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科>肠胃病>胃肠疾病>正文

疝气,采用任脉铺药加强灸疗法

任脉铺药加强灸治疗寒凝经脉型疝气34例

疝气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 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 进入另一部位所引发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治疗 疝气多采用手术治疗、 局部硬化剂注射治疗或服用药 物治疗等,但对机体损伤性较大且远期疗效不满意。 笔者采用任脉铺药加强灸治疗寒凝经脉型疝气 34 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4 例疝气患者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属医院督灸中心门诊,观察时间为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10 月。其中年龄 5~47 岁,平均 31 岁;病程 最短 2 个月,最长 15 年,平均 7.5 年。部分患者曾 采用疝气带辅助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均符合寒 凝经脉型疝气的诊断标准:结块在阴囊,肿硬而冷, 牵引睾丸疼痛,可伴有局部坠胀感,时大时小,喜暖 畏寒,舌淡、苔白,脉弦紧 [1] 。经 B 超检查排除腹 股沟嵌顿疝以及绞窄疝等危急病变。

2 治疗方法

(1)材料准备:①药粉:本科室自制,将当归、 黄芪、肉桂、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甘草各 2 g 混 合研为细末,密封备用,每次取用 5 g。②生姜泥: 将生姜 1500 g 粉碎成糊状,轻挤出汁备用。③桑白 皮纸 1 张,干毛巾 1 条,纯艾绒、干棉球适量。④艾 炷:将艾绒搓成长约 6 cm、中段直径约 2.5 cm 的梭 状体,要求紧实。

(2)取穴:中脘至中极穴,加强部位为小腹部 前阴两侧(覆盖小腹部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循行 范围) 。操作:患者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暴露下腹 部, 将加强部位及中脘至中极穴沿任脉用 75%乙醇棉 球常规消毒并涂抹姜汁, 将配制好的药末填满神阙穴 后沿任脉及加强部位自上而下均匀撒成 3 条宽约 5 mm 细条状,厚度约为 1 mm 的药粉带,之后在其 上敷贴桑皮纸,将生姜泥垒于其上,其中任脉部分垒 成大约宽 40 mm、高 20 mm 的上窄下宽的梯形状, 加强部位两侧则垒成对称的长 35 mm、宽 20 mm、高 20 mm 的 长方体与之衔接,顶部指压使中间略凹 以分别形成 3 条平行凹槽,最后将制成的艾炷置于 生姜泥顶部的凹槽内,首尾衔接,任脉上分上、中、 下 3 点,加强部位选择两侧平行凹槽内艾炷的中点, 五点同时点燃。燃尽为 1 壮,连灸 3 壮后移去姜泥及 艾灰。每周治疗 1 次,3 次为一疗程,共治疗 6 个疗 程,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

3 治疗结果

根据文献 [2] 自拟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 与体征完全消失,嵌顿物回缩,计 12 例;有效:症 状与体征明显改善,嵌顿物缩小,偶尔突出,计 20 例; 无效:症状与体征及嵌顿物大小均无改变,计 2 例。 总有效率为 94.1%。电话随访 3 个月,有 4 例患者复 发,但症状轻微,继续给予上述方法治疗,1 个疗程 后皆有好转, 此 4 例患者继续随访 3 个月, 未见复发。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47 岁,建筑工人。初诊日期:2017 年 3 月 12 日。 主诉: 右侧阴囊坠痛不适 3 个月, 加重 1 周。 病史:3 个月前施工外出,因居住之地环境潮湿致睾 丸坠引少腹而痛,未见血尿。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 断为“急性睾丸炎” ,给予左氧氟沙星等消炎抗菌药 物治疗 2 周,症状渐轻但仍感睾丸坠胀隐痛不适。1 周 前又因冒雨感寒致疼痛加剧, 遂就诊于我科。 刻下症: 右侧阴囊内有肿块,坠引少腹而痛,用力时肿块突出 明显, 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回纳消失, 遇寒加剧, 四肢不温,纳眠可,舌淡、苔白,脉弦紧。西医诊断: 腹股沟斜疝;中医诊断:寒凝经脉型疝气。采用任脉 铺药加强灸治疗,取穴:中脘至中极穴,加强部位为 小腹前阴两侧。施灸操作同上,每周治疗 1 次,3 次 为一疗程。当天治疗结束后自诉睾丸引坠感明显减 轻,四肢温和。治疗 3 个疗程后,症状完全消失,嘱 保暖避寒,调畅情志。随访 3 个月未复发。

5 体会

疝气归属中医学“狐疝” “气疝”等范畴。肝经 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 《外科真诠》云: “肾子属肾” ,且《素问·至真要大论》又载: “诸寒 收引,皆属于肾” ;脾主升清及运化水湿,所以其病 机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而寒凝经脉型 疝气多为久居潮湿环境或内生寒湿,致经脉失和、气 滞不行,进而减弱气的升提固摄作用而引发。故治 疗当以固护肝脾肾,治以温中散寒、升阳固脱、消肿 止痛。

《素问·骨空论》云: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 疝,女子带下瘕聚” , 《灵枢·经脉》曰: “足厥阴肝 病,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 ,可见疝气多为肝经及 任脉病,遂选取任脉及下腹部前阴两侧部位加强施 灸,使治疗直接作用于相关经脉以达病所,恢复经脉 功能。任督冲脉皆起源于小腹部,一源三歧,且三者 循行与肝、 脾、 肾关系密切, 其中任脉为 “阴脉之海” , 统领诸阴经,具有调节局部及全身气机的作用,可维 持气机升降 [3] ,督脉为“阳脉之海” ,冲脉为“十二 经脉之海” “血海” ,三脉遍布周身,可维系全身气血 的正常运行。任脉上中脘为胃之募穴,又为腑会,可 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主升清及脾胃运化功能;神阙 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气海为肓之原穴, 肾原之气所生发;关元、中极为肝、脾、肾经的交会 穴;小腹部前阴两侧覆盖脾胃经循行部位,阳明多气 多血,合于宗筋,归来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先贤有 “小肠气痛归来治”的经验。诸穴合用,可培补先天 与后天,共奏固本培元、补气温阳、散寒举陷、温经 止痛的功效。

此外, 任脉铺药加强灸以艾绒作为施灸材料, 《灸 法秘传》载: “艾叶……能通十二经,走三阴,以之 灸火,能除百病” ,临床借灸火通散温热之性使瘀寒 得散,经脉得通;任脉铺药加强灸所隔姜泥克服了直 接灸易生瘢痕的缺点,不仅借助生姜辛温发散之性, 而且有利于热量往深层组织渗透而进一步提高疗效, 对寒性病证的治疗尤为适宜。 科室自制药粉所含黄芪 可补中气,升清阳;肉桂、小茴香与吴茱萸可温经散 寒止痛;当归既可补血活血,又可使补而不滞。故诸 药合用,可使寒气得散,阳气得显。总之,任脉铺药 加强灸集经脉及穴位、隔姜泥灸、药物刺激等综合调 节作用于一体, 对寒凝经脉型疝气有着良好的治疗作 用,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中国针灸 作者:戎姣 李镜 谭占婷 张建英

上一篇:疝气患者特效穴道 按摩法来缓解

下一篇:灸法大义 医治肠胃疾病的效穴位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