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神经疾病>偏头痛>正文

三叉神经痛 中医治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发病骤发骤停,呈发作性的剧烈刀割样痛或烧灼样痛。三叉神经痛发病率高,年龄多在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在中医学文献中无三叉神经痛这一称谓,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本病当属中医学“偏头痛”“面痛”“头风”等范畴。如《灵枢·经脉》提到颔痛、颊痛、目外眦痛。《医林绳墨》谓:“亦有浮游之火,上攻头目或齿异不定而作痛者。”《证治准绳》曰:“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张氏医通》云:“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笔者曾治愈一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现将经验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张某,女,72岁,2023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自诉左眼上方疼痛,张嘴、咀嚼、刷牙时更是疼痛难忍,嗜睡,流口水,身痒,手足冷,纳可,饮多,二便调。舌质淡暗,苔白厚,脉细。
 
辨证:风痰上扰、瘀血内阻。
 
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姜半夏10g,白术10g,天麻6g,蔓荆子12g,茯苓6g,甘草6g,赤芍6g,川芎6g,桃仁10g,红花10g,代赭石30g,川牛膝20g,生姜3片,大枣四枚。10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23日二诊:疼痛明显减轻,仅吃饭时偶尔疼痛,张大嘴时疼痛,舌质淡暗,苔白厚、上浮黄苔。守上方加黄芩6g,10剂,水煎服。
 
11月2日三诊:3天前开始牙龈肿痛,左眼上方疼痛加重,口干,饮多,眼睛干涩,舌质淡暗,苔黄厚。处方:黄连6g,升麻12g,生石膏20g,黄芩10g,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蔓荆子15g,代赭石30g,川牛膝20g。10剂,水煎服。
 
11月12日四诊:牙龈肿痛消失,吃饭时左眼上方偶尔疼痛,舌质淡暗,苔薄黄。守上方续服10剂。
 
11月26日五诊:除了吃饭偶尔疼痛,低头、说话、刷牙时也偶尔疼痛。守上方加薄荷10g、栀子6g。10剂,水煎服。
 
12月17日六诊:疼痛基本消失,舌质淡暗,苔白,有少许黄苔。守上方继服10剂。
 
按患者自2022年冬天确诊三叉神经痛,在当地辗转各个医院求诊,服药、打封闭针、高压氧舱吸氧治疗都没有效果,只能通过服用止痛药止痛。根据患者初诊脉、舌、症辨为风痰上扰、瘀血内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其中半夏、天麻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痛,两药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蔓荆子祛风止痛,赤芍清热活血,川芎、桃仁、红花养血活血,麝香芳香走上,开窍醒神,但价格昂贵用,所以用白芷代替,川牛膝、代赭石入血分,调冲降逆,共为臣药。生姜、大枣和中健脾,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共奏化痰息风、活血通络之功。二诊时,患者有少量黄苔,加黄芩以清热利湿。三诊时,患者出现牙痛,三叉神经痛亦加重,口干饮多,眼睛干涩,故去半夏、天麻、白术、茯苓、白芷温燥之品,加黄连、升麻、生石膏以清泄胃火。四诊时疼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五诊时疼痛有所反复,加薄荷、栀子以加强疏肝清热之力。经治疗后疼痛消失,随访至今一切正常。(袁栋  山东省淄博延强医院)

上一篇:紧张型头痛 治法针灸主穴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