 可将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至94.23%。百会属诸阳之会, 为脑干最佳诱发电位部位, 通过针刺可提补诸阳之气, 益气养血;天柱、完骨、风池联用, 能补益脑髓, 且施以高频率捻转补法能促进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 提高脑血流灌注量, 对脑血管具有扩张、收缩双重作用, 可解痉挛;水沟、内关开窍醒神, 能“调其神, 令气易行”;三阴交滋补肝肾。本研究所选病例入院时双侧VA、BA血流峰值较高, 说明椎-基底动脉存在狭窄、痉挛等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稠度、双侧VA及BA血流峰值低于对照组 (P<0.05) , 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该治疗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脑部血供情况, 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采用针刺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枢性眩晕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状态, 降低血浆黏稠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诚, 郭杨, 董维, 等.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 22 (10) :1417-1419.
[2] 李雪雁.倍他司汀联合丹红治疗老年中枢性眩晕106例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 2016, 11 (6) :1783-1784.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5, 48 (8) :629-643.
[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 (3) :248-253.
[5]于新设, 张扬, 张景云.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与前庭功能自旋试验的相关性[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 15 (11) :1022-1025.
[6]刘宣, 王美玲.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中老年女性眩晕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 (2) :196-199.
[7]王玉娇, 谢道俊, 金珊, 等.谢道俊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 27 (10) :1404-1406.
[8]闫明坤, 黄刚, 夏文静, 等.听觉诱发电位及瞬目反射在评估针刺治疗中枢性眩晕中的研究[J].四川中医, 2015, 33 (12) :185-18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刘志江 冯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