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儿科>小儿遗尿>正文

治疗小儿遗尿症健脾益肾推拿法联合缩泉丸

健脾益肾推拿法联合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证)31例

小儿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 经常睡中小便自遗, 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临床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 多数小儿不易从睡眠中觉醒, 且唤醒后意识模糊, 其病因多与劳累、紧张、情志等有关[1]。现代医学对其治疗以抗胆碱能药物、抗利尿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为主, 但由于其药物依赖性与副作用导致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中医学将小儿遗尿分为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四种证型, 其中肾气不足型较多。我科室采用健脾益肾法汤联合缩泉丸治疗小儿遗尿 (肾气不足证) 31例,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蓟州区推拿科门诊就诊的小儿遗尿 (肾气不足证) 患者共61例, 采用就诊顺序依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1例, 对照组30例。入选年龄为5岁~10岁。治疗组中, 男18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 (6.61±1.22) ;病程 (3.5±1.2) a, 平均每晚遗尿≤1次为22例, 遗尿≥2次为9例。对照组中, 男20例, 女10例;平均年龄 (6.47±1.56) ;病程 (3.9±1.5) a;平均每晚遗尿≤1次为20例, 遗尿≥2次为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遗尿次数方面等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纳入标准:符合2013年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夜遗尿”的诊断标准[3]:睡眠较深, 不易唤醒, 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 甚则1夜尿床数次; (2) 中医肾气不足证:参照《中医儿科学》[4], 临床表现主要为睡中经常遗尿, 甚者一夜数次, 尿清而长, 醒后方觉, 神疲乏力, 面白肢冷, 腰腿酸软, 智力较差, 舌质淡,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3) 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 过敏体质者; (2) 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者, 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 (3) 精神意识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均给予缩泉丸治疗。缩泉丸 (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每天口服3次, 每次0.9 g, 口服30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健脾推拿法治疗。穴位选取:上肢取脾经、肾经、肺经;躯干部取脾俞、肺俞、肾俞、八髎、龟尾等穴;下肢选取双侧三阴交与足三里, 并进行捏脊。操作方法:以滑石粉为介质, 根据患儿耐受程度选择推拿手法及力度, 患儿取坐位或卧位。补脾经:医师拇指从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 300次;补肾经:医师拇指从患儿掌根推至小指尖, 300次;补肺经:医师拇指从患儿掌根推至无名指尖;揉脾俞、肺俞、肾俞各100次, 八髎、龟尾各30次;揉双侧三阴交、足三里各50次;捏脊从长强穴捏至大椎穴, 自下而上进行, 平捏7遍, 捏三提一;腰部擦法, 透热即可。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判定。完全缓解 (CR) :治疗后无遗尿, 随访未复发;部分缓解 (PR) :遗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轻微缓解 (MR) :遗尿次数缓解, 每周小于7次;无效 (NP) :遗尿次数未见好转或加重, CR+PR计算有效率。睡眠觉醒障碍程度:无障碍:在睡眠中可以自行觉醒;轻度障碍:需要经过呼唤后方可觉醒;中度障碍:呼唤后不醒, 需要摇动方可觉醒;深度障碍:经过呼唤和推摇后觉醒, 但神志模糊。不良反应:观察患儿服药前后不良反应及推拿后患儿有无不适感。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治疗后缓解率 (%) 比较
两组治疗后,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32.26%, 部分缓解为38.71%, 总缓解率为70.9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3.33%, 部分缓解为30.00%, 总缓解率为44.33%, 两组治疗总缓解率经秩和检验, Z=-2.531, P=0.011,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缓解率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后每周遗尿次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遗尿次数, 治疗组为 (6.61±1.93) 次, 对照组为 (6.59±2.01) 次;两组治疗后遗尿次数, 治疗组为 (2.93±0.72) 次, 对照组为 (4.82±1.12) 次, 两组治疗前经独立样本t检验, t=1.126, P=0.781, 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 经独立样本t检验, t=5.265, P=0.027, P<0.05,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对比
 
3.2.3 两组治疗后睡眠觉醒程度对比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无睡眠觉醒障碍8例, 轻度14例, 对照组无睡眠觉醒障碍3例, 轻度9例, 治疗后觉醒程度对比经秩和检验, Z=-2.328, P=0.020, P<0.05, 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觉醒程度对比
 
3.3.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过程中口服缩泉丸未出现不良反应, 推拿后未出现不适。
 
4 典型病例
李×, 男, 7岁, 自2岁时发时止遗尿, 每因劳累、贪玩、加重, 每晚至少遗尿2次, 述平素精神萎靡, 不欲饮食、乏力、纳呆, 舌淡、苔白, 脉虚。考虑脾肾两虚, 肾气不足。采用健脾益肾推拿法联合缩泉丸治疗治疗, 当晚无遗尿, 连续治疗30 d, 未遗尿, 随访半年, 病告痊愈。
 
5 讨论
小儿遗尿症属中医学“遗溺”范畴, 其发生于5岁以上患儿, 临床表现以小便自遗、醒后自知为主要症状, 其病因为先天不足, 导致肺、脾、肾脏腑亏虚, 膀胱失约, 不能通调水道;病机为肾虚不固、膀胱失摄;而肾虚不足证又伴有梦中多遗、可达数次、小便清长为主症, 兼见智力低下、舌淡、苔白腻、脉沉无力。根据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与脏腑未充的特点, 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为原则, 采用健脾益肾推拿法, 补肺经使肺气充则邪难犯;肾脾先后天互补, 补脾经滋生先天肾气以培元固本, 补肾经使脾土重生滋后天之本以充养先天, 其中按揉肺、脾、肾三腧穴以健运脏腑, 升阳举陷, 补三脏之气;按揉丹田以温补下元, 固本止遗;八髎为一身气血会聚之处, 调节全身气血运行, 振奋阳气;揉龟尾调理一身督脉之气, 温阳止遗, 现代研究发现, 按揉龟尾[6]可调节人体交感神经, 加强膀胱感觉传导功能, 增强膀胱收缩功能, 从而达到控制小便的作用, 对遗尿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按揉双侧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三经气血, 通调水道, 健脾利湿益肾;足三里为保健要穴, 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作用;配脾俞、肾俞, 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 主治慢性泄泻, 脾虚导致遗尿症状等;脊柱为督脉循行之处, 总领一身阳气, 捏脊柱具有补益肾阳、提升元气、调理气血的作用。诸穴合用, 手法相兼, 达到温肾健脾止遗的目的。《灵枢·九针论》云:“遗尿者, 此由膀胱虚冷, 不能约于水故也”, 认为小儿遗尿主要病变脏腑是肾和膀胱, 故临床以温补脾肾阳气, 助膀胱气化, 固肾止遗为主要治疗原则。
 
总体来说, 根据治疗结果及临床经验分析, 健脾益肾法联合缩泉丸小儿遗尿 (肾气不足证) 确有良好的疗效, 并且中医外治小儿遗尿具有副作用少、手法多样、临床应用广泛、较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等特点。正如著名小儿推拿专家刘开运[7]老先生认为, 遗尿病机为“肾虚导致膀胱失约”, 治疗应以“归经施治”“五经辨证”为原则, 以“推经治脏”为基本推拿手法, 采用益肾为主, 健脾、补肺为辅的推拿手法, 调节脏腑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小儿遗尿的作用。总之, 采用健脾益肾推拿法联合缩泉丸加减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曾红兰.从胆论治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18-29.
[2]杨晓梅.中药外敷为主治疗小儿遗尿68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4, 13 (3) :11-13.
[3]中国儿童医疗疾病管理协作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 2014, 32 (10) :970-975.
[4]苏树蓉.中医医儿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12-115.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86.
[6]张子红.穴位埋线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遗尿29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13, 22 (5) :13-15.
[7]李翠英, 李金香.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推经治脏”论治小儿遗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 24 (2) :105-108.
 
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作者:潘连奎

上一篇:小儿遗尿症采用中医穴位埋线治疗

下一篇:隔药灸脐治疗小儿遗尿病案1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穴图 针灸 刮痧 拔罐 艾灸 气功 穴位 经络 按摩 民间 指压 摩擦 内科 外科 妇产 男性 儿科 骨伤 呼吸 肠胃 肛肠 神经 心脏 肝胆 泌尿 五官 皮肤 美容 心脑 养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