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表面上被动地服从,甚至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不予合作,内心充满敌意和攻击性。如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故意迟到,故意不回电话,故意拆台使别人的工作无法进行。这种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里破坏或阻挠他人的事情,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经常牢骚满腹心里却又十分依赖权威,习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
被动攻击型人格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这些人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感。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愿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正,。但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其人格特征还不是很固定,即使有人格樟碍的表现,也是可以矫正的。当青春期的孩子出现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倾向时,家长应当如何处理和预防呢?从心理层面上,要让孩子认识到这种偏向会对整个人生道路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行为层面上,要让他们逐渐改变原来的行为模式。家长一定不能将孩子的心理疾病当成道德问题来看待,如果将他们的反常行为视为道德不良,便会使他们内心更加不平衡,对家长更反感,从而产生更过激的行为。另外;要给孩子表达自我的机会,鼓励他们说出心中的想法,不能拒绝接受孩子亲呢:依恋的情感,更不能因此而训斥孩子,以免将孩子推向行为偏激的一端,还要与孩子平等相处,以免孩子产生对抗情绪,为发泄积怨处处和父母对着干。 (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