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癔症性右膝关节痛
患者,女,56岁,2014年4月15日初诊。主诉:右膝关节疼痛5年余,时发时止,发作时服止痛药无效。曾多次到市、区医院就诊,以“右膝增生性骨关节炎”治疗,疗效欠佳,疼痛不能缓解故来诊。刻下症:患者右膝关节疼痛,心情好时疼痛减,或有时忘记疼痛,夜间不痛。平时患肢沉重,右膝关节胀感明显,走路跛行。检查:右膝关节略有屈伸不利,伴僵硬感,无关节肿胀及皮肤变色,其他感觉正常。X片示:轻度骨质增生。舌暗红,苔薄腻,脉弦数。仔细询问患者诱发原因及发病规律,发现患者发病与情志及暗示有关,有明显的癔症特点,遂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得到患者信任后,嘱咐患者配合治疗。当即取患侧涌泉穴行浅刺法(所用针具规格为0.35 mm×40 mm,下同),捻转刺入1 mm左右,加大捻转力度行泻法30~40 s,当患者不能忍受时出针,并嘱患者下床活动。患者活动后,自觉右侧膝关节疼痛、胀感、僵硬感消失。
2 癔症性右侧腰腿痛
患者,女,40岁,2014年6月4日初诊。主诉:右侧腰痛伴右下肢剧痛1 d。患者被家属抬入医院,入院时患者有明显的癔症特点,查体时手刚触及皮肤,患者就疼痛难忍,致使查体不能合作。当患者安静后,检查右臀及右下肢有僵硬感,立即行腰部CT、腹部彩超、血尿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仔细询问患者及家属,诉患者6月2日上午到墓地祭奠先辈,因坐在他人坟墓的供桌之上,回家后开始出现右侧腰臀部剧烈疼痛,并转至右下肢疼痛。在家自服止痛药无效,遂来医院诊治。根据患者所述诱发因素及检查中的癔症表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均无异常,考虑患者为癔症性疼痛。随即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然后取双侧涌泉穴,浅刺1 mm,泻法强刺激30~40 s,患者先大哭,然后大笑,情绪得以宣泄,随即出针,嘱患者下床活动。患者诉患肢疼痛、僵硬感消失。
3 癔症性左侧小腿痛
患者,男,57岁,2015年5月20日初诊。主诉:左小腿胀痛20 d。患者20 d前不明原因出现左下肢小腿胀痛不适,到医院进行彩超、X线检查未见异常,给予活血止痛治疗。在村卫生所行针灸治疗2周,疼痛胀满不能缓解而来诊。刻下症:左下肢小腿胀痛不适,自觉沉重,白天疼痛,夜间不痛,无麻木,皮温正常,无触痛,无功能障碍,心烦易怒,睡眠不佳,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仔细询问,2007年7月,患者曾患此疾,在我处治愈,近来由于情绪不佳而诱发。通过既往病史并排查引起左下肢小腿胀痛的各种因素后,考虑为癔症性疼痛。在心理疏导后,当即取患侧涌泉穴,行浅刺1 mm,泻法强刺激30~40 s,出针后嘱患者下床活动。患者自感左侧小腿胀满、疼痛、沉重感消失。
4 癔症性左手腕疼痛
患者,女,47岁,2016年8月5日初诊。主诉:左手腕剧烈疼痛2 d。患者2 d前左侧手腕剧烈疼痛,白天黑夜无休止,曾到某三级甲等医院检查,未见异常,给予镇痛药治疗,无效而来诊。刻下症:疼痛部位在左腕养老穴处,有一点状压痛点,无红肿,活动正常。舌红,苔薄白,脉弦紧。其他未见异常表现。仔细询问患者,自述几天前因家父亡故,葬礼上感觉有人拉其左手,随后自觉不适,随即出现疼痛,渐而加重。无外伤史及关节病史。通过了解病史,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疼痛。随即针刺养老穴、曲池穴30 min。出针后疼痛无缓解。考虑癔症性疼痛,在心理疏导后,再针刺患侧涌泉穴,浅刺1 mm,强刺激捻转30~40 s,出针后嘱其活动左手腕。患者自述已无疼痛。
癔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情志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分离症状、转换症状和特殊表现形式。癔症性疼痛为转换症状的感觉障碍,临床易误诊;其疼痛部位与神经分布不一致;其疼痛性质与神经损伤不相符;疼痛以胀痛为主,伴有沉重感,时痛时止,疼痛时患者似乎能忍受,有的带有明显表演色彩;发病与情绪及暗示有关。
癔症性疼痛是癔症的一个类型,其发生多与精神创伤、思想固执、多疑、多虑、情绪易波动有关。中医认为癔症性疼痛与心有关。《灵枢·本神》云:“所以任务者,谓之心。”《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癔症性疼痛发病多因情志失调,气机逆乱,气血凝滞,痰瘀互结,不通则痛。临证时首先查找引起癔症性疼痛的原因,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排除癔症以外的引发疼痛的原因,才可以考虑癔症性疼痛。在确定癔症性疼痛后,首先对患者做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暗示,获得患者信任,再行针刺治疗。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井穴,有滋水涵木、潜阳息风、醒神开窍、疏肝调气、止痛的功效。笔者认为涌泉穴为肾经井穴,非常敏感,针刺时强刺激产生的感觉可让患者难以忍受,以痛止痛。对于“以痛止痛”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当机体有伤痛刺激时,释放内源性阿片肽以对抗疼痛,强烈的针刺感同样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内源性阿片肽以对抗癔症性疼痛,但是此观点还需做进一步的论证。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杨兰芳 赵洪岳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萌水镇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