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18例
小儿遗尿症是指 3 岁以上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 而反复发生无意识排尿行为, 中医称为遗溺, 西医称为 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 [ 1 ] 。目前, 本病的病理、 生理学机 制较为复杂, 且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穴位埋 线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1 8 例患者均来自 2 0 1 7 年 1 月至 2 0 1 8 年 1 月禹州市人民医院儿童分院康复科小儿外治室, 其中年 龄 5 ~ 1 2 岁; 男 1 0 例, 女 8 例; 病程 4 ~ 1 0 年。
1 . 2 诊断标准 参照《 针灸学》 [ 2 ]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 [ 3 ] 中诊断标准。 ① 睡眠较深, 不易唤醒, 夜间没有 自主控制的排尿, 轻者几天一次, 重者每夜 1~2 次或更 多; ②5 岁 < 发病年龄 <1 6 岁; ③ 尿常规、 尿培养无异常 发现; ④ 无隐性脊柱裂; ⑤ 泌尿系统无结构异常。
1 . 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自愿并能按医生 要求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者。
1 . 4 排除标准 ① 尿常规、 尿细菌培养发现异常者; ② 泌尿系统 B 超、 腰骶部磁共振检查或 X 线检查异常 者; ③ 严重智力低下或伴有其他精神病、 肝肾功能不全 等继发的遗尿症者。
2 治疗方法
( 1 ) 选穴 百会、 肾俞、 阴交透关元、 中极透曲骨、 三 阴交、 足三里。
( 2 ) 操作方法 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用碘伏常规 消毒所取穴位处皮肤, 选用一次性 6 号头皮针, 剪掉尾 部, 将 5 0mm×0 . 2 5mm 一次性针灸针从头皮针尾部 穿入, 剪掉针灸针尖部组成套针( 属独创) ; 将 4 - 0 可吸 收外科缝合胶原蛋白线剪成 0 . 4~0 . 6c m 长短, 放入 头皮针的前端, 后接针灸针;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 穴位, 右手持针, 将带有蛋白线的头皮针迅速刺入穴 位, 达到所需的深度, 边向下推针芯, 边后退头皮针, 将蛋白线埋植在穴位内( 背部穴位可斜刺或直刺; 下 腹部穴位采用斜刺法, 进行透穴埋线; 下肢部穴位采 用直刺法; 头顶穴位采用平刺法) , 出针后迅速用消毒 棉球按压针孔, 并用胶布固定。 3 0d 操作 1 次, 3 次为 1 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 . 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制 定 [ 3 ] 。痊愈: 治疗后遗尿消失; 显效: 治疗后遗尿次数明 显减少, 睡眠中能叫醒排尿; 有效: 治疗后遗尿次数减 半; 无效: 治疗后症状及遗尿次数无改善。
3 . 2 结果 1 8 例患者中, 痊愈 1 0 例, 显效 4 例, 有效 2 例,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为 8 8 . 8 9% 。
4 体会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证, 中医将其称为“ 遗溺” “ 尿床” 等。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肾气不足或下元虚寒, 使膀胱气 化功能失约所致。穴位埋线疗法是现代一种新兴的中 医外治疗法, 是利用其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作用而达到 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现代研究认为 [ 4 ] , 穴位埋线 可以起到协调脏腑、 调和气血、 疏通经络的作用, 另外还 能改善微循环, 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提高人体的应激能 力, 激发免疫功能等。百会可以通调三阳之气, 具有升 举收摄的作用, 所以百会可配合诸穴起到止尿的效果。 肾俞为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 内应于肾脏, 可培 元补肾, 肾主水液, 司二便, 故可调摄小便而治疗遗尿。 阴交为任脉和冲脉的交会穴; 关元位于脐下 3 寸, 是任 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可补肾培元, 两穴都临近膀胱, 故阴交透关元可止遗尿。中极是膀胱的募穴, 是膀胱经 气聚集之处, 曲骨位于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中极透 曲骨可以起到振奋膀胱功能的作用, 从而起到对尿液的 约束能力。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能够补三阴之 气, 进而强化膀胱的气化功能。足三里穴是常用的保健 要穴, 能够健脾胃补肾。通过上述穴位的配合使用, 达 到补肾益气、 固元的功能, 使人体肾气的充足, 实现气化 有权, 使膀胱起到较强的约束力, 从而有效解决遗尿问 题。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小儿遗尿, 取得较好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梦淼 彭小利