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失眠>正文

失眠 毫针电针治疗 中医针药结合治疗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
 
失眠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 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长期失眠容易引起机体功能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剧烈, 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目前失眠的患病率高达10%~20%[1]。本病属中医学“不寐”、“目不瞑”和“不得眠”等范畴, 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人体五脏六腑代谢功能的紊乱, 如气血亏虚、阴阳失衡所致。近年来针灸中治疗失眠疗效确切, 现综述如下。
 
一、毫针治疗
1. 头针。
头为诸阳之会、元神之府, 用头针治疗失眠, 可调理经脉气血运行, 起到安神定志的功效。洪钰芳等[2]应用秦氏“头八针”治疗失眠患者30例, 与常规针刺治疗的30例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秦氏头八针在第4星期时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组 (P<0.05) 。汤加利等[3]将100例焦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抽提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 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
 
2. 体针。
腾英华等[4]将4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 观察组给予针刺“安眠针”治疗, 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1.82%, 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丁艳和马睿杰[5]将10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给予原络配穴针刺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26.0%优于对照组的12.0% (P<0.05) 。任莉莎等[6]对30例失眠患者采用“弱针感”法治疗, 总有效率达96.7%。
 
3. 头体针。
谢川和谢卫娜[7]将74例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头皮针联合体针治疗, 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结果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杨继若等[8]将162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采用头体针治疗, 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6%, 对照组总有效率76.54%,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二、电针治疗
电针不仅可以刺激人体腧穴, 还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 具有镇静等作用。郭明远等[9]研究发现电项针联合臭氧治疗心脾两虚型老年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能够显著提高5-羟色胺水平, 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改善睡眠质量。赵高峰等[10]运用电针治疗失眠患者50例, 总有效率达84%。
 
三、特殊针法治疗
1. 梅花针。
黄和昌[11]将6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疗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 选穴与治疗组相同。治疗1个疗程后,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时国臣等[12]将8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常规针刺治疗, 对照组口服西药艾司唑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 对照组总有效率65.9%,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皮内针。
周海旺[13]采用皮内针治疗单纯性失眠46例, 总有效率95.65%。
 
3. 脐针。
罗本华等[14]采用脐内环穴针刺治疗失眠症患者31例, 并与西药地西泮片组30例作疗效对比, 结果提示2种治疗方法对失眠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但2组疗效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 腹针。
腹针疗法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疾病, 临床采用腹针治疗失眠也取得良好疗效。魏停等[15]将12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针刺安眠穴治疗, 对照组给予口服地西泮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总有效率58%,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魏居明[16]采用腹针加TDP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 疗效显著。
 
5. 腕踝针。
宋媛等[17]采用腕踝针治疗失眠患者48例, 取得良好疗效。
 
四、综合治疗
1. 针药结合。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进而愈来愈广泛地被应用。马伟丽[18]研究发现, 针药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更年期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降低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水平, 升高雌二醇水平, 说明其治疗更年期失眠具有较好疗效,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雌激素水平有关。鲍成和吴松[19]采用针刺配合龙胆泻肝汤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 疗效显著。斐君[20]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 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总有效率65%,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汪建平等[21]研究发现,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起效快, 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较高, 且远期疗效好。马学慧等[22]研究发现, 针药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何源[23]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失眠38例, 总有效率达94.74%。
 
2. 针灸并用。
邓晶晶[24]对3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采用体针联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 疗效显著。王爽[25]采用针刺配合透灸五脏俞治疗失眠患者58例, 总有效率达94.83%。
 
3. 针刺结合耳穴。
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付冬梅和客蕊[26]将12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为75%,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张秋菊和顾衍雄[27]采用针刺配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不寐32例, 取得良好疗效。
 
5. 针刺结合推拿。
任莉赟和马向明[28]对48例失眠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背部膀胱经治疗, 总有效率为93.8%。赵明[29]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 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
针刺结合放血疗法、心理干预、物理疗法及音乐疗法等, 均取得良好疗效。丰芬等[30]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辨证取穴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刺络放血拔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 2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赖锋[31]对3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治疗, 总有效率达96.67%。王学武等[32]将96例虚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中频治疗, 对照组采用酸枣仁汤加减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王云和丁兆生[33]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采用针刺结合音乐疗法治疗, 疗效显著。
 
讨论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 多为情志所伤、思虑劳倦过度、肝郁化火、痰热内扰, 或因久病体虚, 导致营卫不和、阴阳失衡及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为本病。综观文献, 针刺治疗失眠临床疗效确切。但从目前临床研究资料中可以发现针灸治疗失眠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本病治疗方法多样, 选穴繁杂, 缺乏规范化治疗方案; (2) 评价标准不统一, 多以主观指标 (量表评分) 为主, 缺乏客观评价指标, 使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 (3) 缺乏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支持, 缺乏对本病机制的研究。因此, 应完善和规范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评定标准;进一步严格、系统、科学地针对针刺治疗该病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强本病机制研究, 为针刺治疗失眠提供可靠依据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来源: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作者:张勇 罗婧 陈贵全 吴节

上一篇:揿针结合耳穴贴压的按压方法治疗失眠症

下一篇:脐疗法治疗肝郁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