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法联合护理干预对“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无”精神病患者是指无家可归、无亲人照看、无经济来源的精神病患者, 近年来, 随着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 此类患者数量亦呈现明显增长趋势[1]。临床研究指出, 此类患者因存在感知、思维、行为等方面障碍, 并伴有对周围环境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加之与亲友失去联系, 缺衣少食, 居无定所, 亦导致其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如不及时治疗, 可导致自杀、伤人等过激行为, 对其自身生命健康及社会治安均造成严重影响[2]。据有关研究报道, 即使采用最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仍有20%~50%的患者典型症状难以有效缓解[3]。精神病属中医“癫病”范畴, 主要病机为痰火郁结, 由脏腑阴阳失调, 气、血、痰等上扰脑神, 痹阻神明所致。中医认为, 耳朵不同位置代表五脏六腑的各个器官[4], 刺激耳穴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与其相关联脏腑的功能, 从而达到恢复阴平阳秘的目的。但目前临床鲜有护理干预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三无”精神病的报道, 为此笔者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 旨在观察其干预效果, 为其他医院引进此方案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于太原市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三无”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的家庭地址、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过去史、家族史不详。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每组45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0例;精神分裂症19例, 狂躁抑郁性精神病14例, 偏执性精神病12例。研究组男25例, 女20例;精神分裂症20例, 狂躁抑郁性精神病13例, 偏执性精神病12例。两组患者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符合《国际疾病分类应用指导手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汉语流利, 能保证量表及认知功能顺利评定;无法联系到家属并由警察和救助站送至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自愿参加本项研究。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精神发育迟滞等不能配合治疗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脑等躯体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常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执行精神科常规护理。①健康宣教:为患者宣教精神病基本知识, 包括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治疗手段和药物。②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切勿停药或换药, 以防反跳现象。③饮食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和个人营养状况, 制订个性化营养方案。④睡眠护理:注重营造温馨病房的重要性, 定时通风为患者创造良好休息环境。治疗2个月。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加施护理干预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
(1) 多途径综合护理干预
①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沟通时注意自身言行举止, 面对患者保持微笑, 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使用诱导式发问以全面了解患者兴趣爱好、性格特征, 并进行综合分析, 以此为依据制订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明确具体方案后, 护士选择多种沟通方式 (鼓励、暗示、安慰、解释及心理疏导) 有效协助患者进行角色转换, 并帮助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鼓励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放松疗法:注重营造温馨病房的重要性, 保持病房良好的温度、湿度, 定时通风, 为患者创造良好休息环境, 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性, 利于康复。定时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同时引导患者放松肌肉, 包括头面部、颈部、肩部及四肢的肌肉, 每日训练15 min, 并要求患者掌握具体技巧及方法, 达到舒缓情绪的目的。③心理护理: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宣教, 着重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疾病预后的负面影响及其相关性。鼓励患者建立小组进行讨论, 护士对患者的错误认知须及时纠正, 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真实想法, 深化正确的认知。
(2) 耳穴压豆法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 用75%酒精棉球对耳部皮肤进行消毒, 取神门、枕、交感神经为主穴, 以心、胃、皮质下、脑点穴为配穴, 并作标记。以王不留行籽固定于小块胶布中央, 对准穴位贴敷, 给予适度揉、捏、按压, 以患者感到发热、发胀感为宜, 每个穴位每次按3 min左右, 每日3次, 贴敷3 d, 间隔2 d后再次进行耳穴压豆, 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过程中, 需告知患者注意耳贴防水, 并鼓励患者戒烟、戒酒, 同时给予饮食指导, 即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等。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精神及身体各项症状的严重程度:由精神科专科医师分别采用生活质量量表 (SQLS) 、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不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②精神症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评定, 该量表是他评量表, 主要评估3方面的功能, 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总分210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例 (%) ]表示, 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 SQLS、PSQI、HAMA、TE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对照组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P<0.05) , 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 PANS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PANSS各项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PANSS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 (P<0.05) , 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4 讨论
“三无”精神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社会适应性不良、行为退缩等特点, 加之此类患者不喜与人交往、受到社会的歧视、缺少监护人的关爱, 常发生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等过激行为。临床上治疗精神病常以西药治疗为主, 虽可很快缓解症状, 但并不能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质量进行综合康复。因此如何有效改善此类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的关键。
精神病属中医“癫狂”范畴, 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癫疾厥狂, 久逆之所生也, 五脏不平, 六腑闭塞之所生。”《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阐明痰火郁结, 脏腑阴阳失调是癫狂病的重要病机[6]。历代医家认为, 癫狂症病因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或禀赋不足导致痰火郁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痰等上扰脑神, 痹阻神明所致[7]。《灵枢·口问》云:“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即耳部分布丰富的神经和血管, 与内脏及大脑皮质密切相连。给予耳穴相应的刺激不仅可使气血运行通畅, 亦能发挥疏经活络、调节脏腑的功能。神门为调神之重要穴位, 贴敷有镇静安神之效;交感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作用, 可滋阴潜阳;贴敷枕穴可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有调畅气机、调畅情志之效;贴敷皮质下、脑点穴可刺激经络, 通过反射发挥镇静之效;贴敷胃穴可健脾和胃, 有增强食欲之效;心主神明, 贴敷心穴具有宁心安神之效。诸穴配伍可镇静安神, 调节脏腑。现代医学认为, 耳穴疗法以生理学、现代医学解剖学及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 对于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均有较好疗效[8]。此外, 本研究亦对“三无”精神病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 其因途径多、范围广现已成为精神病治疗的必要措施。其可通过情感支持, 消除患者担忧恐惧心理;通过行为支持, 调节患者表现的焦虑、抑郁、悲观、恐惧等负面心理[9];通过信息支持, 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从而正确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 护理人员也应鼓励患者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这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PANSS各项评分均出现显著下降 (P<0.05) , 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证实耳穴压豆法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三无”精神病的疗效更加显著。临床研究表明, 生理、心理、生活质量的综合康复对精神病患者至关重要[10]。本研究结合SQLS、PSQI、HAMA等量表进行评定, 结果显示, 治疗前后对照组的SQLS、PSQI、HAMA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SQLS、PSQI、HAMA评分均显著下降 (P<0.05) , 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该方案对患者生理、心理、生活等方面皆有显著影响。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本研究患者均服用不同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 故可能会造成患者骨密度下降和骨质疏松, 增加其发生骨折的风险, 或产生其他毒副作用。因此, 本研究采用TESS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表明, 治疗后研究组TESS评分明显下降 (P<0.05) , 说明本方案在治疗精神病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长期口服药物所产生的部分不良反应, 笔者考虑这可能与耳穴压豆法调节脏腑, 进而改变了多巴胺及5-羟色胺活性有关。
综上所述, 耳穴压豆法联合护理干预不仅可有效改善“三无”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性症状, 亦能够改善其健康状态, 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本次研究时间、样本量有限, 其有效性仍需循证医学进一步证实。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郝建梅 陈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